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居民区地段管线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2020-09-10王偲聪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力污水测量

王偲聪

摘 要:本文依托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苏锦村站管线改迁的方案优化的成功案例,提出了在不影响管线改迁特点、原则和方法的条件下,通过现场精心测量管线与车站结构位置关系创造性地优化管线改迁方案,既保证了管线安全、又极大缩短了管线改迁时间,确保了目标工期,为后溪类似工况提供可借鉴经验。

关键词:管线改迁;测量;拨移;电力;污水

中图分类号:U239.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苏锦站是6号线工程从西向东的第10个车站。车站位于平河路与广济北路交叉口西侧,沿平河路呈东西向布置。

苏锦站敷设于平河路上,与现有4号线进行换乘,车站周围建构筑物及管线众多,分布错综复杂,根据市政院提供的最新管线调查资料及现场踏勘,了解到主要市政管线有电力架空线,雨污水管、通信弱电管线、电力管线、给水管、燃气管等,主要沿平河路东西向布置,沿江月路、广济北路南北向布置。原状管线种类较多且排布复杂。

苏锦站站位两侧皆是居民区,围护结构两边距离房屋较近,管线迁改问题成为制约苏锦站围护结构施工及封闭的首要问题。

2 苏锦站原管线设计方案

2.1 原燃气管线现状及拟迁改方案

原燃气迁改计划为在车站基坑北侧设置管廊通道,燃气管迁改至管廊内部。

2.2 原自来水管线现状及拟改迁方案迁改方案

原自来水迁改计划为在车站基坑北侧设置管廊通道,自来水管迁改至管廊内部。

2.3 原电力管线现状及拟迁改方案

苏锦站主体结构范围内电力管线主要有北侧沿车站纵向10 kV架空线,南侧沿车站纵向10 kV高压电缆,原计划方案,北侧架空线入地到南侧既有电力管沟,先施工北侧围护结构、铺盖、纵向管廊,等北侧围护结构、管廊施工完成后南侧电力管线迁入到管廊内后施工南侧围护结构。

2.4 原污水管线现状及拟改迁方案

原污水管迁改计划为在基坑南北两侧设置新管,在基坑南北向铺盖过路。

3 经现场实际测量优化方案提出

3.1 实测南侧电力与地下连续墙位置关系

根据管线交底及现场摸排,确定苏锦站基坑南侧存在10 kV电力电缆通道,该电缆通道为平河路东西走向,在苏锦二村与小康苑之间小路口有一路南北走向电力支线向北通入望塔路,东西向电力电缆通道紧贴平行于车站南侧地下连续墙施工范围,南北向支线与部分地下连续墙十字交叉。

3.1.1 分点式探挖、测量

项目进场前,首先采用分点式探挖方法对南侧电力管廊进行了人工探挖,利用全站仪电力管线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位于车站南侧的电力管沟局部位置侵入车站围护结构内部,最近部位侵入地连墙约45 cm。

3.1.2 大面积探挖、测量

由于电力管线距离车站围护结构较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电力管线造成损坏,项目进场后又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开挖的方式对影响车站施工的电力管线进行了大面积探挖确认。[1]经过第二次大面积探挖及测量,发现位于平河路与望塔路交叉口南侧的电力管沟最大侵入车站范围内1.37 m。

3.2 电力管线迁改方案及保护措施

3.2.1 电力管线迁改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沿平河路东西走向的电力管线迁改至车站南侧现状电力管沟内,避开车站主体基坑范围,局部新建电力管沟,避开车站南侧附属结构,南北向横穿平河路的电力管线迁改至车站中间小铺盖管廊内。

3.2.2 电力管线保护措施

(1)隔离法保护。经过前期探挖调查,车站南侧现状电力管沟局部位置侵入基坑内,为保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同时保证临近电力电缆安全,探明侵入车站内的电力管沟部位未见电力电缆,采用人工凿除侵入车站内的电缆通道。待无电缆线的电力管沟凿除到位后,在紧贴电缆沟一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土墙底部深于电缆沟底,顶部高于电缆沟顶,有效隔离电缆线与车站施工部位,限制地下管线周围的土体位移挤压或振动管线。[2-3]这种方法适合管线埋深较大而又临近结构基础或基坑的情况。

(2)横穿地连墙电力保护措施。苏锦二村与小康苑之间小路口南北向电力管线横穿车站围护结构地连墙,导墙开挖前,先人工探挖出导墙施工范围内的电力管线通道,人工凿除电缆线四周的混凝土包封,将电缆剥离出管线通道,正对管线上方导墙开挖区域顶部搁置一根6 m长H型钢(850*500 mm,t=12 mm),采用吊带将电缆临时悬吊于H型钢下方保护,然后施工该区域导墙。

3.3 实测污水、燃气、自来水等满足排管条件

依据原污水、燃气、自来水等管线的迁改方案,迁改至北侧管廊内,前提需要施工完成北侧管廊,施工管廊费工费时。因此我方针对燃气、污水、自来水等管线迁改提出新的迁改计划。北侧地墙距离小区围墙最近处有2.5 m,因此将燃气、自来水迁改至基坑北侧,可达到一次性迁改,即可满足主体基坑施工要求。避免多次管线迁改,节约管线迁改时间,提高施工进度。

4 优化方案与原方案比较

4.1 工期

新的迁改方案:

将基坑内的管线迁改出基坑,分别在基坑北侧与南侧布置,就管线迁改期数来看,一次性将管线迁改出基坑范围,将节约管线在基坑开挖时期再进行迁改的时间。

依照新的迁改方案将取消基坑北侧管廊通道的建设,如建设管廊,耗时较长,需要等管廊制作完成后各家管线单位依次迁入新建管廊,管线迁改周期较长。新建管廊时,管线迁改处于停滞状态。依照新的方案取消管廊、各管线迁至基坑外侧,可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不必停工等待管线迁改。对于提升施工进度起到积极作用。

4.2 经济性

新的迁改方案:

(1)管线迁改至基坑外侧,可达到一次性迁改即可满足主体施工期的施工,降低多次迁改,管线迁改较为复杂,各种管线涉及到多家产权单位,因此每迁改一次管线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迁改次数,就是创造效益。

(2)管线迁改至基坑外侧,可以节省管廊通道的建设费用。

(3)管线迁改至基坑外侧,可以降低在开挖过程中对管线的影响。管线安全性得以保障。

5 实践与思考

针对苏锦站此种站位周边环境复杂,管线众多的情况。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工期与经济效益并重、并结合施工工序进行选择可行性高的方案。

苏锦站按照原设计方案进行管线迁改的话,迁改周期较长,管廊施工时间与地墙施工会产生冲突,严重制约施工进度,难以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现场实际的测量、与各管线产权单位的协商、积极沟通设计院,使得管线迁改计划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施工进度。

此举在苏锦站围护结构施工期管线迁改中得到良好收益,针对周边环境复杂管线众多的车站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依据现场实际量测,进行对现场施工最优的管线迁改方案,既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又能节省工期,可谓一举多得。

參考文献:

[1]张小明.深圳地铁项目中通信管线迁改的问题分析[J].信息通信,2020,34(07):197-198.

[2]赵明.论管线施工及保护对地铁施工的重要性[J].居舍,2020,40(14):67.

[3]林晓瑜.市政道路管线迁改原则及相关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13):158-159.

猜你喜欢

电力污水测量
污水罐坍塌
二氧化氯消毒在城北污水厂中应用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黑皮游戏大迷宫
污水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