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的公路设计要点探讨

2020-09-10余孝丽成豪杰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8期

余孝丽 成豪杰

摘 要:公路设计要选择出科学并合理的设计方案,就一定要考虑地形、地貌等等相应的这些条件。施工的时候,要做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建筑法,来达到绿色建筑工程的要求。尽量做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保证公路的安全性。本文通过对路线布设和路基设计的要点进行探索和分析,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经验。

关键词:路线布防;路基设计;要点探讨

中图分类号:U412.3 文献标识码:A

1 路线布设的要点分析

1.1 平面线形尽可能以曲线为主

在高速公路设计中,讲究曲线美,在结合地势情况下多利用曲线可以更好的与路线所处的环境相协调。最难的就是把一些特殊地段和曲线设计相结合,不用专门去设计曲线,主要是要做到线性与地形之间相协调,其次还要考虑到地形的因素。如果是以曲线设计为主要的话,就有很大程度的去增加线性设计的自由,因此,可以保证线性的连贯性。为了相对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后期运营的安全性,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线性,从而保证设计的工作更稳定、更合理。

1.2 超高设计

想要提高人们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適程度,要尽量多使用不超高的平曲线半径,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尤其如此。如果因为地形和地质等这些原因,让这种情况不能避免,那我们就要看超高是否适应不同的地段,要根据不同地段的性质来设置超高,有效的提高人们行车的舒适度。如果使用了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就会造成很大的坡度,从而容易引起一系列事故。由此看来,在进行超高地段的设计时必须要注意纵坡和超高之间的和谐性,必定要将整体的设计组合完善,在合理的范畴内尽量进行配合,从整体上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3 纵向线形、坡度设计分析

从地形和地质等等的特殊性来看,对公路设计是非常不友好的,这会产生大量的纵坡现象,这就需要改善坡长和坡度等等一些因素,让设计更合理一些。除了这个以外,在线路的设计中可以采取纵向设计,这也能很大程度的减少工程后期的维修成本。

2 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

2.1 路堑设计

设计人员在确定公路路面的横坡度时,需要对这路段的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等等一些信息都会进行充分地了解和认识,并且在这个根本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手腕和仪器,来对该段路内的地质开展考察,而且还要根据完整的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例如,可以在公路的对应边坡设计一个碎落台,结合当地常年的天气情况和地质水文的情况来看,可以在公路的另一侧设置排水沟,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路基,减少积水对公路路堑所产生的侵蚀影响,进一步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年限。

2.2 高填方路堤与陡坡路堤设计

在施工的工程中,需要不断地监测路堤,根据产生的相关变化,来进行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时,对于高填方路堤和陡坡路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边坡的安全。在那些重要的路段中,更加需要监测,还要对重要的工点进行单独的设计。

2.3 路基排水设计

填方段排水设计:对于排水沟来讲,形状大多数都是梯形和矩形,在设计时应结合纵坡设计及地形自由选择,合理的排水设计对整个道路的排水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挖方段排水设计:对挖方段的排水设计而言,设计的重要内容就是路基边沟和截水沟等设计,在这期间,要根据现实的情况来开展设计和施工,路基的排水设计也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设计,例如,要考虑施工周围的一些实际条件,考虑排水的措施是否能让整体的路基排水系统更加合理和完善。

2.4 填挖设计

有些地区的公路项目的建设中,就会存在土质问题,这种施工上的质量问题就会大大的产生负面影响。根据这种情况,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就需要对土质进行改良,具体的做法就是挖掘出不好的土质,然后再将良好的渗水性能的土质放入其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挖填设计。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段公路的排水问题,同时还能减少因为地下水位过高而导致有些路段中的路基被水侵蚀等问题,因此填挖设计也是公路工程项目中路基设计的重要技术之一。

3 公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应用分析

在公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多方面问题,比如道路技术标准问题、服务水平等级、车道数及车道宽度设计问题以及公路行车视距等等,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3.1 与自然环境进行结合

公路设计首先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周围的实际环境进行相结合,这不仅需要保证整体的质量过关,还必须建立精彩的美观性,来担保交通行驶的方便性。因此,在设计中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同时尽量减少一些高填或者深挖的特殊情况。

3.2 保证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道路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应用,让挖掘方和填方尽量保持和谐均衡的关系,从而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过多的毁坏,在一些略微高峻的地段中可以采用多种样式的公路设计法,例如,可以通过隧道和桥梁来取代常规的公路设计,从而防止在填挖过程中一些不平衡的状态产生。

3.3 结合实际地形进行最佳方案的选择

对于无法幸免的坍塌特殊地区,可以通过降低整体高度或者直接架桥的方法进行公路设计,对于有熔岩地段和踩空的地区必须尽量躲开,如果无法避开就在设计上更加仔细地分析,减少对地质和道路的不利影响,做好谨慎的设计方案和监察、调查的工作,从而得出最合理、最科学、最优质的公路设计方案。

3.4 公路行车视线距参数的控制

为了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视距安全指标做好控制和设计。要优先考虑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行车视距,因为这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同时还要考虑公路坡度、行车速度以及路面的摩擦力等多种因素,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设计者还可以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相关的工程进行设计三维可视图的模拟,从而保障工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提高路基、路面安全性的措施

4.1 挡土墙的灵活运用

在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公路设计的挡土墙人工痕跡非常的严重,对公路的景观有着很大破坏。在公路挡土墙的形式来看。可以参考我国的一些好的设计理念和典型例子,与公路的自然环境相结合,灵活的进行设计,积极的研究坡面的防护技术。比如,现在湖南省有些高速公路上采用的花池墙、阶梯栅栏挡土墙等等新型的防护结构形式,都不仅能起到防护作用,还能丰富路边的景观。所以,在有些公路进行设计时,都要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公路的地质条件和边坡的高度进行设计,来尽量减少防护工程的体积,比如,挡土墙的高度和长度,都需要根据地形的起伏特点,适当的来变化挡土墙的高度,提高结构物的美观效果。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对挡土墙进行灵活的取材,比如,对当地的碎石干砌挡土墙进行使用,可以使挡土墙构造物的表面更贴近自然,因此,尽量避免采用光面混凝土挡土墙。同时,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建筑风格,来添加文化符号,展现出公路的文化内涵,可以灵活的设计挡土墙,让司机和乘客在行驶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公路的文化。

4.2 安全护栏设计

根据我国的设计标准来看,需要在护栏的中间分隔线中连续的进行设置,在最小的路测段是70 m,当然,在不需要的路段中,可以不用去设计,因为它与主体工程的关系和其所处的路段有关。

构造物护栏:对于小、中、大桥护栏,通常是由主体工程设计的单位设计。一般为砼刚性护栏,并且是由交通工程设计单位负责护栏过渡段设计。

4.3 坡路设计

针对公路项目中的坡路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将安全问题放在设计的首要位置,结合公路项目的施工场地、使用材料以及坡内的土质情况,工作人员需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大坡度,并且在公路的边坡处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减小公路在实际运行中因车速过快引发的车辆追尾、倒翻等重大的安全事故,提高公路设计的稳定性。

4.4 路基边坡处理与环保

在处理路基边坡时,要考虑路基的边坡率是否保护环境。影响公路美观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路基边坡形式。在选择路基边坡形式的时候,这不仅要考虑边坡是否稳定,还要考虑是否保护到了环境和美观的效果。边坡率应灵活的进行设计,尽量做到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的环境一个一个进行系统的分析,来确定出最合适的边坡形式和边坡率。对于那些坡脚和坡顶过重的人工折角,就要使用贴近自然环境的圆弧来过渡,做到与路线所经的自然环境相适应。

4.5 视距设计

除了我们所提到的曲线设计、超高设计以及爬坡设计之外,视距设计也是公路项目中比较常见的要点和手段,设计人员在布设公路路线时,需要考虑到司机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在不同路段内的视距,若视距设计不合理,就会很容易导致司机在该路段的行驶过程中,因无法全面地对视野中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视距设计在公路路线布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5 结束语

在公路设计中,不仅需要考量环境是否协调,还要考虑到交通行驶的安全性,方案的合理性。公路设计要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路线设计要既能满足安全使用条件,又能确保安全运营;路基设计就需要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把地质条件作为决定方案的重要因素,做到既环保又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采丰,王诗扬.道路工程中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要点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66(11):165-167.

[2]邱福林.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8):154-155.

[3]李智.公路工程设计中的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J].中国公路,2020,27(06):102-103.

[4]王丽琼.公路工程设计中路线布设及路基设计难点[J].中国公路,2020,27(04):100-101.

[5]龙飞.基于路线布设与路基设计的公路工程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2):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