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体感觉训练在体育教学中预防错误动作的研究

2020-09-10银雪莉阳亚

体育时空 2020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效果

银雪莉 阳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3-107-03

摘  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错误动作的预防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的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学生正确动作技术的形成和防止错误动作的出现,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得出结论:本体感受的训练在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面非常有效。 在铅球技评测试中,实验组的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结果。 建议:在体育课中,加强学生的本体感觉训练和课后的本体感觉伸展,来帮助学生感觉正确的肌肉运动顺序,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运动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  本体感觉训练  体育教学  教学效果

一、前言

本体感受是人体对运动和位置的感知它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是人们对方向,空间位置和速度变化的感觉信息[1]。人们有意识做动作或承受压力时,肌肉、韧带和关节可根据接受到的信息,自发做出判断,产生相应的控制行为[2]。许多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更好的肌肉感觉,以完成详细而精确的动作它们基于良好的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功能强大且本体感受控制良好,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并整合动态定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体感觉训练在体育教学中预防错误动作。

河池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班的一班和三班,共6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根据相关关键词,查阅了中国知网、互联网、学校图书馆等相关资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匹配,并参考了相关书籍,为这项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通过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等方式,向相关专家学习体育课中的教学纠错问题和体育中本体感受训练的实施情况问题并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实施。

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处理实验得出的相关数据,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4.教学实验法

(1)实验对象

河池学院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男生班的1班和3班,共有60人作为本次教学经验的实验对象,其中1班30人作为对照组,3班30人作为实验组。

(2)实验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专业内容相同,在此基础上,实验小组的学生在课堂上增加了10分钟的本体感受训练和课后的有关本体感觉的拉伸。具体的培训计划是根据Evert Verhagen的平衡培训计划[3]。首先,通过改变肢体的位置来更改阻力矩来进行训练,例如屈膝,屈髋,屈膝,屈髋;其次通过改变支撑地板的大小来进行训练,例如两条腿站立,然后逐渐一条腿站立;再次,通过限制多种或一种反馈刺激来进行训练,例如在地板上张开和闭合眼睛并在平衡板上闭上眼睛;再次,通过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进行练习,例如用平衡板进行训练;最后,通过施加不可预测的外力进行训练,如在平衡盘进行双脚、单脚、(屈膝、屈髋、屈膝屈髋)抛球练习。Verhagen使用视觉干扰和本体感受干扰方法来通过锻炼来减少人们的姿势抖动,以保持他们的平衡。本文根据上述方法和原则选择几种训练方法在课堂上进行基础训练。

(3)实验控制

在教学过程中,两组学生人数,教师和练习负荷等均保持一致。在铅球课的最后一次考试课中由专业教师进行达标和技能测试,并且根据河池学院田径课铅球技术评定评分标准和田径课铅球达标评定评分标准进行测试评定。

(4)实验时间

每周2次课,4个学时,共16个学时,一共4周。

三、结果与分析

(一)铅球课体育教学中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分析

1.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概念含糊不清,身体姿势不正确,影响技术动作的质量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清楚地说明动作的概念,并说明完成運动的身体各部分的用力情况。不规则的动作路线将会形成错误迁移,这会妨碍正确运动的学习。同时,必须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动作的节奏和顺序,避免动作节奏的混乱导致各个环节的脱节,不能自然流畅的过渡。例如,在推铅球的过程中,学生能否通过一系列动作使获得的能量有效地作用在铅球上,并以最适合的出的角度推出,这主要取决于正确的最后用力方式。通过一系列练习,一些学生有力量,但他们并没有推远,应为他们混乱了推铅球的力量顺序并颠倒了最后用力的顺序传递,从而导致投掷效果不理想。

2.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导致完成动作质量差

不同大学生的体育基础具有差异性,有不同的身体素质。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强,学习速度比较快,错误动作很少出现;一些学生的基础素质不是很好,错误动作出现的多。基础素质差的学生即使有正确动作概念,也总是会表现出不良的动作和成绩。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身体素质比较差和四肢不协调。

(二)实验组和对照组铅球达标成绩和技术评定成绩的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铅球达标的平均成绩是 10.02米,标准差是0.72米,对照组的铅球达标平均成绩是9.36米,标准差是0.63米,技评成绩的|t|检验是15.76,由于|t|>t0.05/2,所以拒绝H0,可以认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铅球技评平均成绩是 85.7分,标准差是 2.79分,对照组的铅球技评平均成绩是80.97分,标准差是4.07分,达标成绩|t|检验是3.89,由于|t|>t0.05/2,所以拒绝H0,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达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体感觉训练相关内容的加入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其中对技术评定成绩的影响更大。

(三)本体感觉训练在预防錯误动作中的效果分析

从教学实验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学生达到的标准和技术的测试水平低于实验组的学生。因此,单纯的采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知道一旦出现技术动作错误,就很难纠正。在传统教学中,错误动作预防和纠正的使用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一定要以预防错误动作为主,纠正为辅,并且必须提前采用预防的措施,同时在纠正错误动作的期间,要运用各种练习,强化技能的形成,从而预防各种错误动作的产生[4]。其次,在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时候,有必要针对错误的原因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完成动作的要素。再次,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并认真备课。在上课之前,教师应仔细分析技术教学动作。最后,教师在纠正错误时要运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耐心细致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并给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和指导,使学生可以自信主动地纠正错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增加本体感受训练和在课后增加本体感受性的拉伸,使学生的本体感受得到最好的改善,并且他们可以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动作完成的速度和节奏。在通过技术动作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的神经过程现在处于泛化和分化阶段,而内部抑制过程并没有真正建立,此时做出来的技术动作比较粗糙,出错率相对较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通过增加本体感受练习的内容来帮助学生预防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在技​​术动作的改进和巩固阶段,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并进入相对巩固的自动化阶段,此时分解动作被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动态的定型观念[1]。

(四)本体感觉训练在体育教学中预防错误的价值体现

本体感受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平衡能力控制和动觉方位的辨别[5]。参与锻炼的肌肉与控制锻炼中的平衡能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出色的运动能力,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身体素质,还需要强大的控制身体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本体感受的敏感性的增加,这就对本体感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与配合,稳定性和协调性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某些肌肉近端固定的运动中,例如在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最终用力的过程,由于本体感受参与了身体的不同部位,因此可以建立稳定的力量和平衡。本体感受可以帮助提高动作技术的能力,而改善动作技术也可以帮助神经和肌肉发育。本体感受在许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并不直接参与活动,而是通过控制关节和肌肉来完成的,保持身体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的目标,为了帮助进行更精确的动作,完成动作后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调整和恢复[6]。本体感受是运动技能训练的基础,它在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体的表现反过来会影响人体的平衡和协调,平衡能力控制和动觉方位的辨别,并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结束语

本体感受的训练在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面都非常重要。在体育课中,加强学生的本体感觉训练和课后的本体感觉伸展,来帮助学生感觉正确的肌肉运动顺序,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从而更好地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章琴.视觉和本体感觉对人体静态平衡稳定性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5.

[3]林甲换.本体感觉训练对篮球运动员投篮技能定型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

[4]付宝鹏.诱导式教学法在标枪技术课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

[5]何建伟.本体感觉性神经肌肉易化技术训练原则与方法[J].体育科学研究,2014.

[6] 王资. 14周本体感觉训练对乒乓球专项技术训练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教学效果
用信息技术增强初中篮球教学效果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