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在石头缝里的森林

2020-09-03王一汐文印

知识就是力量 2020年9期
关键词:兜兰毛南族喀斯特

王一汐 文印

寻觅喀斯特地貌

岩溶地貌示意图(绘图/ 脚爬客)

20世纪初,欧洲地质学家斯泰勒在地中海沿岸考察时,偶然发现了一处独特的地貌景观:高原上裸露的石灰岩山体延绵不绝,规模不大的漏斗、洼地遍布,各种奇特的山体形态随处可见。根据其岩石裸露的特性,科学界将其命名为“喀斯特”,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景

在地质学中,“喀斯特”作为岩溶地貌的代名词,不过百来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人对该地貌的记述与研究,却是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博物学家宋应星就在其论著《天工开物》中对石灰岩岩溶地貌做了较为确切的描述;大学问家王阳明也将其记录在《平蛮奏折》中。最为详尽的,当属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其不仅介绍了大量地貌类型(如漏斗、干谷、盲谷和天生桥等),还探察了溶洞以及溶洞内各种堆积物的形态和地下河特征,可谓是中国古代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研究宝库。

随着近代研究的深入,喀斯特地貌以更加科学的形象出现在世人眼前。原来,喀斯特地区曾经是一片大海,大量含钙的碳酸盐类物质在此不断沉积,形成厚度超过10千米的碳酸盐岩地层。

地表岩熔发育过程示意图(绘图/ 脚爬客)

峰林峰丛形成原理图(绘图/ 脚爬客)

后来,地壳运动使地层抬升成为陆地,碳酸盐岩地层露出水面,直接经受外力侵蚀。由于碳酸盐类岩石为可溶性岩,降水夹杂着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在压力的作用下,不断对碳酸盐类岩进行溶蚀,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就塑造出不同的喀斯特岩溶景观类型,如峰林、峰丛、溶洞等。

小“南国”里的微环境

以岩石裸露和奇峰怪石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土层浅薄、大量的岩石裸露在外,有着脆弱的生态环境。但是中国广西、贵州交界處的茂兰-木论喀斯特森林,却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区幸存连片面积最大、完好性保存最佳、原始性最强的喀斯特森林。今天,这片喀斯特原始森林,分属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称木论保护区)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共同构成一幅莽莽苍苍、珍奇秀丽的壮美画卷。

木论保护区地理位置示意图(绘图/ 脚爬客)

木论保护区地处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占地面积约为108.2平方千米 ,森林覆盖率高达97.1%。保护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以锥形山、塔形山及其间的洼地构成的峰丛洼地和峰丛漏斗为主,林林总总,分布于群山之间,还时不时可以一睹喀斯特谷地、盆地以及洞穴的风采。生态系统则为中亚热带石灰岩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石头上如何能形成如此独特的森林呢?这就要从土壤的形成说起。土壤的主体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而矿物质由岩石经过风化、淋溶等外力作用而形成,对于腐殖质来说,则需要植物与微生物长年累月的积累。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强烈的降水也导致了强烈的淋溶作用,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很容易流入岩石孔隙进入地下水流失,因此土壤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据科学家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约4万年,比非喀斯特地区慢得多。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土壤以后,一些耐旱、耐贫瘠的植物(例如兰科植物)便能在上面生长,并与微生物一起改造环境,逐步形成稀疏草丛→稀灌草丛→灌丛→乔灌丛→成熟森林的正向演替序列。

木论保护区植物垂直分布图(绘图/ 脚爬客)

保护区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质和地貌条件形成了许多适合不同植物生存的小生境, 生态学上称之为“微环境”。由于不同微环境的水分、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迥异,决定了植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垂直的地带性差异,以同一个山体为例,山底洼地水分相对充足、但日照时间较短,以喜湿耐荫植物为优势类群,但随着海拔的增加,土壤水分更为稀缺、但日照充足,优势植物向喜阳耐旱类群转变。

就植被生存条件来看,在九分岩石一分土、只见石缝不见水土的山崖上,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浅薄、保水性差等特点,环江喀斯特森林植物表现出更为耐旱的特征,比如更为厚实的叶片、发达的根系等,许多高大的乔木甚至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盘根错节。同样,在植被组成上,环江喀斯特森林植物类似于季节性干旱森林,上层常绿阔叶林与落叶林种混生,而灌木、藤木、草本、蕨类、寄生植物生长在周围。

作为重要的物种基因宝库,木论保护区不仅保存着丰富的植物资源,还是许多古老的珍稀植物的孕育之地。迄今为止,科考人员共发现1064种维管束植物,隶属183科553属。“失踪”半个多世纪的单性木兰也在此被找到,甚至形成了连片分布。南方红豆杉、单座苣苔、掌叶木、金毛狗等2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也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保护区内还生长着数种濒危的兰科植物,如麻栗坡兜兰、白花兜兰、硬叶兜兰、带叶兜兰、小叶兜兰,它们的发现使得木论成为了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除了维管束植物外,树干基部和岩石表面上更是密布着许多苔藓和藻类,数十种珍贵的地下菌块竞相生长,使得裸露的喀斯特地貌环境更添一抹别样的风景。

单性木兰

长在石头缝里的白花兜兰

复杂的生态环境也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在保护区内,单是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动物种类就有234种,其中包括金钱豹、藏酋猴、黑熊、大灵猫、穿山甲。除此以外,中国特有种以及广西特有种的昆虫更是数不胜数,如环江龙州蝗、管齿食植瓢虫、小兰同缘蝽等。

南方的“丝绸之路” 与毛南族

在原始森林深处,暗藏着一条延绵的古代商道——黔桂古道(又名环江汉代古道)。古道全长24千米,东起广西环江川山镇, 西至贵州黎明关。自汉代至民国, 古道都曾是黔川地区进入两广的咽喉要道,连接相通着川、滇、黔、桂、粤五省,历代以来都是农、官、商、军必经之路。公元225年,蜀相诸葛亮在征发蜀中百姓时,便是经由黔桂古道运送民众至边境,而位于木论森林的黎明关则是当年红七军由桂入黔的第一关,各部在黎明关下的板寨胜利会师。

毛南族人是木论保护区的土著居民,因为世世代代在大山深处居住,形成了与中原文化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分龙节”、傩面雕刻和傩面舞。

黔桂古道连接相通五省示意图(绘图/ 脚爬客)

特殊的地质地貌特征使生活在喀斯特山区的毛南族人对雨水有着特别的情愫,代表降水的龙是毛南族的精神图腾。每年农历五月前后,毛南族人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分龙节”,以祭祀龙神,祈求风调雨顺、降水均匀。在分龙节时,家家戶户要穿上盛装、蒸上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柳枝蘸上糯米饭插在中堂,寓意五谷丰登。

遍地的石山和森林,也催生了毛南族人擅长雕刻的技艺,日常起居的干栏楼地基和立柱便是选用随处可见的石材,即便是门槛、猪栏、桌、凳、缸、盆等一些小物件也是由石料垒砌雕刻而成。另外用于雕刻傩面的木雕技艺,也被列为广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傩面用于节日和祭祀需要,分文、武、善、凶4大类36套72种面相,栩栩如生、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兜兰毛南族喀斯特
3种兜兰属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毛南族傩面:精雕细刻的民族非遗
潮汕地区兜兰属植物引种栽培适应性研究
民俗主义视域下的毛南族分龙节考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别有洞天”的喀斯特王国
喀斯特
————水溶蚀岩石的奇观
印尼发现兜兰新种
首届世界兜兰大会在夏威夷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