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09-02朱玉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法治道德

朱玉华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教师从旁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参观、调查、访谈、讨论、情境分析和项目研究等过程中,自主探究社会现状与成长问题,在分享和合作中增加经验和知识储备,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强化道德素养和学习能力。

初中生的身心日渐成熟,他们的自我认知程度在不断提升,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非常渴望通过自主探究强化认知,而不是机械式地被动学习。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学生都在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大量的道德、法理、社会、国家等不同层面的知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讲解起来也相对困难。如果教师没有掌握好讲解的力度和深度,学生就很难正确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实体或网络资源,收集、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库,开阔自身的眼界,提高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其次,教师要多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多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和比赛,通过互相交流、学习,探究出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立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针对大部分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重视、不感兴趣的现象,教师要结合网络技术,采用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地球生命发展史”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生命的意义”等问题,让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并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给同学“讲课”,教师从旁记录,等学生讲解完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点评,再指正学生有偏差的观点,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通过小组合作,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能力,还要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组内优秀的成员发挥自己的长处,帮助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鼓励能力不足的成員尽量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要过于依赖他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五、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平时会接触初中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具体事件,但很少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维护公共利益》时,教师让学生了解“公共利益”的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日游”,让学生记录自己看到的有关公共利益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然后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见闻和感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宣讲,还需要学生自主感悟。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从而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北方文学,2019(14).

(作者单位: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法治道德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