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探索

2020-09-10梁景华

南北桥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

梁景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但调查显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课堂内数学文化气息不浓,应用性占主导地位;课堂外数学文化氛围紧张,数学学习形式较单一;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不高,教学活力不足;数学文化观下数学教学设计简单化,应用深度不够。小学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途径是: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文化渗透;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家校合作,强化数学文化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文化渗透  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09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是对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的明确表述,特别是,“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部分还指出,教材可在适当的地方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这说明数学课程中应反映数学文化,让学生掌握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扩展学生思维,传承数学思想,更好地促进数学文化理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表现为“你知道吗,N数学广角”等特定栏目,主要围绕知识的由来与发展、数学应用、数学思想与方法等方面选材。笔者对大同市两所小学进行数学文化实践的实际进行了调查,编写了问卷,分为学生和教师两个问卷,从小学生對数学文化的兴趣、对数学文化的认识程度等几方面进行设计。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在课堂内外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堂内数学文化气息不浓,应用性占主导地位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时代,课堂应是数学文化渗入教学的主战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充盈着数学趣味及数学思想。

(二)课堂外数学文化氛围紧张,数学学习形式较单一

从调查来看,学生课后较少进行有关数学文化的活动,课后学习形式比较单一,这种紧张的课外数学氛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三)小学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不高,教学活力不足

小学教师文化思索的深度反映了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程度的大小。数学教学是否生动有趣,课堂气氛是否积极热烈,学生能否得到思维审美等多方面发展,都和数学文化渗透的情况有关。在调查中,学生多次提到教师在教学时导入较少,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少等问题。

(四)数学文化观下数学教学设计简单化,应用深度不够

现有研究主要是基于数学文化进行一课一评式研究或个别专题研究,数学文化观下的教学模式有一定体现,但教学设计简单化。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文化教学就是数学史加数学故事的简单应用。近50%的教师课堂中不会将数学史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忽略了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忽略了数学知识是数学文化的基础和桥梁。这就需要教师以数学文化的视域来看待数学学习,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深入体现数学文化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小学数学教学文化渗透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校数学评估体系单薄,忽略数学人文价值的发挥

尽管数学课刊评价的首要目的已经不再只是获得高的考试分数,而是面向学生的学习址程和结果,以全面多重评价体系达到既关注知识、过程,又注重情感态度的目的,发挥课程评价的诊断激励功能,但是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会做题、习得解题技巧依然是教师教学的最主要目标。在这种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

(二)教师数学文化素养不高,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许多教师对数学文化了解较少,更谈不上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文化较少,而是直奔主题,课堂中极少做数学游戏,只是补充数学家的故事、有关史料,课堂较呆板;许多教师的教学重书面、轻实践,重分数、轻量化,不注重学生的需要和态度。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时,迫于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不熟练而影响了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

(一)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数学文化渗透

Libeskind和Shlomo提出,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动脑思考,鼓励不同的解决方式,欣赏学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发现令人兴奋的数学史和数学家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数学文化渗透。

(二)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浓厚的数学氛围对数学学习有较强的陶冶作用。营造充盈着数学文化气息的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由学生自己办有关数学文化的数学文化报,课下传阅;观看数学文化的短视频等;成立数学文化广角,让学生进行数学文化交流,并配备一些图书,让学生在空闲时间翻阅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可将算24点、数独等项目设置为竞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等等。通过积极营造玩数学、用数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算术速率、迁移效率、理性思考及探究水平。

(三)家校合作,强化数学文化意识

1.正确对待数学文化,以发展为导向,建立多元评价方式。在日常教学之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整理数学学习档案。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所查的数学资料,在课堂中记录的数学文化知识,在课后做的数学手抄报以及所写的数学文化心得等放进档案袋,以便总体教学任务结束后,可以成为一种评价依据,打破历来以好成绩为纯粹评价标准的方式,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佳评价转化。另外,可以采取自评、师评等多元评价方式。学生之间可以根据日常的数学文化沟通进行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数学文化的渗透情况和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自评可以依照本身对数学文化的了解、掌握或应用来评价。总之,多样的数学教学评价方式会改变了师生单一的分数评价,为数学文化的渗透提供可能空间。

2.构建家庭数学文化环境,以家庭为辅助,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自筹读(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