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或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020-09-10黄梅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班级管理小学

黄梅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此时的班级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除了引导学生们努力学习之外,还要关注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样的班级管理工作才更加全面和科学。在具体的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科学制定班级管理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还要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这都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要围绕小学班级管理和小学生的养成教育进行了相关的论述,提出相关策略,分享了相关经验,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养成教育;策略

引言

习惯是长期的坚持下形成的一种处事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很多,如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小学班主任,承载着学生全面教育的重任,必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将强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小学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还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杜绝一切不良行为的发生和持续,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制度,约束学生,奖惩适度,张弛有度,从而促使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班级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科学制定班级管理公约,实现自主细化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必须要建立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指导,使其成为衡量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标准。对于班级管理的制定,必须要确保科学化和合理性,尤其是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更多地综合考虑学生的见解和意见,还要注重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和管理作用,实现自主细化管理的效果[1]。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说,在开学初,首先召开了班会,集体选举了班干部,之后又在班会上进行了班级管理制度征集活动,在相处不长的时间里,就发现本班的学生有的爱吃零食,不爱运动,更不爱劳动,有的学生还有一些自私的行为,没有集体荣誉感,最让教师头疼的是学习动力不够,都是在老师们的催促下去学习。面对这样的诸多问题,结合学生的提议,制定了班级量化管理标准。其中特别地指出了:帮助别人+5分,课上积极的回答问题+2分,劳动课表现积极+3,课间操表现出色+2,课下作业完成较好+2。这些都是一些鼓励性的政策,有奖就有惩,班级里吃零食的-3分,同学之间打架的-10,出言不逊、谩骂他人的-5。最后,将这样的制度贴在班级的醒目位置。在班级制度的鼓励下,班级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孩子们上课更积极主动了,同学关系更加融洽了,学习习惯也逐渐形成了。为了使这种机制长期持续下去,每个月都进行一次汇总,将每个人的量化分数进行公示,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通常具有被动性,因为他们并不懂得学习是什么,是为了什么而学习。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其终身幸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使学生具有主动性,改变从前的被动学习的状态[2]。例如:笔者每次班会都会提及学习的巨大作用,用一些名人事例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学习经历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教师都鼓励他们不要灰心失望。每隔一个月的时间,就让班级的孩子们去写一个小纸条,内容是近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并不参与学生的这个活动,目标是定给自己的,让学生自己在一个月后去看是否实现,每个实现了目标的孩子都会得到教师神秘的奖励。这样不公开的方式充分地保护了孩子们稚嫩的自尊心。在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他们就会更加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为自己的学习之路披荆斩棘,在这一年中都能够懂得学习的含义。学习是终身的,在班级中要力求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风气,使学生逐渐地养成一种竞争意识和学习态度,让他们的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保持学习热情和自信心[3]。

3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促使养成良好品行

家校沟通是班级管理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中,家校沟通尤其重要。班主任不能无视学生在家的活动轨迹,否则就会使自己的管理陷入片面的误区中[4]。当前很多孩子都沉迷游戏玩具中,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晚睡晚起,滥用零花钱,这样的不良行为其实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小学班主任,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针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尝试探索家校共育的各种有效举措。例如:在笔者带的班级中,就注重与家长经常沟通,首先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些行为习惯。制定了一个表格,由家长每天如实填写,其中涉及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作息时间、洗漱情况、个人房间物品整理情况等,细化学生的一切行为习惯。在掌握了这些情况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教育活动,改掉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针对学生的卫生习惯问题,就在课上播放了动画视频,将细菌在自己的身体活跃着搞破坏的场面展示出来,这样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很强强烈的震撼,他们深刻认识到不注重卫生是如此的可怕,有助于他们自觉改掉那些不讲卫生的毛病。另外,家长不能一味地娇惯孩子,溺爱就会使孩子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不利于人格成长。

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容忽视,这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大事,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是小学班主任的責任。当前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小学班主任要做好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小学生及时改正不良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喜龙.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9(20):42.

[2]沈滨.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开启德育发展新征程[J].新课程(上),2018(10):230.

[3]王磊.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1):50.

[4]肖爱燕.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72-173.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班级管理小学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