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20-09-10韩丽娜

体育时空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培养小学生

韩丽娜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3-123-02

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各个小学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已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使小学生保持较强的体魄,能够更好的学习其它学科知识。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以小学生兴趣作为教学出发点,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不断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早日实现体育新课程改革目标。

关键词  培养  小学生  体育  质量  体育精神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体育教学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能够使小学生保持强壮身体。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小学生兴趣为目的开展教学,充分激发小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体育教学注入新活力。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体育学习兴趣的意义,以及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具体对策,以期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兴趣,从而能够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兴趣能够使小学生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端正小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小学生合作意识以及竞技意识,使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保持“体育精神”,从而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除此之外,小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足够的兴趣,使小学生课余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热爱运动、喜欢运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一些体育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因此,小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助于使小学体育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从而可以看出,小学体育教师在體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符合现代化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能够早日完成体育教学要求。

二、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受应试教育影响,无论是对于学校而言,还是家庭来说,都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大多只用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学习的好坏,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体育课程变得无关紧要,特别是期末考试来临,体育课程往往被一些主课所替代,从而体育教学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学习体验课程的兴趣。

即便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如火朝天的开展着,可是教师教学理念的缺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些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使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常只是让学生先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做一些固定的训练项目,或者是自由活动,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但掌握不好体育相关内容,而且有时感觉在虚度光阴,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丰富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针对体育教学相比于其它学科来说,,体育教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开展教学。因此,一些学校在招聘教师时要求不够严格,其他课程的教师也有担任体育教师的现象,导致体育教师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及缺少教学经验,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兴趣培养的具体路径

(一)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情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与规矩学习,从而使小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负面情绪很大,不能够激发小学生主动性,只是以“服从命令”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不出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使小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心理,摈弃用规矩来教导小学生。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融入到一起,既要平易近人又要有威严,构建良好的师生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情况与掌握教学难点,对学生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时给予帮助。由于学生思维处于发散时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好奇、感兴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只有使学生对自己不害怕,具有一定亲切感,学生才愿意积极主动思考,提问,教师要紧扣学生兴趣定,创新教学方式,组织符合学生的训练内容,不断丰富小学体育课堂。

(二)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游戏性

小学生本性喜欢玩,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保护好小学生的本性,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热情。在体育教学中要增加趣味性与游戏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合作意识,培养耐心、坚强的思想品德。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多以游戏形式开展教学,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多开展竞赛活动,使小学体育课堂增添活跃气氛,学生热情高涨,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例如: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项目教学中,教师以小组方式进行接力比赛,给予最终取得胜利的小组一定的物质或精神鼓励。教师以这种方式开展教学,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团结精神,而且能够培养小学生兴趣,为小组荣誉而战,学生们信心百倍,主动参加到教学中,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激发学习学习兴趣,要让学生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制定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例如: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参与到游戏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并且在游戏环节,体育教师只需负责维护好课堂纪律,学生作为游戏的测评者,参与测评游戏结果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积极融入到教学中,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当裁判的机会,体会当裁判的激动、自豪心情,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四)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小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

针对小学体育教学而言,体育教师不能只注重开展实践教学,而忽视了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它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品质。以往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通常也只是对知识进行直接的传授,使教学无味、枯燥,缺少了体育教学应有的趣味性,从而无法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点,小学体育教师要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如:多媒体、互联网,为学生营造生动、真实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眼界。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制作训练方式等的课件,教师一边讲解一边为学生展示课件内容,从而学生由静态学习变为动态学习,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掌握与熟记训练技巧,为体育教师开展实践教学做好铺垫,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四、总结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培养学习兴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契合小学生发展特点。新时代的到来,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兴趣的必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更新体育教学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情;加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与游戏性;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小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从而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促进小学体育教育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小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47.

[2]李丽.兴趣,开启学生数学智慧之门——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40-141.

[3]李淑凤.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86.

[4]李宏娟.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4):80.

作者单位:  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培养小学生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