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0-09-10郑晖煌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郑晖煌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有了新目标与新要求。在高中美术课堂实践教学中,需要侧重于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审美品格。本文以高中美术教学现状为立足点,对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从高中教学方面分析,美术教学占据着一定地位,是培养学生艺术思想、塑造审美品格的重要载体。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深度挖掘美术科学蕴含的美育功能,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1.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

对于高中美术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是响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直接表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情感方面的体验,加强学科素养培养[1]。从本质上分析,美术学科蕴含着美育功能与价值,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载体,由此美术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从多角度、多维度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活动。

2.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于新时代下的高中学生而言,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更利于其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2]。从本质上分析,通过美术学科培养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魅力,升华内在修养。

二、培养高中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1.渗透美术鉴赏方法

在高中美術课堂实践教学时,需要教师积极地渗透美术鉴赏方法,启发与培养学生审美思维,在提高美术作品鉴赏有效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讲解建筑美术有关知识,在进行鉴赏实践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采用对比、归纳等方式赏析美术作品,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世界上古典宫殿建筑的主要特点与差异,然后结合我国古代建筑特色展开对比性分析,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建筑美学知识,并提升审美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

在高中美术实践教学中,为了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要求,就必须创新教学理念,科学审视高中美术教学目标和方式,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关注学生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探索艺术源头,从而加深对“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认知,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懂得如何从生活之中挖掘美术素材,从而树立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3]。例如在进行建筑美术知识实践教学时,应该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建筑物;例如在进行美术人物有关知识教学时,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观察各色人物,促进美术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深度联系,从而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美术能力夯实基础。

3.优化欣赏教学

从本质上分析,美术欣赏指的是赏析与借鉴经典美术作品,把握美术作品的艺术形态,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实践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视觉感知与生活经验等,分析、想象以及评价美术作品,切身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基于此,美术教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美术作品欣赏教学的优化,在课堂之上引入极具代表性、经典性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审美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4]。例如在讲解中国画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呈现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在高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去欣赏《清明上河图》。当学生欣赏完《清明上河图》之后,则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欣赏成果与学生共享。部分学生指出《清明上河图》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而且画家对细节处理十分地细腻;部分学生指出《清明上河图》呈现出的场景十分全面,谨小而不失全貌。组织与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美术作品赏析能力,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美的能力,从而转化为审美能力。

4.侧重于创新引导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引导过程中,需要教师认真、细心筛选引导方法,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基于此,美术教师应该构建具有探究性、兴趣性的学习情境,而且要侧重于引导方式的优化与创新,比如合作学习、自主实践以及展示活动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以深度挖掘学生审美感知力,进而促进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有效提高。例如在彩塑有关知识教学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敦煌石窟彩塑图片,并适当地进行提问,由学生主动介绍彩塑相关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高。有的学生指出敦煌石窟中的彩塑在颜色上有一些斑驳,但在看后仍会有壮观之感,由于彩塑数量比较多,在欣赏时容易眼花缭乱。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要求学生尝试着结合彩塑概念与特点进行分类。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核心,而教师只是负责进行引导,由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与讨论,于无形之中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结:基于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美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理念、方式的创新,并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借助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审美观,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华,刘雪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育不可或缺的要素[J].美术大观,2015(11):154-155.

[2]刘光照.高中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176.

[3]龚现强.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58+160.

[4]周玲.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审美体验提升鉴赏能力——以高中美术鉴赏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113-114.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