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探讨

2020-09-09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酰胺细菌性阿奇

276614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甲子山医院药剂科,山东临沂

近年来,细菌性肺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小儿健康。该病的治疗效果因医疗水平的进步而获得提升[1]。但由于发病群体的特殊性,有效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能获得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2]。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关注焦点。本研究中,分析探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细菌性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1±1.2)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2.3±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仅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患儿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按体重20~80 mg/(kg·d),1次/d,注射用美洛西林钠,按体重0.1~0.2 g/(kg·d),6~8 h 1 次。按照7 d 为1 个疗程进 行治疗。②观察组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阿奇霉素,10 mg/(kg·次),1 次/d 治疗。静脉注射阿奇霉素,一般连用2~3 d 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剂,7~10 d 为1 个疗程,也可根据患儿病情酌情处理。观察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观察标准:对两组患儿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并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均有明显变化,无异常情况。③无效:治疗后病情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小儿细菌性肺炎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此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影响了小儿健康。

目前,在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中最常运用的治疗方式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并获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发病群体的特殊性及疾病的复杂性,有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点,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受到了诸多的关注。阿奇霉素属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菌效果良好[3]。有效治疗过程中能对患儿机体细胞核糖体进行刺激,对呼吸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避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显示,利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利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酰胺细菌性阿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阿奇,出发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新型荧光检测物》图版
FeCl3 Catalyzed Carbon-Carbon Bond Formation by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of Hydroxy Groups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