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书法:从写好一条中锋线开始

2020-09-10苑永辉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锋生活实践

【摘要】在小学书法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中锋用笔的观察方法、思考方式等学习方法,对学习书法的起好步尤为重要。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深入生活实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书法学习理念的关键。传统是当下学习的参考,中锋的线条体现了中国书法文化精神的深藏与含蓄,学生可由此打开书法之门,领略中国书法传统的深厚内涵。

【关键词】中锋;书法学习方法;生活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5-0043-04

【作者简介】苑永辉,江苏省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小学(江苏徐州,221002)校长,一级教师,徐州市泉山区学科带头人。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书法之初,写具体的字之前,最先接触的概念就应是“中锋”,这应该是书法入门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线条讲究质感,“中锋”是古人对书法线条质感体现的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清代笪重光在《书筏》中写道:“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白蕉先生说:“用笔讲用中锋,是书学的宪法,是用笔的根本大法。”战国、秦代的篆书,如《石鼓文》、李斯的篆书《峄山刻石》(图1),都是绝对的中锋,笔笔圆润有厚度。王羲之告诉儿子王献之要“穷研篆籀,工省而易成”,把篆书研究的到位了,是写好字最省事的办法。王右军为什么这么着重强调要从篆隶开始学起呢?古代的宗师授予的法门为何以篆隶为本呢?多层次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强调中锋用笔作为学习书法基本功的重要性。我们能在练习篆书时,学会如何写出圆实的线条,写出曲线婉转、通畅圆实的中锋线,训练基本的点画质量,让手上赋予稳定的线条表现力,这是旅程的起点,是大厦的基石。写好一笔稳健、圆通且饱满的立体中锋线条,是初习者进入这个领域的必经法门。

首先,在书法课上带领学生了解毛笔笔锋的构造很有必要。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的特征除了柔软之外,还有“笔以毫端排齐,及圆聚成笔,尖锐为锋,顾笔言锋也”的特点,毛笔的笔毫呈圆柱形,切齐的笔根一端放进圆而空心的竹竿。笔心在笔毫最中心的位置,也称为主毫;围绕在笔心周围的是副毫,可以将笔心比作是骨,副毫比作是肉。除欣赏笔毫的图片和直接观察外,也可以带着学生去制笔工坊参观。熟悉手上的工具,是用好的前提。

中锋是当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毫在纸上跪行,笔尖在笔画的正中间,笔尖对着毛笔运行的反方向,是以主毫为主导行进的笔画(如图2)。当然,我们是无法看到笔毫的主毫在笔画中间运行,直观地看,我们只能看到副毫、笔尖保持在线条的中线上,真正能够达成中锋是靠手感的,不能太纠结于眼睛所看到的笔毫来判断。毛笔在运行时,笔锋弯曲的方向就是前进的方向,当笔心弯曲时,只能向弯曲的方向前进,这时笔锋才是顺的。中线是行笔的路线,写每个笔画前都要先看行笔的路线,运笔时注意转折处调整笔心,笔在点画中移动,进入下一个行笔路线,就像开汽车要旋转方向盘的道理一样,要及时地顺着行驶路线调整方向。

笔心弯曲的程度在行笔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提按动作产生了笔画的粗细轻重,提按练习在掌握了中锋练习之后进行是很有必要的。保持中锋运行状态,在行进过程中,笔尖到笔肚逐渐贴合纸面是按(也就是铺毫),接着笔肚到笔尖逐渐离开纸面是提(也就是敛锋),提起、按下都必须是逐渐的,线条轻重变化过渡均匀,提和按连续反复,提按动作随时随处相结合,顺着时间延续,在空间里留下笔痕。直线(如图3)、菱形线(如图4)、波浪线(如图5)的练习,是帮助学生学习中锋线很好的三种线型,教师多做示范,鼓励学生大量练习,对中锋的手感、方向调整和提按动作的理解都很有帮助,以此训练可提高手的敏感度。

中锋线的学习在书法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引导的观察方法、思考方式等学习方法的建立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多角度地激發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需要运用亲自示范、语言讲解、图像欣赏、深入生活实践等多样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书法不是一种技术,它是一套系统,像太极、武术一样有一整套的训练方法,更多的是去感受师生之间的相会、我们与古人的相会。传统是一种参考,需要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寻找、发现和实践。

1.在玩耍中寻找: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这句话是东汉蔡邕《九势》中提到的一句话,若要笔画通体圆满,就要在写字行笔时,时时刻刻地将笔锋运用在一点一画之中。这句话里的“常”,是“经常”的意思,说的是毛笔的笔锋在书写时,我们应当在行笔过程中经常地调整,令笔心常在点画的中心行走,中锋是立体的,是有厚度的,像一棵大树,有圆实的质感,笔画本身的圆实的质感,是通过书写者在对笔的较好的把控力的基础上来体现的。传统的民间活动滚铁环游戏(如图6),在推动铁环前进的过程中,凭借手感和推动的感觉,微妙地调整,对手感、稳定性、掌握平衡的能力都有极好的锻炼。另外,骑自行车的经验也是同样的道理,初学自行车的人,往往车把摆动最厉害,通过练习,身体控制车身,车把带动车轮,微微摆动,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车头可以在左右的轻微摆动中去求得平稳。将铁环和车轮蘸满墨汁,滚动时可以一路留下墨迹,这样的一条墨迹就是一条圆实的中锋线,中间的墨迹最深最厚,具有中锋的立体感和圆实的质感。通过这两种运动来启发和感悟书法的中锋线,在生活中多多思考和发现,调动起身体的感觉,将学习书法的思考与生活的点滴主动关联,书写时保持气力贯通,适时调整,用心感受,做到心手合一。美好的体验是一种能力,要足够努力才能享受到。

2.讲经典故事,观察大自然:入木三分,不可轻浮。

屋漏痕出自颜真卿与怀素的对话。颜真卿向怀素请教用笔,怀素说:我观察夏天的云形态丰富,姿态各异,常常思考如何运用在书法上,看到夏云最神奇的地方就仿佛飞鸟冲出树林,蛇受惊钻入草丛……即便是看到墙壁裂缝,都很自然风趣,正仿佛那雨水自上蜿蜒而下,留下的痕迹。颜真卿听后,接了一句,你说的这些,比起屋漏痕来,如何呢?怀素听了激动地站起来,握着颜真卿的手说,我又得了一奥妙。让颜真卿有所领悟的“屋漏痕”(如图7),指的是墙垣上因常年渗漏雨水所留下的痕迹。屋漏,古时的墙体是砖垒的,不够平整,雨水顺墙下流,必将顺凹凸不平的墙面蜿蜒下注,形成极为顿挫有力的痕迹,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笔锋从纸上行过的时候,如中间流水的痕迹,同屋漏痕形成过程十分一致。有意识地将这种感觉带入中锋线的练习中,达到中锋用笔所求的沉实凝涩,圆融厚重,墨痕饱满浑厚,有立体感。

教师在给学生讲完故事后,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屋漏痕的概念,我们更应该学习怀素体悟大自然的能力,一花一草、天地万物,只要我们用心留意,一定能够获益颇多。大自然中能给我们中锋体验的事物还有很多,比如在大海边的沙滩上写字画画的经历我们都有,在平平的沙面上留下痕迹,要用竹竿深入沙里一些,才能看出清晰的线条,入木三分的力度。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在《论书》中的两个譬喻正与之契合:“用笔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使其锋藏,书乃沉着,常欲透过纸背。”如“印印泥”“锥画沙”般写下的每一笔,都是有力度、有厚度的。

古人在观察钗这种发饰时对中锋线还有更深入地领悟,南宋姜虁在《续书谱》中提道:“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他用折钗股来譬喻中锋和中锋转折、圆转,形容当行笔遇到圆转弯折时,依然要如金属的弯折处,饱有圆曲弹性,遒劲有力(如图8)。

自古以来,书法家的每一个灵感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是长期坚持不懈地积累,念念不忘地追求,加上长久地沉浸和思索,拥有触类旁通的通感,才能够在某一個瞬间,得到这些闪光的启示。黄庭坚的笔画质感舒展苍劲,他草书的成熟得益于其书外功的参悟,以意使笔,全在心悟。有记载道“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他看船夫摆动双臂荡桨,长长的船桨撑开荡开,缓慢却也重如千钧,借着水中那种不可见的力量缓缓前行,得以顿悟。今天我们所继承的技法正是因古人不同的经历和理解所沉淀下来的,传授的技法是学习的参考,要引导学生努力找到自己的理解方式,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主动地将接收进来的信息,溶入自身的体悟。

绘画领域里,线条大都是为造型而服务的,价值体现也依附于造型是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形体;中国书法的线条终极目标是用来抒情的,从笔画线条中是能看得见性情的,线条拥有性灵之美。赵孟頫说过:“结字因时相沿,用笔千古不易。”在古人的眼里心里,笔软则奇怪生,一笔落下,便可有万千世界的精彩。线条的强度、立体、节奏、感情内涵,如果只用笔笔中锋来表现,是无法塑造出万千变化的线条的。虞世南的笔画平展舒坦;王宠的笔画趣味古意;汉简的字笔笔有变化、夸张有故事性;颜真卿的笔画厚重磅礴。教师可挑选经典碑帖中简单的字,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不”字(如图9),在鉴赏具体笔画中带领学生欣赏不同的笔法书写出来的不同线条,拓展学生对线条的认识,以中锋为重,中侧锋交替,层次丰富,赋予内涵。

在中国的书法领域,特别在当今,当书法没有实际的需求时,更多的是对于心灵层面的、注意力、心力和审美品鉴能力的锻炼。中锋的线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藏与含蓄,一笔中能看到古树枯藤、巨浪奔腾、千里阵云……与世间万物映照,千笔万笔最后都是一笔而生。

写好中锋线,打开学习书法的大门,揣摩、追寻、体验、品察种种世界万般镜相便由此开始。

猜你喜欢

中锋生活实践
期待并善待学生学习中的“不安分”
数学课堂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
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rogressive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