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0-09-10蒲霞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蒲霞

摘要:小學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美,尤其是家长和教师。鉴于此,广大教师有必要将赏识教育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促进小学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一直在进行改革和完善。自新课改以来,赏识教育理念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赏识教育理念突破了传统批判式教育的被动性和制约性,促使学生能够顺着自己的想法开展学习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因此,对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并代表一味的赞美,而是要求教师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上对学生进行理性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分析学生的心理。[1]如果赏识不够,只是对学生进行一味地训斥和指责,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缺乏应有的自信;反之过度欣赏,会导致孩子骄傲自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赏识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突出表现要给予肯定和认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要予以纠正和点拨,促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例如,在教学《我们成功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成功?”有的学生说是赚很多钱,有的学生说是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等等。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以此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反腐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钱、有地位就一定代表成功吗?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反思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2.营造和谐的赏识教育环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难免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厌倦的心理。[2]当他们发现自己成绩和优秀学生有很大差距时,可能会引发自卑、自怨自艾等消极情绪。这时,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一味地批评、指责,会使他们更加抵触,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该采用鼓励、安慰的方式,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有些学生可能无法理解理解文章主旨,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促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发感情共鸣,从而深刻体会到英雄烈士的爱国情怀,此时教师只要稍加鼓励,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了。

3.抓住赏识教育的准确时机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通过细心观察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发现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赏识教育时机,从而准确地把握教育机会,合理有效地渗透赏识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课堂学习中各种小小的善举与善言,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以促进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个人素养的形成。例如,在教学《父亲和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活动,针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观察和聆听,对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想法要给予肯定和赞美,比如有些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联想到自己曾经救过的一只小鸟,教师在听到后,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以便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需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不断创新赏识教育的方式

赏识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家长对孩子的赏识教育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争取在落实赏识教育根本目标的同时,也能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可靠的保障。[3]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校与家庭的赏识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各司其职,又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为孩子打造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切实发挥出赏识教育的价值。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QQ群和微信群,将学生优异的表现发布在家长群里,引导家长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适当的鼓励。对于那些没有被表扬的学生,家长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安慰,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激发其进取心和上进心。

5.结语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摒弃批评式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激励策略,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赏识教育理念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摸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真正发挥出常识教育的有效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欢.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考试周刊,2018(05).

[2]孙万才.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学周刊,2017(02).

[3]蒲绍群.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6(04).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