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双师同堂”在高中生物课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20-09-10王芳妹

高考·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师生物素养

王芳妹

摘 要:在新高考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而“双师同堂”作为一种师生互动性极强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将不同教学优势的教师“集优”,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并可应用于未来的新高考下的大班化教学,另外,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发展平台。

关键字:双师同堂;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新高考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高中生物学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1]。并且,新课标提出了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四个方面。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急需探究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双师同堂”作为近年来开始流行的协同教学模式,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为解决教师不足的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在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区出现较多,在国内则于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关注。简单来说,“双师同堂”是由两个任课教师通过交替发言、互动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共同完成某学科的授课活动,是一种有助于教师“集优”,且师生互动性极强的新型教学模式。

目前国内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课堂,根据福建省三所高校承担的双师同堂教学项目有关调查显示,86%的调查者认为课堂气氛更为活跃,76%的调查者认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85%的认为教学信息量更大,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喜欢双师同堂授课方式[2]。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实践,“双师同堂”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可行性与优势,总结分析有如下几点:

一、“双师同堂”将不同教学优势的教师“集优”,有利于生物课堂中一些复杂教学内容的高效开展

如在生物课堂演示实验中,主讲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不强,但对课堂的把控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在实验展示部分可由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展示,主讲教师辅助教学。另外,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有些教师风趣幽默,可将科学史生动地展现给学生,但逻辑性,思维能力有所欠缺,而有些教师严谨缜密却容易使科学史教学过于枯燥,这样两位教师有机地结合一起,有利于发挥教师所长,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学质量。

二、“双师同堂”有助于生物科学探究过程的开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与学生在知识上的较大差距(本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屈服于教师的知识权威导致即使是在科学探究环节,学生而难以脱离教师的指挥棒,不敢质疑,不会提问,脱离了新课标对中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而在生物教学中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如探究DNA的复制方式),两位教师交替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对同一问题更多的角度和思路,引导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并且在“对话式”双师同堂中(如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一位教师主讲,另一位教师作为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的纽带,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疑问收集起来,抛给主讲教师,教师对学生生成性的问题高度重视,与学生一起探究,分析问题,也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双师同堂”可应用于未来的新高考下,生物选课人数众多,而学校教室等硬件条件不足的而产生的大班化教学中。大班化教学中一位教师,可能会出现课堂纪律难以保证,教师批改作业任务过重等问题,“双师同堂”则为如何保证大班化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四、“双师同堂”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培养,实施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一起工作,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发展平台[3]。

“双师同堂”教学通过双师分工,有利于备课环节专门化、精细化,有利于科学史,实验等涉及面较广的教学内容开展;其将不同风格的教师“集优”,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和相互提高,同时更有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最后,由于耗时长,师资问题,搭配磨合等困难[4],“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不可能普及到生物课堂的每节课。但在一些典型案例(如教学重难点,实验课,生物科学史),双师同堂教学可能解决目前生物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通过多位教师研讨和经验,进行学生调查反馈,实践教学,最终明确在高中生物中适合“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典型案例及具体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晓丹.高校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菏泽学院学报,2013,(36):130-132.

[3]向征.经管类专业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2011,(11):72-74.

[4]田鹏.双师同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04).

(本论文系安徽省马鞍山市2018年度市级课题《“双师同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MJG18059)

猜你喜欢

双师生物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第12话 完美生物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生物趣多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