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

2020-09-10陈洪钧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效性融合

陈洪钧

摘 要:处在互联网的时代,班主任要能树立新型的德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瞬息万变的信息,教师能够借助于互联网,创新德育的方式,让学生健康的成长。本文就将从互联网时代,如何提升高中德育的失效性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融合;实效性;德育意识

互联网时代,把距离缩短了,可是德育教育距离却拉长了,在学校里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却收效甚微。因为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他们知道的似乎比老师多,老师一讲就知道,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谈谈互联网的实效性。

一、互联网融合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时代在逐步进步,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却从点点滴滴可以看出学生的自私和不作为。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情感不成熟,可是又有着“自我为中心”强烈的欲望,很多时候自以为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学生就不会走进误区。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能伤害一个学生心灵,更能治愈一个灵魂。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或者班主任的重要性。

时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充斥着社会的角落,社会风气的转变,让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成为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家庭、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利弊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辨别等都要正确的引导。班主任正是德育工作的引导者,承担着德育教育工作的职责所在。德育工作就是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也是建设社会主人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能做好德育工作正確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正确地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二、借助互联网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的德育意识和形式,甚至师生间的关系对学生品德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做到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好,而且要具备奉献精神。

1、提升德育意识

《礼记·大学》记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时代,铺天盖地的信息,虚拟的世界助长了一些不良的因素,很多的信息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的艰巨。班主任工作要能严于律己,遵循师道,有着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班主任要有着强烈的德育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在学生的面前做表率。

例如记得有一次中午午休,我刚刚坐下,就看见班长急匆匆的赶来,告诉我说:“老师,班级内学生很乱,想睡觉的学生不能睡,他们几个在教室大吵大叫。”说着,班长就把她记的名单交给我,我内心一下烦躁起来,立刻站起来想教室冲去,边走边想着:我到教室要狠训一顿,让他们长点记性。可是,我走着走着,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训了一顿,或许有点效果,可是明天呢、后天呢,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依然上演同样的情节吗?一次可以,多次还有用吗?说着我放慢了脚步,思索着怎么做才能有效而且长久,因为这些学生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叛逆时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适得其反。我走进教室,把其中的一个叫到我的面前,看他怯生生地来到我的面前,我并没有批评他在教室里大吵大闹的情景,而是让他看看我手机中拍摄的一段视频,让他给我点意见,他的脸顿时红了,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错了,我影响到其他同学。我知道我怎么做了。”看着他自责的样子,我知道这样做是最好的处理结果,从那天起,班级内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其实教师在处理应急事件时,先要沉着,冷静,想想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搭建师生桥梁

班主任说话更要讲究艺术,能与家长沟通好,更能营造好良好的学生成长的氛围,让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能够通过恰当的品德教育,进行有价值的引领,通过家校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应该知道自己角色的多重性。教师与学生沟通,要能了解学生的所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注学生心里的变化,成为学生有效的指导者。

例如在一次期末考试时,我班上有一位平时成绩特好的学生,考得不甚理想,看着他的成绩我很揪心。我就找他谈心,慢慢地我就找到了他的症结所在。因为孩子的父母一段时间感情不和,有时会在家里发生争吵,甚至还提出了离婚,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导致该生天天寝食不安,满脑子想的都是家里的事情,上课走神,自己却不知该怎么办。我一方面给他分析他的实力,另一方面又给他分析他家里的情况,而且还给他家人及时联系,说明了情况,分析了利害关系,于是,在笔者的开导和他家人的配合下,最后终于走出自己设的陷阱,学习逐步步入了正轨。

3、创新德育方式

提升学生德育素质最直接的就是较好的德育方法。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学生的思维、行为方法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班主任在信息时代,要有创新的思想,能够包容,而且不断地创新德育方式,在班级内开展有效的活动,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上教师能够走进生活,融合课堂内外,利用互联网组织学生线上活动,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例如,我在班里举行了一个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我下载了“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故事片段,又设计了“先救谁”的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让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而且展开想象的空间。我把这几幅的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都这几幅图的内容重新组合,并且配上自己的解说词,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这次班会的活动很成功,虽然是借助于互联网,但是学生能够根据画面的内容重新组合,让人耳目一新。

结语:互联网时代,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班主任要能根据时代的需求与时俱进,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梳理新型的德育观念,德育方法,适切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苏再金,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开展高中德育教育[J],读天下,2018(24),

[2]倪丽,网络背景下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猜你喜欢

实效性融合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破次元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