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之三:禅宗的理想人格

2020-09-10邱紫华

今古文创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常心禅宗

名家简介

邱紫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20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上榜学者。1983年兰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分配至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87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3年提升为教授。1997年起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东方美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1997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东方和西方美学史及美学理论研究。

已出版的主要专著有:《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引论》《东方美学史》(上、下卷)、《西方美学史》(第二卷撰稿人之一)、《印度古典美学》《东方美学范畴论》《触摸印度的千手千眼——一个中国美学家的印度文化之旅》《东方艺术哲学》《禅宗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家族相似”》等。从1989年起,曾多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和教育部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多次荣获教育部及省、市级优秀学术著作奖。近年承担了两个“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图书”项目。

【摘要】 禅宗是古代中国文化思想传统中发展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特色的文化思潮,禅宗的理想人格是追求“自由”与“审美”的人生。禅宗的理想人格是:在思想上透彻认识“自性”(人性的本性);在生活实践中拥有“平常心”的生存智慧。

【关键词】 禅宗;理想人格;无常;无我;平常心

【中图分类号】I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6-0004-05

禅宗以中国佛教哲学为主体,融合了传统的儒家、老庄学、魏晋玄学的思想观念,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思想体系。如果按人们的思维习惯,一定要给“禅”下定义的话,那么对于禅可以有多种的定义。

一、第一种定义:禅是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佛学和禅看待世界的基本观点有两点:

其一,世上一切事物和人都是多种元素和合而成的;一切存在物都是混合体的存在;世上没有单一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此,从事物的本性上看,没有所谓与众不同的“自我”。一切事物都是可以互相渗透、相互转化的。男与女在本性上没有区别,不同的只是形体。按照佛教的看法:性别的相状只是表明你修行的深浅和修行的高低。当你修炼到菩萨境的时候,一律变成了女身之相,如观世音菩萨;当你修炼到如来境的时候,一律显现为男身之相。男身与女身在相状之间没有断裂的鸿沟,是可以互变的。人与动物在本性上也是同样的,只是形态的不同;你今生为人,转世可以为牛、为马。既然万物本性相同,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那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所以,一切东西都可以轮回转化,生命可以通过转化为他物而继续存在。古代印度哲学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叫作:“你即他”,谈的就是这个意思。根据这种观念,佛教哲学,尤其是禅宗哲学就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类同,反对把事物加以区分、界定,划分为永远不变的“楚河汉界”。什么善恶、美丑、富貴与贫贱、伟大与渺小、冷与热、胖与瘦等等的区分、对立,都是人为的谬见。所有的这些区分,终归为“一”—— “空”,即“万法皆空”。

其二,世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谓“千年一瞬”“沧海桑田”就是这个意思。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在不断变化:从小到老至死,你每一个时期的模样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念头变化不断。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用这种“变化”的观点,这种“变化”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看待事业、看待爱情,就会以博大的胸怀去应对人生中的一切变迁和烦恼。

这两点就是禅学世界观的核心。佛教哲学把这两点叫作“无我”与“无常”。

二、第二种定义:禅是一种独特的人生观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你对世界的看法必然导致你对人生的看法,决定你的思想和行为。禅学的“无我”“无常”的世界观,决定了学禅之人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法。

懂得了“无我”“无常”“万法皆空”的道理,你就参透了人生世相,你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会以超然的态度去看待人世中的相互的竞争、相互的攻讦;就会以平常心而不是以贪欲心去看待钱财;就会以淡然的态度去看待功名利禄和人生的各种享乐。尽管你身处清贫之中,也能品味出清贫生活的情趣。苦瓜和尚的诗说:“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饮苦茶。” 禅宗经典《无门关》的作者、宋代著名禅师无门慧开(1183年—1260年)写了一首偈颂说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从这一点讲,禅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生态度和处事方法。

三、第三种定义:禅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禅的思维同通常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很大的差别。禅学强调学禅的人要“了悟”,即透彻的领悟。那么,禅要悟什么?就是“悟空”。一旦“悟”到了“空”,你就是觉悟者(牟尼),就是“般若”(有大智慧的人)。什么是“空”呢?佛教把事物的“无我”与“无常”的本性叫作“空”,把世界的本质看作是“空”。因此,你思考世间的一切问题都要从“无我”与“无常”的角度去进行。

禅学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总是从“无我”与“无常”的视角观察,总是坚持事物的本性相同,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这一观点。禅从来不把事物加以区分或对立起来看待,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这就是禅宗六祖慧能所宣扬的“不二之法”。既然讲“因缘和合”,那么就要强调从多角度、多层次去看问题。所以,禅的思维方式是多维度的,而不是一个维度的。禅既然讲“无常”,那就必须坚持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观点,从变化的维度去领悟人生世相的真理。

禅的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在禅僧们思想的相互触发中,产生出许许多多的公案、机锋。我们所看到的大量的公案和机锋,其实就是不断地纠正人们的日常的世俗的思维方式,开启学禅的人们的“不二之法”的思维方式。

四、第四种定义:禅是主体美妙的体验和宁静的心态

人们对某种现象或情感的体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是无法言述、无法表白的。例如妇女生孩子的巨大痛苦,人们失去亲人的悲痛等等,都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体验是无法清晰而准确地表达的。这种主体的内心情感体验或感受,佛教叫作“受用”,心理学叫作“体验”。学禅的人一旦“了悟”了“万法皆空”,参透了人生世相的本性之后所获得的快乐,拥有了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就是禅的境界。禅的思想境界使你待人处事能够随缘任运、顺其自然,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拥有“平常心”。例如,每当盛夏酷暑时节,人人都感到酷热难当,往往心烦意乱。但是,有一首禅诗写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不是禅师无热恼,只缘心静自然凉。”

为什么禅师能做到“心静自然凉”呢?因为,他拥有超然物外的、随缘任运、无视冷热的平常心,从而使他“心如止水”,平静无波。学禅的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是非,种种刺激,种种浊浪都能够心静如水,绝不会心起波澜,更不会同流合污。所以说,禅是一种主体美妙的体验和宁静的心态。

五、第五种定义:禅是一种语言机巧和处事智慧

许多人谈佛论禅,都把处事的智慧和语言的机巧看作是禅的根本特点而大做文章。其实,这只是禅的话语方式的特点。“近诸取譬”,借喻说事,借物谈理是中国古代就有的话语言说方式。禅宗借用这种方式表达思想,原因在于它的立教之本,即所谓的“不立文字”。禅宗强调体验、自悟,所以,语言的、概念的表达必然退居次要的地位。不借用语言概念而又要表达思想观念,面对这样的难题怎么办呢?禅宗就只好采取“绕路说禅”,例如:通过形体动作来间接表示;通过诗词来象征;通过事物来比喻等等。千百年下来,就形成了禅宗独特的话语系统。如:“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千岁老儿颜似玉,万年童子鬓如丝。”“石上栽花,空中挂剑。”“半夜月明正当午”。“天外之青山寡色,耳畔之鸣泉无声。” ②

可见,禅的思维往往以惊世骇俗的、不合常理的怪异方式,用矛盾的、对立的荒诞方式来建构诗歌语言。它的表达方式从语言上可以做到似乎什么都没说,但却什么都说了,这就是禅的语言机巧和处事智慧。

六、第六種定义:禅是理想的艺术的生活方式

学禅的人的最低的生存目标是远离滚滚的红尘世界,不被世俗的种种欲望所干扰,“眼不见而心不烦”,求得眼前的和内心的清净。这是修禅的基础。所以,禅宗的四祖道信大师在唐代初年创建了“山林佛教”,把禅寺建立在山林之中,众僧不依靠化缘为生,自己生产劳动养活自己。这样,禅寺必然就远离尘世,成为孤立的世外桃源。唐代诗人常建就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诗句来赞美禅寺。禅寺环境清净,禅僧的内心也就宁静了,只有内心宁静了,才可以修炼“禅定”功夫。这是对现实的生存环境的超越,就是超尘脱俗。这是学禅的人最直接的生存目标。

既然要超越现实的生存环境,不起任何欲念,以求得内心的清净无染,那就要做到安于清贫,执着清苦,甚至以苦为伴,以苦为乐,获得怡然自得、圆融美妙的心境。禅宗美学就讲究“闲寂”“贫寂”的审美心境。有一首禅诗写道:“千山顶上一间屋,贫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所以,禅宗的理想人格,有两个特性:

其一,透彻认识“自性”,即人的“自我”的本性,人的本性。

著名的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追求“顿悟”,就是在刹那间“开悟”。“开悟”到底要“悟”什么?就是要“悟”出天下万物的本质、人的本性—— “空性”。他那段偈语非常充分地表现了这个思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慧能看来,“自性”的本性就是“空性”。什么是“空”呢?就是佛教哲学所说的“无常”“无我”。

当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就提出了佛教哲学的重要命题:“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其中的“无常”“无我”构成了佛教哲学的重要命题“万法皆空”。

什么叫作“无常”呢?

“无常”就是指世事无常,一切东西都是在变化中存在,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万物和人,不断生成与消失的,一切都只是刹那间的、短暂的存在,世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不变化的东西,包括人的生命和精神思想都是变动的。

什么是“无我”呢?

“诸法无我”中的“法”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有译为“色”字的。因此,佛教术语中也有人把物质世界也称之为“色界”。

所谓“诸法无我”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四种极细微的元素(地、水、火、风;有的说成是五大元素,即地、水、火、风、空)和合而成。这是从事物的组成、构成方式来看待事物的本性。事物这种和合而成的组成方式,佛教称之为“因缘”。

“诸法无我”就是强调,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没有自身的、特定的、与其他一切事物不同的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由这四大元素和合而成,天下一切事物在构成的元素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形式、形状不同而已。例如:花草、树木、人、狗、鸡、鱼、石块等都是地、水、火、风等四种极细微的元素和合而成,任何东西没有独一无二的、与别的东西完全不同的那种构成元素,也就是说,万物的本性相同。既然万物的本性相同,就不存在那种所谓的单一的“我”的本性。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没有自己独特的本性,万物的本性相同,万物的本性都是由四大元素混合而成的。这叫“法无我”。

“法无我”也就是从事物的本性上说,没有任何事物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本质、本性。我们无法从万物中抽取出自己的独特的根本特性,这就叫作“法无我”“无我”。

“人无我”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人来说,在人的组成因素上,在人的身心构成上,每一个人都是同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地、水、火、风等四种元素和合而成的,任何个体不存在独立的、与别人完全不同的组成元素和本性。如果某人的人体组织同别人完全不同,医生就无法给这个人治病了,这种人就不叫做“人”。这种组成上的非个体的性质,“万人同一”的性质,佛教哲学家称之为“人无我”。如果有人坚持强调“人有我”,那就像你打算在无垠的大海中,偏偏要去区分出某一滴水珠是我、是你、是他一样,不是很可笑吗?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能在漫天大雪中,在厚厚的积雪中区分出你是哪一片雪花吗?所以,你要寻找与众不同的“自我”、确立独特的、唯一的“自我”,就是非常愚蠢的想法。

佛教和禅宗认为:无常和无我,构成了“空”的观念。我们谈“空”,就是指“无常”“无我”。这就是佛教和禅宗对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就是佛教和禅宗的世界观。当你悟透了“万法皆空”“一切皆空”,你会执着于金钱吗?你会贪恋权力吗?你会继续迷恋物质欲望和金钱财产吗?至少,“悟空”可以平息你的贪欲的火焰。

禅宗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就是“悟空”之后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慧能把自由自在的“心性”状态,称之为“无念、无相、无住”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慧能宣称的:“我此法门,从上(代)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①

其二,禅宗的理想人格,就是通过慧能表述的,由马祖道一禅师所阐明发挥的“平常心”的人格精神。

什么是“平常心”呢?

第一,无造作:不说虚假之话,不做虚假之事,不故作姿态、不矫情。

第二,无是非: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都是相对的;对中有错,错中有对。好中有坏,坏中有好,不要坚持片面的观点和僵死的规范。

第三,无取舍:不以势利的眼光待人,不抛弃,不放弃。

禅宗主张:待人接物,不要用僵死的、不变的眼光看人;不要以主观感情上的爱与恨去做出判断和取舍;对有钱人和穷人,对当官的和平民、对正常人和残疾人都要同样看待,尤其不要轻视弱势群体的人。

第四,无断常:断,指变化无常;常指一成不变。既不要死板地固定不变地看问题,也不要只从变化中看问题。老子讲“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这个道理。怎样才能够做到“无断常”呢?这就是在生活中,要做到“处逆如顺,处顺如逆”。

什么叫作“处逆如顺”呢?

就是你身处困苦不堪的处境时,或碰到了非常倒霉的事的时候,处处不顺心的时候,不要气馁,不要失望,不能丧失生活的信心,更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你想想,如果你自暴自弃、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别人,就能使你摆脱困境吗?“人生无常”“世事无常”,你要相信,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永久的失败,也没有永久的胜利”,要相信“顺境有尽,苦海有边。”身处逆境时,要坚强地面对困难,保持宽松的心境,平常的心態,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而战胜困苦和贫穷,从逆境中挣脱出来,走向成功。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从逆境中奋起,并且再获得成功的人,他们不怨天,不怨地,敢于同恶劣的生活环境抗争。这就是“处逆如顺”。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是“处逆如顺”呢?就是面对污蔑,污辱和“恶搞”,你能心静如水,毫不为之所动,不要因为这些脏东西而乱了自己的心性。这就是禅的精神所要求的:“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禅的“平常心”就是:面对污蔑,沉默是金。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的行动,不一定要径直朝前行,尤其是当环境、条件等原因使你无法前行的时候,你硬要前行,那就是愚蠢。有的人只知道前面的世界,只晓得向前迈进,却不知道身后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因此遇到困难不懂得转身,不懂得回头是岸,于是经常在社会上撞得鼻青脸肿。我认为,当你误入歧途的时候,停止就是前进,后退就是智慧,就是聪明。在这种情况下,后退或折返,就是“处逆如顺”。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懂得大踏步后退就是般若,就是智慧。前面我们举例的农夫插秧的诗,就说明了“后退即进步”的道理。

如果你能换一种思路,既懂得进,也懂得退,留一点空间去思考后退的必要,或许你就能找到更广阔的前程。这种以退为进的人生智慧,在许多人的人生中,获得了成功。一个人,能做到淡泊名利,淡泊享乐,就消除了人性中最可怕的贪欲。贪欲是万恶之源。贪欲促使你追求名利和享乐,贪得无厌就会使你走向犯罪,走向堕落,走向毁灭。《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注》中就说:“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禅所追求的“平常心”就是要叫我们消除贪欲,淡泊名利,淡泊享乐。

平常心的人生境界就是“自得其乐”的心态。一个人的处境怎样?是顺境或是逆境?是苦或是乐?常常是由自己的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来判断的,同客观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个藏书万卷的穷书生并不一定羡慕亿万富翁所收藏的钻戒或股票;一个有作为的女科学家和女学者并不一定崇拜花枝招展的当红女明星;大山里的农民未必就向往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一个自由超脱的画家未必就愿意去竞选市长。各人有各人的乐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自己感到惬意的生活。以平常心看待这一切,就叫作“自得其乐”。

这就是禅的一个重要观点:“此地即天堂,此时即永恒”,“处处即道场”。

这就是禅的平常心。心静如水,不起波澜。你有了平常心,就能够“黄连树下弹琵琶,苦中作乐”。正像戏曲《天仙配》中所说:“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第五,无圣无凡。

禅宗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观。这就是“无圣无凡”的思想。什么是“无圣无凡”呢?就是不要把人故意地进行高低贵贱的区分,不要去推崇所谓神圣的人,不要贬低和轻视平凡的人。在学禅的人眼中,圣人、贤人、凡人、男人、女人都是人,都无法超越“人”这个概念的范围。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人人也都是凡人,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这就是“无圣无凡”。“无圣无凡”是禅学中的平等思想。

什么是“无圣”呢?

中国佛教自晋代以来,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这就是“沙门不敬王者。”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和尚、出家人没有必要敬畏当权的王侯,对王侯不要卑躬屈膝,阿谀奉承。

什么是“无凡”呢?

“无凡”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什么平凡和低贱。在禅家看来,没有高贵和低贱;平凡和神圣的区分。平凡就是高贵,低贱就是神圣。它们之间是既对立,又同一,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在生活中,凡人可以转变为伟人、圣人;圣人、伟人又有普通人的凡俗的一面。

禅宗六祖慧能的成名过程,充分说明了凡人即圣人,低贱的人是高贵的人这个道理。六祖慧能就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了。但是,他“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成了禅宗的第六代祖师。然而,恰恰是这个处于弱势地位的慧能成了禅宗的衣钵传人、禅学的圣人。

禅家认为,权力、富贵、卑贱、贫穷等,都是滚滚红尘的价值观。对于出家人而言,出家即无家。出家人把家庭、生死都置之度外,心中无拘无束。这是人生价值观念的转换。禅家面对权势,依然坦坦荡荡,绝不卑躬屈膝,绝不盛气凌人。

所谓“平常心” ,有禅僧用“空山无人迹,水流花自开”的诗句来说明这种心灵境界。就是随缘任运、自然而然、处逆如顺、处顺如逆的人生态度。富了不摆阔;得意时不要忘形;贫穷不卑贱;困境不烦恼。随缘任运的例子:要认为眼前的困难是永远不会转变的;当你处于一顺百顺的境况中时,头脑中要有随时应对意外出现的困难的思想准备,这就是平常心。

如果拥有自由洒脱、随缘任运,顺其自然的心态,能够领悟到万物皆有佛性、自我的本性,天下万物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而生存而变化。所以,“山崩于前不变色,海啸于后不失声”,不为世间名利所扰,不为红尘争斗所烦;水流花开,顺其自然;凡事自然生起,就自然熄灭,所以,你能心如止水,不起波澜,随遇而安。

“平常心”的境界如何表现为人生态度呢?如何表现在行为中呢?

禅的精神要人们返璞归真,反观自性。希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禅的道理。所谓“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蕴藏在大千世界之中,体现在万物的生命之中。因此,禅要求人们以顺其自然、自然而然、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去对待生活,以平常心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所以,我们说:平常心是禅。持有平常心,就达到了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其实,禅的旷达和洒脱就在日常的行为中。

当你把几竿翠竹放置于室内的一角时;当你把一个小巧的盆景引进客厅时;你就充满了禅意禅趣。

当你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在郊外踏青的时候;当你凝视秋夜的空中,那皎洁的明月和满天繁星而感到宇宙和大地的寂静时,你就已沉浸在禅的意境之中了。此外,当你在劳作之余,独自在自家的场院里或阳台上悠闲品茶,眼睛漫无目的地扫视四周的景物时,实际上,你就已经进入了禅的境界了,已经具有了禅的意味,已品尝着禅的趣味了。禪不是离我们很远,禅就在你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开朗洒脱的心境之中。

正如禅诗所云:“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内吃苦茶。”(明·圆信禅师《天目山居》)

注释:

①慧能:《六祖坛经》,徐文明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②[宋]普济:《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参考文献:

[1]慧能.六祖坛经[M].徐文明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2][宋]普济.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日本]忽滑谷快夫.中国禅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01.

猜你喜欢

平常心禅宗
考前半个月:如何复习,怎样起居
灵 山
落叶禅
平常心心常平
平常心,心常平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给女儿的考前须知
平常心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