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价值工程在PPP项目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20-09-10郜占红

价值工程 2020年25期
关键词:价值工程PPP模式造价管理

郜占红

摘要:本文结合价值工程理论和PPP项目工程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将价值工程应用于PPP项目造价管理中,以提高工程项目价值,节约资源成本,更好地进行PPP项目实施。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 engineering and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PPP pro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PPP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ject value, save resource cost and better implement PPP project.

关键词:价值工程;PPP模式;造价管理

Key words: value engineering;PPP mode;cos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25-0001-03

0  引言

我国日益增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但其公益性强,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建设初期投资较大,单靠政府财政支撑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建设需求,PPP模式由此被引入[1]。PPP模式融合了政府部门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政府可以直接利用社会资本的技术和管理为公共事业服务,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平衡地方政府债务,可以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到更加亟需的地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

我国PPP模式的应用仍处于雏形阶段,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都在摸索中前进,如何恰当地配置政府与企业两者在工程项目中的控制权,如何更好地控制PPP项目建造阶段的造价,是PPP项目得以成功推进的关键。价值工程通过对功能和成本两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功能分析为核心,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所要求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项目价值,同时,也能够在满足公共基础设施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利用政府和私人企业双方资源,降低造价成本,达到功能和成本要素的综合平衡。因此,有必要将价值工程理论应用在PPP项目造价管理中。

1  PPP项目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营方式,是一种项目合作模式,在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各方优势,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独自承担项目更为有利的结果。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项目确认、可行性研究、招投标、建设运营、移交的全部建设过程,过程中相互协调、共同决策。政府与私营投资财团达成特许权协议,建筑经营企业向投资财团提交意向担保等,从而使政府和企业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增加项目基金数量,且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政府压力。

PPP模式运作思路如图1所示。

PPP模式使政府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管者的角色,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加快项目的施工步伐,推进项目前期决策、过程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进度,与政府部门协调沟通,将两者的管理理念和施工经验进行结合,从而为项目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2]。同时,PPP项目中政府和企业并非简单地分享利润,仍需要控制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双方共享PPP社会成果,使私人部门、民营企业或机构取得长期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企业获益的前提条件是项目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及获取政府批准,这样才有助于项目的造价管理,才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同时降低项目的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

2  价值工程

價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功能分析和评价,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寻求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并且实现产品所需功能,通过持续创新的优化方案,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而不降低产品服务质量的目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通过优化方案降低成本,实现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价值。

价值工程由价值、功能、寿命周期成本三个基本要素组成[3],其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为:

价值(V)=功能(F)/成本(C)

式中:V表示价值系数;F表示功能系数;C表示成本系数。

由此可得出提高产品价值的5种方法:成本不变,提高功能;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提高功能,降低成本;成本略增,功能大增;功能略降,成本大降。

价值工程的全过程,即是经济技术决策的过程,主要包括六个基本流程:对象选择、信息收集、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评价优选。

①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利用百分比法、重点选择法、生命周期法等方法将成本占比比较大、单位成本比较高的对象作为价值工程的选择对象。②收集相关信息:采集信息应全面、准确、有效,才能充分了解和掌握项目所需的主要功能,才能够对价值工程的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而对各个方案进行对比优化,进而得到最优方案。③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功能的基本内容是功能分析,包括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和功能计量。根据每个功能的特性,调整功能比重,从而更加合理地构建功能结构,保证必要功能、剔除过剩功能、补足不足功能的后续活动,为功能评价提供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依据。④功能评价:利用经验估算法、实际调查法、理论价值标准法、功能评价系数法对功能价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确定价值工程活动的重点和顺序,确定功能成本的价值系数。⑤方案创新:根据价值系数,提出方案改进设想,创造新的方案,对问题对象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价值工程对象的价值。⑥评价方案优选:对于方案创新阶段提出的改进设想进行对比分析,从技术层面、成本层面、社会效应层面等方面进行方案评价,最终得出最优方案。

3  PPP项目造价管理中价值工程理论的应用

PPP项目的造价控制影响因素众多,这些因素源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方面,PPP模式实际操作中往往注重投资决策,缺乏对其全生命周期的项目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其中绩效评价问题尤为突出。价值工程能够以创新有效的方法,通过节约寿命周期成本,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制造工艺等方面,协调各参与方之间的配合联系,完善项目的主要功能,最终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功能,达到资源高效利用的目的。

在前期决策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可利用资源较为有限,政府部门和企业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投资的整体价值至关重要。应用价值工程选择合适的评价对象,通过对前期阶段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对项目功能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每个功能所对应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对前期决策阶段和可研阶段的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对功能和成本的平衡考量,最终达到以最低成本达到必要功能的目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应用价值工程已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需考虑建筑建造成本与寿命周期内维修费用的合理分配,对众多价值因素进行分析,如环境、成本、技术、安全等因素,对其对应的成本进行分析,就会避免仅仅以专业角度或者仅以合同为基础,局限地考虑项目情况,从而利用价值理论综合考虑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协调统一,最终取得价值最优。设计过程中难免会考虑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并不是简单地降低成本,而是结合实际情况,基于功能、成本两个因素的动态原理分析,通过对给定的设计方案进行造价分析,如果设计投资大于限额,需将目标限额按照功能系数分解得到功能成本,从而得到预定功能和实际成本的相关性,然后求出价值系数。对价值系数对应的各个功能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对其进行定量化处理,将造价控制在目标成本中,从而分配建筑工程各部位及各专业的造价限额。

在招投标阶段,PPP项目融资模式较为特殊[4],政府和企业共同注入资金,基于价值工程的基本理论,将其应用在评标体系中去,使之有效地将技术标评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量化经济标评审和技术标评审,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计算出综合价值评价系数,并对其进行排序,最终确定竞争力较强的投标方案。

在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好各种变更、减少索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PPP项目在本阶段引起的技术风险较大。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将施工方案中有优化空间的因素进行功能评价,并对其成本进行分析,按照价值功能原理,最终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从而减少产品消耗,从而节约投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进度、工作量、劳动量投入、资金投入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价值指数,从而得到影响项目造价的关键功能,然后进行多方案设计,对其进行方案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人力物力进行合理分配,从而实现以最低成本达到既定功能的目的。

在后期運营阶段,PPP项目工程建造费用会逐步地通过维护、运行阶段的管理费用逐步收回,后期运营风险也较大,很多PPP项目由于市场需求有限[5],运营经验缺乏,很难将项目投资建造成本收回。在此情况下,急需利用现有价值工程理论对项目进行功能评价分析,从而选择有利于项目后期造价管理的运行方案,避免或减少现有资本较少得到运营,以及减少后期的维修运行管理费用。

4  结论

PPP项目在国内是一种新生工程模式,我国政府和民营机构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PPP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有限,当前关于PPP项目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因此难以控制项目造价。价值工程理论能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得以利用并对造价进行合理控制,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方案进行甄选,从而选出最为合理的功能系数最高的方案,为项目造价管理控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利用价值工程理论能够有效地降低造价管理的难度。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强劲需求,价值工程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优势并被应用到更大的领域中。

参考文献:

[1]许强.PPP项目风险因素分析与分担决策[D].南京大学,2013.

[2]王秀芹,梁学光,毛伟才.公司伙伴关系PPP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J].都市快轨交通,2010(3).

[3]张诗浪.浅谈应用价值工程控制工程造价[J].现代企业文化,2010.

[4]张华,张梅玲.基于公司合作(PPP)的保障房投融资创新研究[J].财政研究,2012(4).

[5]马君.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前景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3).

猜你喜欢

价值工程PPP模式造价管理
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浅谈工程设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问题及建议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索赔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