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2020-09-10叶加伟

高考·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策略

叶加伟

摘 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得以实现。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深入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价值及原则,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原则;策略

一、问题情境概述

(一)问题情境的涵义

问题情境指的是学习主体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与外部世界问题存在一定的矛盾,从而引发其产生积极的思维动态和问题思考学习的心理状态。就是说,教师要创设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学习而得以解决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一种问题积极解决的心理状态。学生要通过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以及采取有力措施使问题得以良好解决就能有效摆脱学习困境,推动学生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得以提升。总之,良好数学教学的前提在于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关键在于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重中之重在于促使学生采取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

(二)问题情境的价值

1.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高中数学教学中,推动数学知识体现实体性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时有机融合自然元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针对立体几何体积问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大自然中的树木为什么树干都呈圆柱形,而所结出的过程大多为椭球形?植物在较为严寒的区域为什么叶片大多为针叶状,而偏热带的地区植物叶片大多既薄又宽?通过问题情境的創设,学生在研究数学问题时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激发,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2.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问题情境中所蕴含的悬念元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激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该在问题情境创设和数学问题设置时打造浓厚的悬念感,使学生能够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对数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了解对数的具体含义,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问题切入环节所涉及的问题能够利用以往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导致引入对数概念更为麻烦。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设问应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包含了多个层面的内容,拥有规模较大的知识量,学生终其一生也无法学完。但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方程与函数、数学模型、分类整合、数形结合等几十种,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则能够在其一生的成长发展中受益。可见,教师应该将数学思想和方法充分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归纳中提升问题认识和解决的能力,从而能够融会贯通,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例如:数学教师在上课铃响后两分钟才到达教室,并向学生阐述迟到缘由是汽车在来校途中没油了,导致老师不得不转至加油站加油,而显示器上有一组数据引起了老师的好奇心。例如:汽油单价每升7.06元丝毫不动,而其余两个窗格不断的发生变动,这意味着什么呢?此时会有学生回答,两个数字一个是汽车加油量,另一为总金额。那么为什么汽车加油量和总金额一直在变动呢?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汽车油箱的油量在不断增加,随着油量的增加总金额也不断增加。教师通过创设该教学情境来引入变量与函数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函数方程、数学模型等方法充分融入到教学环节,推动学生能够深入浅出的认识学习学习知识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现实问题解决过程中。

(二)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境创设

最新颁行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应该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有机融合其他学科,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从生活出发,促使学生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发现数学魅力,从而提升数学学习激情。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将生物遗传学中所涉及到的概率原理以及物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向量和三角函数原理进行介绍和阐述,使学生能够良好的把握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认识,深入把握数学的魅力;教师在对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银行复利存款情境:为保证孩子权益,家长为孩子购买教育险、理财险等多种类型的保险,某一位同学从1岁时就开始每年交1万元,连续交满20年后,可以在其60岁之后每年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领取至80岁),并且每年缴纳的过程中都可以获得1000元返款。问题是学生对比买保险以及每年将钱存放至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并延续至80岁,这两种方式哪一种该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

(三)引导学生在类比中创设情境

在对自然界秘密进行揭示的过程中,开普勒认为类比法能够发挥切实作用,并将该种方法融入到几何学研究中。可见,在数学研究过程中,类比法十分关键。教师在教学立体几何内容时,可以创设基于类比法的学习情境。比如:在于学生探讨学习正四面体性质时,可以打造“任一正三角形一点到各边距离之和为常数,并能够有效运用至空间中”的类型命题,如果存在,就必须通过验证来证明。教师通过简略的一句话就能够创设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从而深入探索立体几何问题,并良好的把握类比数学方法的运用。

(四)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更加生动的情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更为便利。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制作的方式立体化展现数学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更好的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探究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三角函数的周期、相位、振幅变换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更为直观立体的向学生展示,使学生能够更为感性的认知三角函数的动态变换,深入理解把握三角函数的具体内涵,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秀亭.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J].上海中学数学,2012(3).

[2]徐献彬.巧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索欲——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创设策略[J].中学数学,2017(11).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