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民办高校书法教育的对策

2020-09-10赵元苍邵子枫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通识教育民办高校

赵元苍 邵子枫

【摘 要】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不断申报书法学本科专业,促进了书法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始终在完善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民办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日渐兴盛。根据目前的相关报告显示,申报书法学专业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在少数。将民办高等院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民办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以推进书法学专业的长足发展,弥补民办院校书法专业体系构建之不足。

【关键词】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专业定位;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9-0033-03

【作者简介】1.赵元苍,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书法教师,讲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邵子枫,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书法教师,助教,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高等书法教育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推广普及方面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构建适应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如何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相应贡献?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书法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现有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书法教育大有可为。

(一)发展机遇良好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确定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过开展艺术素质的评测工作,推动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中涵盖学科包含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相关学科,并要求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高等院校本科书法学的不断新设也证明了当前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这为民办高校发展书法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办学特色明显

民办高校在办学中更加注重特色,以期在后发的办学中脱颖而出,如西安外事学院在办学中彰显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德育教育三大特色,倡导“发展个性,注重养成”。正蒙书院创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特色艺术教育之先,集书法、古琴、茶艺为一体,教学环境优雅,教学特色鲜明,“学院+书院”的办学模式也为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书法学专业建设滞后,与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不相适应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西安文理学院、大理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获批书法学本科专业。目前,全国已有128所高等院校开设书法本科专业,但民办大学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18所,占开设书法专业院校的14%,开设书法硕士点的民办高校为零,这与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学科建设极不协调。

(二)课程设置不足,普及性书法教育氛围尚未形成

民办高校书法普及性素质教育的范围有公共课、公选课以及艺术类的必修课,目前在普及性书法教育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一是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主要着重于本校专业的发展;二是一些没有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在其他专业开设了书法选修课,但仅限于汉语言文学等少数人文类专业,因此,尚未形成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

(三)教学力量欠缺,影响了书法教育的开展

民办高校书法教师队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数量不足,特别是书法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极为欠缺;二是课程设置门类较少,技法类课程较多,《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以及书法专题性课程较少,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民办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

三、构建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学科建设,发挥书法学专业的引领作用

民办高校在书法学科建设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书法学专业,发挥书法学专业在民办高校书法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专业建设的集群效应,以专业聚集人才,以专业带动科研,进而带动全校书法教育的开展。

(二)把书法融入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何普及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是目前最大的难题。笔者结合西安外事学院书法实践,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开设书法系列课程,如西安外事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书法欣赏》《中国书法史》等网络课程,同时,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线下辅导。在人文艺术类专业中,开设书法必修课与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对书法课程的学习需求。

2.把书法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西安外事学院注重书法学科的建设及完善,在现有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均开设书法必修课。尤其在小学教育专业加大书法教学力度,增加教学课时,把书法作为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丰富专业内涵,增加课程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西安外事学院注重书法特色课程建设,注重课程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参照书法学科特点开设篆、隶、楷、行、草,《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等书法专业课程,同时开设茶艺、围棋等课程,丰富了专业内涵,为书法学专业之外的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把书法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着眼于高等书法教育的普及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目前为止已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课程。通识教育的核心是继承“自由”和“人文”的传统,通识教育的改革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新时代對“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根本要求,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以文化人,方能致远”,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依托。因此,把书法课程列入通识教育,推动全校的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切实可行的。

西安外事学院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学校大力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强化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以“诗”“礼”“乐”篇章的通识课程为体系:“兴于诗”——诗歌创作、“立于礼”——书法绘画、“成于乐”——古琴文化。在“立于礼”中,开展书法笔会和书法社团活动,开展“书法大讲堂”,邀请西安及全国著名专家教授不定期举办系列讲座,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法与创作能力。

(四)科学定位书法学科方向,与公办高校协同发展、错位发展

公办高校在书法学专业建设上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许多高校在培养本科人才的同时,还开展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教育,这些是民办高校所不及的。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借助公办高校的办学经验,奋起直追,走联合协同发展之路。如西安外事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联合,在师资、教学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公办高校的大力支持。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生源层次差异较大,因此,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发展自身优势,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必要的文化理论修养必须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好,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重点应该在应用型、书法实践技法上下功夫。

(五)发挥区域书法文化优势,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

发挥区域书法文化优势,充分利用当地书法文化资源,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开展书法研究、书画活动。如西安外事学院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联合省市书法家协会举办了“笔韵墨情”书画展。

西安外事学院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成立西安外事学院碑林书法院,以及西安外事学院金石研究所,在碑林博物馆建立西安外事学院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各高校来西安碑林实地考察时,可以开展书法相关的学术互动与交流,为本校书法教育打开了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的建立,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办高校需要积极发展书法学专业学科建设,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引领书法教育的发展。发挥区域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合力,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的书法教育体系,在发挥书法专业优势的同时,着力书法的普及性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通识教育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