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2020-09-10陈维超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改初中

陈维超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实行以后,更要给予道德与法治学科足够的重视,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够满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道德与法治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而且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要学会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1]。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1.1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教学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坚持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第二个方面就是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取记笔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不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会思考教师教授的内容,面对教师偶尔的教学互动也无动于衷。这些共同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缺乏活力,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到的知识也无法在实际中灵活运用,道德与法治课形同虚设[2]。

1.2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对学生有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教学设计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没有完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就盲目的进行教学设计,致使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非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不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深,无法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1.3教师的教学能力低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初中学校并没有配备专业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这门课程通常都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而兼职的教师往往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一些抽象性比较强的知识无法参悟透彻,在教授学生时常常避难就易,应付差事,严重降低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也使得学生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不良行为问题频发,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3]。

2、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2.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没有可以研究的问题,学习就会变的被动,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的设计出提问,抓住适当的时机展开提问,带领学生质疑,带着问题参加到学习当中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学习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需要法律”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问:什么是法律、什么是道德?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如果生活当中没有法律,将会变成什么样?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2.2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需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这样才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樣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将互联网技术良好的引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漏洞,实现世界范围中思想文化的交流,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思想。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创新,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境,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时代下利用现代技术展开教学的重要作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提高初中生道德素养,增强初中生的法律意识[4]。

2.3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知识来自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只有真正的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可以真正的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促使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例如部分教师过于理论化道德与法治课程,过于关注考点总结归纳以及脉络梳理,忽略掉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价值,不利于打造学生完美的人格。还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比较高的考试成绩,采用题海战术,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直接歪曲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本质。由此,我们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加强理实结合教学,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知识,在具体操作当中理解认识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实际证明,理实结合教学,让道德与法治课变得更富有活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实际上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的创新。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利用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建教学情境、重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率,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罗华.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66-67.

[2]李学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3]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4]杨浩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6):8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新课改初中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