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子聚类分析在农村物流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2020-09-08吴婕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珠三角聚类分析

【摘  要】为科学评价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农村物流能力, 筛选确定了15个指标作为文本的评价指标,以2018年的数据, 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进行评价并分类。结合因子排名和地区实际对分类地区分别提出发展农村物流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关键词】区域物流;农村物流能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珠三角

引言

农村物流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通道,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提出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等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的措施。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对农产品流通和消费品下乡的需求很大。客观准确地评价珠三角地区农村物流能力, 对于政府制定农村物流和农产品物流政策、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文献综述

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区域农村物流的研究较多:在农产品物流能力的评价体系方面, 在农产品物流能力的评价体系方面, 赵英霞根据五大原则从三个角度首次提出中国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的构成方案;王秀梅从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需求和供给能力三个方面选取12个评价指标, 分析广东省农产品物流综合发展水平, 文章忽略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其他因素;梁雯、桂舒佳提出农村物流既包括农村居民对农产品的供给, 也包括城市居民对农产品和农村居民对农用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其从四个方面选取十四个指标来描述农村物流发展水平。

在区域物流方面, 杨会来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河北省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 证明了因子聚类法的科学性;杨蕾等在因子聚类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三层物流节点布局模型、提出“天鹅星座型”空间结构布局并对各功能区定位。

总體而言, 农村物流研究已经是我国关注的热点, 但大多数学者只是从农产品物流的角度构建区域物流评价体系来进行物流能力的评价,农产品物流侧重单向流出, 而农村物流为双向商贸流通。另结合地区实际、从珠三角地区农村物资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物流发展模式选择的研究文献不多。根据前人对区域物流、区域农产品物流及农村物流发展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拟建立区域性的农村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聚类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9市农村物流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划分珠三角9市农村物流类别,并因地制宜提出建议,进而为政府出台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物流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2.1农村物流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到目前为止, 国内尚未建立起统一用于研究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本文在选择评价指标时,统计了从2010年-2018年共20篇关于农村物流水平的相关文献各指标的使用频数, 选取使用频数高的指标,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和珠三角的实际情况, 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化水平、农村居民提供农产品的能力五个维度选择十五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其中, 物流产业基础涵盖了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支持。

2.2数据选取

本文以广东省作为实证对象, 数据来自《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部分指标数据缺失, 本文采用中位数法补全。运用主成分的思想,先进行降维处理, 使指标更加具有说服力,然后根据计算公式得出综合评价值。

3.实证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综合评价:

(1)适用性检验。利用SPSS21.0对各省的农村物流发展水平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 结果显示KMO值为0.617,sig值为0.00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从这15个指标中, 萃取出4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它们解释了91.804%的总方差, 大于60%的门槛标准,表明这4个因子能够较好地代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表2)。

(2)因子提取。采用方差极大法旋转矩阵, 对比发现旋转后的公因子在每个变量上解释能力更明确、更具有代表性。在萃取的4个因子中, 因子F1包含6个指标,表达地区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发展水平及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其内容与农村居民的物流活动条件有关,将该因子命名为“农村物流支持因子”。因子F2 包含5个指标, 表达农产品生产条件和生产状况, 内容与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有关, 将该因子命名为“农产品供给因子”。因子F3包括2个指标,表达居民的消费能力,将该因子命名为“农村居民需求因子”。因子F4包括2个指标,表达物流投资状况和乡村居民对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 内容与物流建设的发展有关,将该因子命名为“农村物流发展因子”。

(3)计算因子得分。使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根据得分系数矩阵得到因子得分函数:

根据总方差解释表中4个公因子F1、F2、F3、F4的方差贡献率, 构建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农村物流能力评价模型, 如式 (4)

Fin表示第个省份在第n个因子上的得分;Fi表示第i省份因子综合得分,代表各省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如表3。

(4)珠三角地区农村物流发展能力聚类分析。将因子分析的结果 F1、F2、F3、F 组成样本矩阵,运用SPSS 21.0 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见图 1 。结合珠三角地区各城市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可将珠三角地区农村物流分为三类,如图1所示。

根据因子分析所得的主成分指标数据组成聚类分析的样本矩阵, 按照层次聚类法对珠三角地区各市的农村物流系统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由图1可知,珠三角地区9市按照农村物流综合发展水平分成4类:第一类为广州市;第二类为深圳市;第三类为中山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第四类为肇庆市、江门市、惠州市。本文结合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因子聚类分析的结果, 将珠三角地区农村物流系统划分为3个级别, 见表4。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图表,可知珠三角地区各地市的农产品物流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该根据各地市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农村物流发展策略。

广州、深圳市的经济水平位列珠三角地区头列, 并带动着广东省经济的发展, 为全省农村物流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划为一类。其中, 广州市的农村物流能力表现最强, 综合得分远高于其他地市; 深圳市经济水平为广东省首位, 并已完全城市化, 无农产品供应, 属于对农产品完全需求的城市;由于两城市经济技术较为发达, 政府可鼓励发展农资物联网模式,采用大数据、云计算、RFID资源共享与集成、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对农资流通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监督,完善农资质量追溯机制。通过这种模式, 消费者能从网上购买农产品,互联网平台能及时根据农产品订单信息对物流过程进行改善, 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协同, 由此可以大大减少库存的不确定性。

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市的经济发展能力靠前,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高,但农产品供给能力和物流支持力度排名靠后, 农村双向物流供应不平衡, 划为一类。对于此类地区, 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是提高农产品区域物流能力的关键, 可选择大力发展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为主的发展模式, 以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技术将农产品流通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各种物流环节有效地组织在一起, 将各处的农产品集中调配。应大力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配套的冷库配送中心, 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 保证输入本地區的农用物资和消费品安全快速地流向消费者。

惠州、江门、肇庆市 经济发展情况相对逊色, 但对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尚可, 属于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地区, 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该类城市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政府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强农村公路和农产品仓储基地建设, 保障农产品快速安全流通;政府需要或鼓励企业加大对建立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技术投入, 为各地的农产品流通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加强冷藏运输车辆等设备的开发和优化, 使保鲜、包装技术得以应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实现村村互联互通, 让本地农产品走出去,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赵英霞.中国农产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7,(01):211-213.DOI:10.13902/j.cnki.syyj.2007.01.061

[2]王秀梅,齐力.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政策促进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6):230-236.

[3]梁雯;桂舒佳;. 中国新型城镇化、农村物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VAR模型[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4): .

[4]杨会来,杨蕾.因子聚类分析在区域农产品物流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128-132.

[5]杨蕾,张义珍.“天鹅星座型”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物流空间网络布局模型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04):133-135.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2.04.024

[6]伍婷,方威.农民收入与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因果关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开发研究,2011,(05):74-77.DOI:10.13483/j.cnki.kfyj.2011.05.015

[7]梁雯;桂舒佳;. 中国新型城镇化、农村物流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VAR模型[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4): .

[8]常原华,叶浩男.国内外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探析[J].物流技术,2017,36(02):19-22.

[9]Sebastian G.,Zimmermann N,Engelhardt D.Influencing Factors on Agricultural Transports and Their Effe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verage Speed[J].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CIGR Journal,2014,(16):60-70.

作者简介:吴婕(1999.08-),女,广东东莞人,江门市蓬江区五邑大学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珠三角聚类分析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
珠三角,2012
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