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以组织行为学为例

2020-09-09

科技传播 2020年15期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传统

于 赟

国家近几年来相继密集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文件和举措,说明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1]。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了第一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年9月,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加快“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2]。最近的2018年到2019年又更加密集地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3]。

1 郑州西亚斯学院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系统、信息、控制三者结合的新式教育理念,将由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等必要元素构成的整体教学系统连接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师、学生、知识媒体这三者之间的交流和结合。

郑州西亚斯学院自2011年开始推广使用Sakai(中文译为思开)网络教学平台,随后几年,我校的师生平均每年按照20%的增速扩张,截止2017年,院方要求全部师生熟练使用Sakai平台的基础功能,在此基础上,又开始推广使用泛雅教育平台,至今西亚斯全部师生都已经全部掌握了这两个网络平台的基本功能。笔者自2012年开始主讲组织行为学,从2016年全部使用Sakai网络平台,2017年又全部切换应用泛雅教育平台,实践信息化课堂;另外,笔者连续参加了四届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且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从笔者现实走访、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普及使用了超星泛雅平台、超星手机客户端学习通以及深度融合了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课堂、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均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

2 组织行为学信息化教学的成效

组织行为学的线下讲授已经积累8年经验,线上资源建设也已经有3年的历程,笔者的信息化教学遵循以下流程(如图1和图2):从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细化平台选择、全面教学准备和开展教学实施五个方面做好线上教学工作。

图1 信息化教学设计流程

图2 信息化教学课堂设计

具体来看,组织行为学的信息化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突出:

1)电子考勤有效提升了课堂管理效率和效果。电子考勤包括手势签到、二维码签到和位置签到以及普通签到。跟传统签到方式相比,电子考勤不但更高效,而且更准确。据笔者调查,对一个70人的班级,传统考勤需要5分钟时间,而电子考勤仅仅50秒全部完成,而且可以有效防止代替签到的现象。

2)课堂互动方式多样,互动效果增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师生互动方式和生生互动方式。课堂测验、选人、抢到或者主题讨论随机进行,不但增强了课堂互动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检测学生们线上学习的记录和效果。

3)增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自媒体和应用软件进行适时、适地的学习,时间与进度均由学生自己掌握,学生具有极高的学习自由度,实现了高校课堂教学由“老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换。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们作业的开展提供了多种表现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设计制作小视频、小动画或者采集照片集合等多种形式完成作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作业,不但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4)信息化考核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公平。学习通发布测验和作业,建立完善的作业库和测试题库,减轻老师们批改作业和批阅试卷的负担并避免人为误判,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考核的公平。同时同学们的作业、测试的完成时间、成绩、错误点都有完整的记录供查询。除此之外,信息化考核提升老师阅卷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思开教学平台、泛雅教学平台发布考试,计算机随机组卷分配给不同学生作答,由计算机统一阅卷和批改,这一过程有效规避了人为主观认知的误差和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考核的公平和效率。

3 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的方向

信息化教学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传承那么多年,必有其自身的优点,本文所探究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需要充分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再结合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研究。经过相关分析,传统教学的精神和精髓总结如下:

3.1 用“心”去备课

老师用“心”备课是传统教学的基础,只有用“心”备好课,才能更好地用“情”去讲授。用“心”一定是体现在日常,备课不是仅仅指上课前那一会儿时间,而是浸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平时的功夫积累,需要平时的观察、学习和分析。只有经过平时不断地积累、分析、思考才能把课程内容和日常实践密切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好课堂,才能举出大量新颖又贴近生活的活生生的实例,只有用“心”才有可能把课堂从枯燥中丰盈起来,生动起来。所以用“心”备课,用“情”上课实际上就可以概括为传统教学的精神和核心。

3.2 用“情”去讲授

传统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老师讲授,而且老师的讲授一定不能平淡无奇,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用饱含深情。表情需要深情,声音和声调需要深情,肢体动作需要深情,眼神更需要深情。用感情去感染同学,去丰富课堂,只要课堂上融入“情”的元素,课堂立马就活跃起来,生动起来。语言的选择上要注意使用幽默的语言,使用学生们热衷的“新”语言,以增强亲切感,拉近跟同学们的距离。声音要抑扬顿挫、有节凑感,注意使用高声和长声去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当然课堂举例,也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实例,用这样的“深情”把同学们吸引到课堂上,让同学们的注意力专注到老师身上。

3.3 情境代入式演绎

以上是传统教学当中的精华所在,那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这些传统教学的精髓得以全面发挥,才是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把传统教学的精髓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融入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手段,寻求更好地方式传承教学精华和核心,把二者有效融合,用以改革现代课堂教学。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效果,综合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降低了课程作业批改、考试试卷批改的错误率,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考核的公平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地便捷和高效,质量也得以提升。

4 结语

笔者自入职以来,主讲组织行为学的已有八年时间,探索信息化教学已经有六年,从最开始四年时间使用Sakai(思开教学平台),到后来最近3年开始使用泛雅教育学习平台,到现今的全部课堂覆盖超星学习通手机客户端。亲身经历了传统教学模式到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笔者所教授的全部课程,已经全面使用超星泛雅电脑网络教育平台、电脑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同时,为完成此课题的研究,笔者专门组建团队去走访、调研了几个同类的兄弟院校,综合调研意见以及所参阅文献,提出了民办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教学的精华,配合适合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信息化精准课堂。

猜你喜欢

信息化信息技术传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