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02莫泰贵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中职

莫泰贵

摘要:《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的教学效率会直接影响学生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紧扣教学内容,将书本知识“任务化”,让中职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中职   《电动机结构与维修》   实训课教学

一、中职《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教学的现状

根据调查发现,在讲授《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时,教师往往会面临以下几种困境:第一,学生刚开始学习时非常认真,上课专注且投入,但书本知识理论性强,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学习很枯燥;第二,随着课程难度增加,学生因为基础不扎实而难以消化;第三,部分学生误认为听课不能收获真正的技能,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当前中职《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式不灵活

受学校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限制,教师过度依赖讲授的方法,将知识传递给学生。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演示法、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但是因为学生缺少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显得十分被动,维修不同的电动机故障时困难重重。

2.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

中职学生更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门赖以生存的技术,而这种需求与教材内容产生了矛盾。《电动机结构和维修》实训课配套教材兼顾了系统性和全面性,这导致理论指导比较多,这些理论知识虽然能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有些学生不清楚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为了使中职学生对《电动机结构和维修》实训课的兴趣更浓厚,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中职教师有必要开展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实践。

二、中职《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

1.了解学生需求

教师细致地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需求等,可以明确他们对哪些事情更感兴趣,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为培养中职学生的目的是直接与市场实际需求接轨,他们正式参加工作后大多在生产一线,所以学生普遍希望自己能够学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难题的知识。因此在设计任务时,教师不能过分注重深究某个理论,而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

2.制订学习任务

《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是一门系统的课程,有学期目标,也有单元目标,在实训课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教师不能脱离课本或者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材之后,将具体的知识隐藏在每一次设计的任务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地增长知识。如在教学《直流电动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对比并励、永磁、串励、复励等四种直流电动机,通过观察和对比,学生能够找出它们的特点,进一步认识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3.指导监督过程

在指导监督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需求搜索相关资料和工具,进行电动机结构的探究或实际维修。学生安装相应器材后,插上电源,开始调试,发现故障,完成诊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有关电工的工具和仪表、电动机类型、工作原理和運行特性。在这期间,教师除了提供必要的帮助之外,也可以适当地提问、引导,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

4.评价任务实效

评价任务驱动法十分重要,由于学生不能直接获得分数、等级等直观评价,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除了可以让组员之间互相评价之外,还可以展示每组的实施成果,分析任务完成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这既是对学生薄弱知识点的补充,又是对单元知识的总结。

三、结语

总之,任务驱动法在中职《电动机结构与维修》实训课中的应用,因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遵循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为了使任务驱动法助力中职学生发展成为高精尖的一线技工人才,教师要不断探究、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天金.电气控制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1).

[2]陈秀莉,房雁平,温淑玲.任务驱动法在高职电气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覃兴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电力拖动技能》一体化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作者单位:广西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