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课间操内容和形式的改进研究

2020-09-10吴梓浩

体育时空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课间操改进形式

吴梓浩

摘  要  伴随着现阶段我国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实行,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升了对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课间操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课间操形式化严重,学校课间操暴露出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学校的课间操名存实亡,并没有完成其健康教育目标。

关键词  课间操  形式  改进

中图分类号:G83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9-004-01

在目前的教育理念下,传统单一的课间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排斥,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开始逃避课间操,即使参加了也并不认真。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行,课间操改革势在必行。学校一定要摆脱传统课间操形式,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其进行不断创新,充分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本研究主要是结合当下学校的实际状况探讨了我国学校课间操的改革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供人参考。

一、分析教育形式,积极改变观念

课间操是当下很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担负着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成长的责任,其不仅可以积极调节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要知道,课间操是一项全校性的活动,不仅需要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学校领导还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想要保证课间操的创新改革,就需要校领导给予师生充足的时间保障和物质基础。课间操活动组织开始之前,校领导还应该积极召集管理人员、班级负责老师以及各项目体育老师组织会议,会议上需要研究出具体的課间操改革办法,同时还需要落实到每个老师身上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中要对课间操的内容形式以及场地时间做出详细安排。另外,教师还需要积极与家长沟通,提升家长对学生课间操的参与重视度,只有这样多方面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课间操的改良,推动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提升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度,首先学校就需要烘托出一种良好的课间操环境。学校可借助国旗下演讲来动员学生,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办相关手抄板或者是班级黑板报等。在学校张贴“我运动、我快乐”等宣传标语,加深学生对课间操的印象,在通过宣传烘托出浓厚的气氛之后再组织课间操其难度就会降低很多。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三、增强学生对课间操创新的参与性

在整个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人,而体育锻炼的最终目标也是提升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间操的参与性呢?学校可以组织创新课间操大赛,由学生自主设计形式和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将自己喜爱的元素引入课间操[1]。学校也可以在后期的课间操中适当借鉴,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校的课间操改进,还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契合。这样一来,原本单一无趣的课间操就能够引入多样化的元素,可以是韵律操、棍棒操或者音乐操,甚至还可以适当地融合一部分中国武术元素,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华精神能够不断发扬光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四、丰富组织形式,保证课间操整体效果

学校在组织课间操时还可以在组织形式上进行适当改进。一直以来,学校的课间操都是一类学校性的活动,要求每一个班级都必须共同参与其中。但是想要提升大课间操的整体质量就要进行适当调整,采取以班级、小组、年级为单位的一些小型课间操活动。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同时还能够提升教师的管理效率,加强集体的团队凝聚力。另外,教师在组织课间操的过程中不要对内容形式做过多限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认可课间操不再是老土的代名词。课间操更受学生欢迎的话,学生就会对课间操产生兴趣,学生参与度也会更高,甚至学生还会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和充实。体育锻炼的目标就是阳光体育,学校组织课间操活动的时候,也要严格践行这一要求。

五、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想要借助有限的时间和场地提升课间操的整体效果,就需要保证好课间操期间的秩序管理[2]。因此,学校必须要制定出完善的课间操相关制度,同时还需要保证活动方案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提升课间操的效果,学校需要分别制定出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和体育活动管理制度。而在设计活动方案时还需要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具体时间和场地安排相结合,不仅要保证课间操内容的趣味性,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教师需要提前将所有的指挥口令进行录音,创建一套音乐指挥系统。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待课间操的应付心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活动质量,以及符合“阳光体育”教育的目标。

六、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课间操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模式陈旧,不仅与当下的素质教育相关要求不相符,而且还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排斥。本文针对现阶段学校课间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改进展开了研究,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温勇.中学课间操校本化改革的可行性研究——以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为例[J].南北桥,2020(10):38+92.

[2]徐香玲.由课间操改革引发的思考——以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为例[J].各界,2019(08):119.

深圳市宝安区羊台山小学

猜你喜欢

课间操改进形式
“疫”样课间操
“疫”样课间操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愉快的课间操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