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真实生活情境唤学生求知兴趣

2020-09-10周曦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明路线情境

周曦

生活情境化教学是基于现实生活背景,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搭建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桥梁,让理论知识浸润于磅礴生动的多元生活情境资源当中并得到升华呈现。这种教学方式通过熟悉的生活背景能唤起学生心灵共鸣,激发学习内生动力,迸发学习热情,让课堂涌现探索求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学生认知的重要形式。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挖掘其熟悉且感兴趣的生活资源,尤其是本土资源,能更好地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增强课堂实效性。本文就《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课例为引,立足于三明市的实际,以“工作、休闲、运动”这三条路线为课堂教学主线,开展“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影响你我他”、“我为创新添光彩”三个环节活动,层层推导,步步深入,探索创设本土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兴趣,实现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承接生活兴趣叩门引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愉悦的情感中得到尽情释放。《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一框的内容呈现比较理论化,似乎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为了让本课的出场更“接地气”,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选择了这两张创意广告图片。广告是生活中随手可遇的资源,惟妙惟肖的画面与别出心裁的语言迅速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也简洁生动地诠释了何谓“创新”,从创意广告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开始探讨创新的作用,水到渠成,引入课题。

二、立足生活由表及里升华思维

真实可靠、形象直观的生活素材,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联想,通过理性判断、抽象提升,寻找出理想的联结点,形成对新知识的独特解读与体系的自我建构。为此,教师从三明本地资源去寻求契合教材分析的素材,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要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回归生活。

1.源于真实生活场景,汲取有效信息

熟悉的街区能迅速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通过三明市梅列区高德地图,教师适时引导设问,让他们从自己的视觉角度阐述出三明市出现的新生事物,从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到新添置的绿色回收箱,在畅所欲言中真正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创新。通过归纳分类,为把这些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埋下伏笔。

同时教师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这张地图上动态展示了教师的生活中的主要路线。名为教师路线,实则是以教师路线为媒介来针对性地挖掘总结这些学生熟知路线上的创新点,带领学生一起步过这些路线,真实的场景与真实的人物生活状态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的专注度。

2.共历真实生活片段,构建知识体系

凸显并传达时代精神是政治课堂的重要使命。动图演示教师的“工作路线”,引出沿途市政府的体制机制改革,国家政策的落实,有利于让抽象的理论落地生根,让学生萌生亲切感,提高学习探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同时,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知识呈现顺序进行了调整,得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的结论,再推出“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与接下来的内容实现顺利对接。

“身边故事”是政治课堂最便捷的兴趣抓手。教师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的“运动路线”重现了教师也是三明人常去的运动路径,营造了轻松随意的气氛,似乎是在沿途的路上偶然发现了创新之处,朝夕相伴的熟悉街区、触目可见的青山绿水,推出关于三明市的林业制度改革的探究话题。让“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的表达不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落在具体的身边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总结,显得流畅而自然。

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生活情境材料能为其学习能力的增强提供肥沃的土壤。高中生富有青少年的特性,充满幻想、渴望冒险、追求个性与潮流,身边近期热播的影片极易勾起他们的研讨兴致。通过“休闲路线”展示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齐集了尖端科技、未来感等满足青少年现实心理需求的元素,且VR技术在游戏、旅游等产业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能够结合切身实际剖析技术的创新突破以及其发展对社会、对经济的影响,真正体会到“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休闲路线”延展到县城,展示的三明优秀红色传统文化资源,学生在“休闲旅行”的同时,一方面深入了解了本土文化,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可,涌动着对家乡的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进行探讨如何更好地弘扬,在掌握创新作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这些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生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才能充分体会学以致用的魅力,提高学习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为三明城市的建设出谋划策。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的灵感迸发出强大的火花,庞杂的社会资源为他们的创新思维提供了一个广袤的发挥空间,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彰显出自己独有的个性特征。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重新思考个人贡献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超越生活概括凝練演绎推理

从生活实践中认识、发现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应用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完善、发展知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及时地总结与演绎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在了解创新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利用生活情境化教学,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真实情境,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课堂以浓缩的形式演绎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生解读材料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三明路线情境
还乡三叠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家里的缝纫机
画出路线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闻鸡起舞
三明:一颗绿色的明珠
找路线
福建三明(沙县)民用机场3月7日正式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