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本中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

2020-09-10李钦辉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学素材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李钦辉

摘 要:作文素材得到充分挖掘与运用,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意义重大。因此,高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高中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本文围绕该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素材;赏析课文

引言: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需以高中生的学习规律为原则,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本文结合人教版课文,指出仿写和借用两种方式对于提升高中生的作文能力十分关键。而课本内的工作应是教师关注的重点,要做到迅速积累教学素材,达到“现拿现用”的教学效果。

一、引导并鼓励学生仿写课本

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仿写高中课本是对作文素材最好的挖掘。现阶段,课本仿写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太大重视,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仿写课文比较机械,缺乏自主性,比较适合小学生,因而排斥这种作文写作方式。另外,高中教师教学压力较大,过度重视高考成绩,因而对作文写作技巧等方面更为关注,而对作文仿写并不太重视。

例如,人教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就描述了这样一段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段文字极为优美,饱含作者的深情,显示出朱自清先生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1]。而在课堂授课环节的设置中,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对这段文字加以仿写,内容、角度等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有些学生或许不太愿意接受这种方式,或者自身能力有所欠缺,这时单对单的沟通就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耐心向其讲解,让这类学生意识到仿写对于提升作文能力的重要性。而课后教师也可以布置作文作业,要求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经典语句加以仿写,要求学生对在后续的作文写作中,充分融入自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教师可将优秀的仿写作文作为案例在课堂进行当场讲解,通过实例的方式让高中生了解到这些仿写作文的优缺点,从而起到应有的教学作用。

引导并鼓励学生仿写作文意义非凡,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非常之高,做好仿写作文安排工作是教师的首要工作,需要教师做好预习准备,摘选优秀课文中的精彩章节及个别句子,然后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着重提升学生的仿写意识和仿写能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自己都会积累不少优秀的作文素材,在日积月累的磨练下,其写作质量必有提升。

二、引导并鼓励学生赏析课文

鼓励学生赏析课本对于作文素材的选取同样重要,高中语文教学应当高度重视赏析课本整个教学环节。高中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主进行赏析课文可以提升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理解句子、段落的基本结构上,进一步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生动的情境,才能有助于高中生真正掌握课文内涵。

例如,人教版的《记念刘和珍君》就是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一篇著名散文。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遇害,年仅22岁。鲁迅在参加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笔写下《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在鲁迅散文中是一篇抒情性的代表文章,该文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极为深刻,战斗性中又融入了作者自身的饱满情感,在抒情方面非常具有张力。文章藏匿锋芒,鲁迅先生的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一步步推演,成就了这篇不朽之作[2]。特别是文中的一句“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令人动容。该文章在教学组织上应围绕课文内容的具体前景而展开,引导并鼓励学生赏析课文,从主人公的角度去体会鲁迅先生创作的深刻情境,通过阅读课文来体会作者所传递的情感。通过老师指导进行赏析,学生对刘和珍是应该鼓励学生赏析课文,主人公的角度去感受作者营造的具体情境,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赏析,学生们会对刘和珍这位英雄肃然起敬,对其遭遇感到悲愤,对那个时代学生的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敬佩不已。因而在之后的作文教学中,当涉及到《记念刘和珍君》这种题材的文章中,学生们都会在作文写作中联想到刘和珍的英雄事迹,其应用角度、频率等自然较高。

鼓励学生赏析作文对于作文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在课后的作文写作中,可以很好地做到“触景生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学生所写的作文更具“血肉感”,因而作文的水平和质量都会极大地提升,作文变得更有内涵且不再空洞。

三、引导并鼓励学生借用课本

引导并鼓励学生借用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文中的名言和故事,借用经典的课文写法。本就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积极使用课文名言和故事,借用一些较典型的课文写法。高中学生一旦学会借用课本,对于今后作文过程中融入一些创新性思想极为有益。例如,人教版的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该文感情激昂,文字优美,逻辑清晰,富有感召力[3]。这篇文章写作视角紧紧围绕着心怀梦想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导、鼓励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应用该文的一些素材,特别是在阐述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的重要性,学生将自己想写的内容融入到情境之中,则这种代入感十分强烈。当然,借用课本只是一种形式,其他借用课本的写作手法或引用课本典故,只要利于学生的写作,都符合借用课本的原则。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指出,作文素材的挖掘与运用需以现有课本内的资源为主,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提升课本资源利用水平。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结合丰富的授课形式,充分利用好课本内容,引导并鼓励学生完成仿写、赏析工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高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才会真正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洪坤.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38(10):39-39.

[2]佚名.如何深度挖掘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作文素材[J].语文天地,2018,13(16):53-54.

[3]陈惠玲.浅谈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6,32(34):19-19.

猜你喜欢

教学素材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对思想品德教学素材的精选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