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有效途径

2020-09-10张素云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小学语文

张素云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现代新型语文教育中,主张以课内阅读为基点,围绕其展开,延伸到课外阅读,目的是拓宽学生眼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其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以及创造语感,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衔接;有效途径

引言:

阅读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阅读中,不仅能学习到平时课堂中接触不到的知识,同时能帮助学生培养品德,提高道德修养,学以致用,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扎实的阅读功底,除了是语文科目学习中的必备元素外,也对其他科目类如文史类课堂都具很大帮助。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课内外阅读衔接展开讨论,提出三个有效途径,供教师参考。

一、帮学生选择合适阅读内容

帮学生选择合适阅读内容,帮助学生以课本为主线,在不超纲的范围内延伸阅读,不要求学生读超过年龄的课外书籍,但要求在同一个需求阶段有广泛阅读量。小学生的心智和年龄尚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给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进行无选择的任意阅读,过早接触超年龄段的阅读内容或者并不有益于品德修养建设的读物,都可能造成学生过早成熟或者对其思想品德产生损害。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合适的阅读读物,如三年级课文《燕子》,这篇文章虽然简短,但措词精炼,语境优美,意境如画。对于学生来说,多阅读这类文章有助于提高其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且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其美文鉴赏能力,教师应该围绕本篇课文,找到类似的读物,推荐给学生课下进行阅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推荐阅读时应注意书籍的体裁和适用范围,难度适合,学生易懂。学生在较低年级缺乏选择合适课外阅读内容的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围绕课本,找到本次阅读课堂的核心诉求,如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写作能力,或者提高美文鉴赏能力等,从课内阅读探索到课外阅读中,替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推荐给学生,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一条衔接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二、让学生选择兴趣读物

让学生选择兴趣读物,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求广也求精,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爱好,在合理范围内,多读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并且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和习惯。在合适的阅读范围内,学生若只注重阅读数量,不精读,盲目遵从教师的推荐阅读,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适合阅读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读物进行精读,细细体会书中想要传达的思想,而不是盲目将教师推荐的课外书本阅读完,如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比较深奥难懂,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此篇课文进行推荐,寻找相关读物,如推荐以摄入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百科类,或者以了解历史为主要需求的文史类,及以故事描绘为主的小说类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择,以到达更加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当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可以将课内外阅读连接的十分紧密,更加有着入点,而不是盲目进行课外阅读,學生也会主动想要阅读,兴趣驱使学生去了解文章的背后想要传递的思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不再仅仅只读书本上的字,而去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这对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能够更加深刻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对其提升阅读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方法,这是本文提出的第二条衔接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1]。

三、助学生定期进行阅读分享

助学生定期进行阅读分享,定期的阅读反馈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阅读习惯,阅读爱好,阅读思路,以及阅读思考,在同龄人身上学习到不一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学生在合适的阅读范围内,寻找到自己的兴趣读物,从泛读转化为精读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的对阅读做出反馈,并和同学积极分享。通过类似阅读反馈,同学间彼此分享阅读内容,阅读思考,阅读方法等,从同龄人中的阅读品味和思路中,去体会,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也可以检验学生精读的效果,判断是否是在虚假性读书,盲目性读书。比如五年级课文《忆读书》,这篇课文按照作者的童年阅读回忆开展,介绍了作者在童年时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路,教师可以在此时借助课文,引导学生进行同样的阅读反馈,让同学进行分组讨论,根据平时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思考、方法,分组进行汇报,并且由其他小组同学提出问题或者建议,表现好的组别,教师应该适当鼓励,保持自己优良的阅读习惯,表现不够好的同学,教师应适当教育,让其明白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实现从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再从课外阅读迂回到课内阅读,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达到更加高效、更加有用的阅读目的,能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2]。这是本篇文章提出的第三条衔接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探索小学语文课堂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将学生课内外阅读衔接得更加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模式,旨在给教师提出指导。教师需先根据课文内容替学生选择相关的合适的阅读内容,再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把泛读转为精读,定期做阅读反馈,教师组织阅读分享活动,学生彼此间进行阅读分享,通过这样完整的教学,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并且把所学所见运用到课堂中,以达到衔接课内外阅读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妙琴.立足课内衔接课外——探寻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途径[J].小学时代(奥妙),2020,(2):74-75.

[2]匡永贤.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5):246.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小学语文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