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短跑运动员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

2020-09-10陈春庆

体育时空 2020年6期
关键词:运动员

陈春庆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3-073-02

摘  要  稳定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田径短跑运动员在竞赛中保持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决定着田径短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田径短跑是一项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力量及爆发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同时也非常考验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心理素质。运动员田径短跑训练中,力量素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科学的力量素质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员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建立稳定的心态,从而提升运动员在田径短跑项目中的优势,提高田径短跑项目的训练水平。本文通过探讨田径短跑运动员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田径短跑  运动员  力量素质训练

运动员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栋梁和未来,运动员在体育项目中的表现直接决定我国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近年来,我国各项运动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体育项目的全面性、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断得以延伸。其中,田径短跑项目是广受关注和青睐体育项目,在田径短跑项目当中,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耐力、瞬间爆发力等的训练情况直接影响着该项体育项目的训练水平和临场表现。因此,要提升运动员田径短跑项目的整体实力,需要从日常的力量素质训练入手,以科学的训练计划全面提升运动员的力量水平,从而为田径短跑项目的开展提供支撑。

一、田径短跑運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田径短跑项目是一项对运动员耐力、爆发力及运动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短跑项目要求运动员在起步的瞬间就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并且快速冲刺保持稳定的爆发力。针对田径短跑项目而言,力量素质训练必须基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科学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的设计。目前,有很多教练在田径短跑力量素质训练中忽略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爆发力、耐力及运动强度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的关注,在田径短跑训练中采取统一的训练方法,甚至是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忽略了田径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影响了运动员在此项目中的优势发挥,甚至由于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不合理造成了运动员的身体损伤。因此,在运动员田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中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发育水平为基础,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训练方案,从而提升力量训练的有效性。

(二)系统性原则

田径短跑项目是一项对运动员体能与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田径短跑力量素质训练是一个涉及多种训练内容的系统性训练体系。田径短跑专项力量训练要对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进行训练,确保其满足田径短跑竞赛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对运动员的整体协调性、爆发力、速度进行训练。田径短跑项目力量素质训练的内容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合理全面的规划,并根据运动周期进行合理安排。因此,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应当注重训练体系设计的系统性。

(三)阶段性原则

随着运动员身体发育和训练情况的不同,针对田径短跑力量素质训练的强度、重点和训练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力量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形成的,并且不同的运动员在同等的起点和训练强度当中很会表现出不同的训练状态和成果。基于此,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必须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情况、身体素质和训练情况逐渐提升强度和难度,确保在运动员身体的正常负荷范围内进行科学的训练,并且要兼顾不同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针对性的设计训练方案[1]。因此,田径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应当遵循阶段性的原则,循序渐进提升训练强度与难度,从而保障力量素质训练的有效性。

(四)全面性原则

田径短跑项目的技术性较强,且难度较高,对运动员的体能、技术、身体协调性、爆发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且需要在比赛中确保运动员身体的各处肌肉的力量都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并进行良好的协调。因此,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应当遵循全面性的原则,在训练设计上应保障运动员身体的各个肌肉群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提升运动员身体的协调能力,提升力量训练的有效性。

二、田径短跑运动员体能素质训练的方法

(一)开展趣味性的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枯燥且比较漫长的过程,对运动员的体力、耐力、爆发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并且在枯燥、重复且繁重的训练任务中,运动员很容易出现情绪的反复和状态的变化,甚至出现逃避训练、抵触训练的情绪,或是出现成绩倒退、身体疲劳、体能下降的问题,给训练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如果能够通过有效手段提升田径短跑力量素质训练的趣味性,通过多样性的方式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就能够很好的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力量素质训练的预期目标[2]。因此,在田径短跑运动员体能素质训练当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如游戏类、竞技类的训练项目,借助充满趣味性的训练形式激发运动员的好胜心态,刺激运动员对于胜利和速度的渴望,从而提升力量素质训练的效果,避免运动员情绪及体能问题的困扰。

(二)提升运动员克服自身及外界训练压力的能力

田径短跑竞赛是一项难度较高,对体能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由于短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全身力量,快速到达良好状态,并借助爆发力和冲刺力不断提升短跑速度,因此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常常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容易由于成绩的变化而产生一些训练当中的情绪。很多时候田径短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是与运动员来自自身与外界的压力有关的。因此,在开展田径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以激励、疏导等多种方式,提升运动员克服训练压力的能力,帮助运动员从容应对力量素质训练,保持稳定的心态,并正确的看待训练中可能出现的成绩反复等问题,从而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力量素质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三)利用各类器械进行负重练习

负重练习是田径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中常见的训练方式,负重练习能够有效锻炼运动员肌肉的能力,并提升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协调能力,如杠铃、哑铃或其他器械练习,在力量训练中是非常常见的,但在进行負重练习时,需要确保运动员训练姿势的规范化及运动员的承受能力,避免因过度负荷或姿势不良给运动员造成身体损伤;同时,在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科学的训练方式训练运动员的负重能力,增加田径短跑时的阻力;另外,测功仪也是进行专项负重训练的方式,通过测功仪的运用可以改善运动员动作结构,提高耐力,并确保训练过程更为科学和安全。

(四)端正动机,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目标

在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的比赛动机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心态及表现。如果一个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始终不忘初心,对体育抱持着极高的热忱与敬畏之心,那么这种端正的动机和态度会引导运动员在训练中排除干扰、一往无前;反之,如果一个运动员将体育竞赛看做是自己获得名气、关注、金钱和地位的工具和手段,那么这种动机必然会导致运动员在训练当中心态的浮躁和不稳定,造成运动员过分关注训练成绩和结果,甚至为了取胜不择手段,既违背了体育精神,也影响了个人的成绩与运动生涯。因此田径短跑教练应注重为运动员端正心态,强化体育精神对田径短跑运动的引导作用,端正态度,铭记运动员的使命与责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田径短跑训练,坚定目标,不轻易受外界评价和周围人的干扰,对于训练成绩保持平常心,以稳定心态面对日常训练[3];同时,注重明确清晰的训练目标对运动员的引导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观察测评每一位运动员在训练中的状态与优劣势,制定合理的训练及竞赛目标,并不断强化训练目标的指导作用,激励运动员向着目标不断冲刺,从而实现个人能力与成绩的不断突破。

三、结语

田径短跑运动员体能素质训练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性、系统性、阶段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体能、爆发力、心态、成绩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规划,注重提升体能素质训练的趣味性,关注运动员在体能素质训练中的心态和动机,树立这正确的训练目标,从而有效提升力量素质训练的有效性,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促进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启轮.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短跑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影响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72+169.

[2]陈磊坡,段庆真.田径短跑运动员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9):71+73.

[3]王雅娟.刍议田径短跑运动员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55+57.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运动员
运动员爱吃香蕉,你适合吃吗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你好,运动员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少了几号运动员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