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内容与形式的研究

2020-09-10李子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形式内容幼儿园

李子芳

摘要:体能锻炼是幼儿园户外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合理规划体能锻炼的内容与形式,能有效提升幼儿身体素质。本文在阐述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必要性的基础上,就户外体能锻炼的内容与形式展开分析,并指出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能锻炼的方法策略。期望能促进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活动的高效开展,进而在提升幼儿体能素养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体能锻炼;内容;形式

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体能锻炼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在幼儿园教育中,应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同时应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提升其适应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优良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基于此,有必要在幼儿园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能锻炼,并进行体能锻炼内容和形式优化。

一、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必要性

1.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体能包含了身体要素和基本的活动技能,其是人体力量速度、灵敏度、协调平衡能力、耐力和柔韧性的集中体现[1]。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能锻炼,能促进幼儿运动、呼吸、神经等诸多系统的正常发育,同时其能使得幼儿具有较为灵活的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此外,开展户外体能锻炼能提高幼儿注意力,发展幼儿审美能力,并且其对于幼儿竞争、合作能培养和意志力提升具有深刻影响。

2.幼儿教育教学的需要

新时期,人们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在《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其对于幼儿的身体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譬如,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而言,其应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沿着直线行走一段距离;而对于中班幼儿而言,其不仅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沿着直线行走,而且要能走得平稳;此外,大班幼儿应能在斜坡、荡桥会有间隔物体上平稳行走[2]。基于这些教学目标要求,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必须积极地开展户外体能锻炼,实现幼儿多种运动能力和素养的高效培养。

二、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内容与形式

1.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内容

体能锻炼主要是针对幼儿身体素养而展开的一系列技能训练。对于幼儿而言,不仅要注重其速度、力量、灵敏度的训练,而且应关系幼儿耐力、柔韧性及平衡能力的提升。就目前而言,根据具体的训练内容,将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内容划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力量素质类,开展力量素质类体能锻炼主要是培养并提升幼儿身体某部位在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针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其最大力量,而且要注重幼儿相对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培养。其二,速度素质类,幼儿园速度类体能锻炼以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锻炼为基础,重点突出幼儿反应速度的培养和提升。其三,耐力素质类,耐力锻炼是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锻炼中,幼儿园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一般耐力、专项耐力、有氧及无氧耐力训练,锻炼幼儿的抗疲劳能力。其四,灵敏及协调素质类,灵敏及协调素质锻炼是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对于幼儿迅速、准确的改变身体运作状态和器官协调能力重大影响,并且此类锻炼能有效提升幼儿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形式

2.1开展幼儿爬行锻炼

爬行是幼儿体能锻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积极开展幼儿的爬行锻炼,能协调幼儿多个肢体的动作关系,并在锻炼幼儿力量、耐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有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研究表明,幼儿在婴儿时期没有爬行或者爬行少,则在后期成长中,幼儿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低于同龄幼儿的情况,从这一层面讲,开展幼儿爬行锻炼最突出的价值在于提升幼儿的专注能力。幼儿园教学中,开展幼儿体能锻炼,应注重幼儿爬行方法的设计和优化。譬如,幼儿园老师可设计小熊爬等方式。要求幼儿手脚着地,同时膝关节弯曲,使得背部和地面处于平行状态,随后微微抬起头向前看,让幼儿异侧手脚交替向前爬行。在这种爬行方式中,幼儿双臂要支撑前身重量,在爬行中能实现幼儿力量、耐力的有效锻炼。此外,因为幼儿头要抬起向前看,在固定目标物的作用下,有效地提升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这对于幼儿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基于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需要,幼儿园教师还可设计“同手同脚爬”、“匍匐向前爬”等多种锻炼方式,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2训练幼儿平衡能力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要求从幼儿园中班开始,教师应有意识的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相比于单纯的力量、速度训练,幼儿园平衡能力的训练的形式较为多样,且训练过程较为有趣。譬如,教师可采用“走平衡木”的方式开展平衡锻炼。在锻炼中应注重以下要点:其一,在锻炼之中应注意平衡木的高度控制,结合幼儿年龄,适当降低平衡木高度。其二,平衡木锻炼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如何让幼儿在平衡木上尝试向前行走,之后增加难度背向行走,或者在平衡木上增加需要跨越的障碍物,确保锻炼方式的灵活性。平衡支撑锻炼也是幼儿平衡能力锻炼中的常用方式,该锻炼模式下,可让幼儿手膝着地,确保背部与地面处于平衡状态,随后抬起一只手或脚进行三点支撑,然后在幼儿背部放置标志桶,通过竞赛的方式看谁的标志桶在背部坚持的时间长,这种方式结合了耐力、平衡能力、专注力等能力培养,对于幼儿成长意义真大。

2.3行走、跑步、转体、翻滚等训练

行走、跑步、转体、翻滚等都是幼儿园体能锻炼中常用的锻炼方式,其对于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和运动技能掌握就有重大影响。有研究表明,幼儿许多错误动作都是无意识的,如果不能进行技术的纠正,久而久之,这种错误动作会成为一种习惯,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3]。譬如,有的幼儿坐在地上在玩耍时会膝关节外摆,时间久了,这种问题会演变为“X”形腿;另外,也有的幼儿在走路时脚拖地,四肢与躯干不协调等。这些问题对于幼儿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掌握具有较大危害。新时期,在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中,应注重幼儿正确运动姿态的系统教育。如在走路锻炼时,努力纠正幼儿脚拖地问题,而在跑步锻炼时,向幼儿灌输跑步要兼顾速度和姿势两个因素。此外,在进行幼儿转体锻炼时,可以借助网球掷远的方式来进行锻炼,提升幼儿的四肢与躯干的协调性。

三、幼儿园户外体能锻炼的要点

新时期,开展户外体能锻炼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学实践中,为确保户外体能锻炼的有效开展,还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

其一,在开展户外体能锻炼时,应注重幼儿身体和年龄特点的有效考虑,然后系统挖掘身边的资源,选择幼儿喜欢的教学方式。其二,在教学场地选择中,应对幼儿园户外场地进行优化改造,要求教学场地选择应有利于解决人多地少问题,同时其还应能促进户外体能锻炼游戏的有效开展。其三,在户外体能锻炼时,应注重锻炼内容、形式和时间的有效安排,确保户外体能锻炼能起到锻炼目的,同时由不会对幼儿造成疲劳或身体损伤等。其四,户外体能锻炼应做好安全防护,即幼儿园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安全、有序、舒适的锻炼环境,为幼儿体能锻炼和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结论:户外体能锻炼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就有重大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户外体能鍛炼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体能锻炼能力,优化体能锻炼形式,并进行体能锻炼过程的要点把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户外体能锻炼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思芳.浅谈幼儿体育运动游戏[J].体育风尚,2019(5):233.

[2]庄秋萍.户外自主性体育游戏中幼儿运动智能评价的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9(6):35-38.

[3]申雪梅.浅析幼儿体能训练的方法和策略[J].新一代:理论版,2019,(4):216.

猜你喜欢

形式内容幼儿园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