APP下载

关于薄弱学校开设家长学堂的一点思考

2020-09-10盛子君

高考·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薄弱学校

盛子君

摘 要:薄弱学校初一入学新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糟糕。而家长對学校不信任,不仅不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反而对学校、老师诸多挑剔,导致学生坏习惯的恶性循环。通过开设家长学堂,首先获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然后将学生的问题进行问卷式调查,选出最主要的问题,对家长进行方法指导,使家长成为教师的助力,从而实现家校配合,改变学生的坏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薄弱学校;家长学堂;家校配合

开设家长学堂的目标:

根据入校半学期对新生的观察,对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较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教师对家长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建议,希望能够在家校密切沟通中,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开设家长学堂的原因:

1.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大一部分责任在家长。因为任何一所学校的老师都反复强调过学习习惯的的重要性。而班级里学生学习习惯差异如此大,是因为部分家长错过了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2.学生未成年,判断力和自控力远不及家长。指导学生,不如指导家长。多了一个优秀家长的助力,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会事半功倍。无形中,家庭多了一个懂方法的一对一辅导“老师”。

3.对于我们薄弱学校,生源差,口碑差,似乎学生成绩不理想,习惯糟糕,都是薄弱学校的老师造成的,多少家庭在学业上走的弯路都是薄弱学校老师导致的。通过家长学堂,让家长们明白,教师的责任是什么,家长的责任是什么,学生的责任是什么。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家长和学生,不作为的到底是谁,应该如何实现家校配合改变现状。

4.家长得到了培训,学生在初中阶段进步了,我们就多了一份家长的信任,更多了一份对学校的支持和助力。家长们认可了学校,肯定了老师,看到了孩子实实在在的改变,就是对外界流言最有力的回击和证明。

开设家长学堂的具体举措:

1.家长学堂准备期。入学第一次期中家长会,跟家长们摆事实讲道理,谈谈老师们的付出。首先,列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学区生进入我校后,从小学的薄弱生变成尖子生的例子,多多益善,同时给家长们一个求证的渠道,以消除家长薄弱学校都是差老师的误解。同时谈谈教师开学以来为学生们的成长做出的哪些努力,以获取家长的理解。然后,让家长回顾自家孩子经过在校半学期学习,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没有发生好的改变,(大多数孩子比小学有明显进步)。最后抛出一条有效的建议,如怎样检查孩子作业或如何通过作业了解孩子听课效率等,让家长去尝试。一个月后进行反馈,通过问卷了解建议的实施情况,是否对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帮助。通过问卷调查,看看家长们是不是有真实的诉求。如果有需求,就将家长学堂提上日程。

2.搜集家长的真实诉求。通过问卷形式进行统计,了解什么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真正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解决了,家长配合做到了,取得一定成效了,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地信任我们,在实际行动中配合学校和老师,成为家校沟通的最大助力。

3.组建一支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专业研究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思考也是有限的。请学校挑选一些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家长们在管理孩子时存在的困惑,然后组内进行深度讨论研究,将家长管理孩子过程中典型问题的答案整理出来。最后制定计划,进行家长学堂的授课。

4.一个月只讲一次。家长将所得之法在家中试行,关键是坚持,只要家长能够重视并坚持,对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就一定会有效果。挑选效果突出的家长,在家长讲堂分享成果。也可以先在班级试行,如果效果好,就大肆宣传,并在学校推广。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要善于借助。

5.采取饥饿营销模式。一次只讲10分钟,一次只提供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言简意赅,不要长篇大论,不讲理论依据,关键告诉家长该怎样管理孩子。家长做到了,有效果了,自然信任学校、信任老师。

我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和规划起一点点作用,我也愿意为改变薄弱学校老师的生存状态做出自己的努力。薄弱学校的老师们天天埋头苦干,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社会舆论对我们诸多挑剔,无视我们每天踏踏实实的付出。老师们一边干,一边怨,一肚子委屈,没有得到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自尊心受挫。希望通过家长学堂,让家长们明白将孩子送进薄弱学校,不再是他们貌似无奈的选择,而是他们最适当的、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不挑剔,不放弃,我们只是需要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作为薄弱学校的老师,依然遵从自己当年选择教育职业的初衷,对得起每一个受教的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

参考文献

[1]翟惠琴.家庭教育重中之重,家长们也该持证上岗——家长学校学习之感.中国农村教育.2019(9)

[2]秦国梅.家长学校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智库时代.2019(8)

[3]冯荣芬.探讨新时代家校合作的优化策略.学周刊.2019(7)

[4]彭林.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提高家校合作实效性.中国校外教育.2018(3)

猜你喜欢

薄弱学校
转变“薄弱”学校从培养教师工作习惯着手
薄弱学校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农村薄弱学校开展社团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信息化手段促进城市薄弱学校发展探究
农村薄弱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发展
针对薄弱学校学困生开展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薄弱学校改造
薄弱学校改进中的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薄弱学校高中英语课堂 沉默现象的研究及对策
基于薄弱校学生的高考化学微专题复习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