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02许艳丽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初中音乐构建

许艳丽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态学习环境,构建生态师生关系,开展生态教学活动,使得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和谐共融,为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学习的快乐。本文主要从教学因子和谐发展、教学方式丰富多样、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这三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初中音乐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   生态课堂   构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日益丰富。笔者认为,教师要以生态视角构建本真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教学因子和谐发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要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视角,立足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体验。教师、学生、环境、评价是构成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整体,让生态课堂得以秩序井然地进行。具体来说,教师要善让真引,通过启发和诱导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他们的自学、讨论都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启发;良好的学习环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元评价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每个教师也有自己的授课风格,教师不照搬书本,融入其他学科知识丰富教学资源,因而课堂是动态开放的。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两者和谐共生,相互沟通,互助合作,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喜爱,拉近彼此的距离。在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环境和谐共生,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让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二、教学方式丰富多样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设备,将美妙的音符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获得视听享受,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学习与创造音乐。

此外,教师要摆脱无趣的讲解,丰富教学方式,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如在教学《渴望春天》时,教师可以用简短的诗句导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景。同时,教师可以播放轻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诵《春》,也可以播放《渴望春天》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在聆听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情绪。然后,教师可以从曲谱中找出相同旋律的片断,让学生用打拍子的方式唱一唱,感受其中的变化音。之后,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说说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演唱的力度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情感去表达歌曲的情绪。音乐学科的综合性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获得技能的发展,丰富情感。

三、教学过程精心设计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认真研判学情,全面分析学情,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素材,加深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培养;其次,教师要设计互动式的教學内容,让学生多律动、多创编,在互动交流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后,教师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领略音乐学科的魅力。

在初中音乐生态课堂教学中,评价内容由单一的知识掌握走向多元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音乐感受能力、活动参与程度、小组的协调能力、音乐的编创能力及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同时,评价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教师要指出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改进,还要鼓励学生在合作创编、交流展示中进行互评,达到交流与激励的目的。学生通过自评、他评,能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音乐的表现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生态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学生、环境之间和谐相融,教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让他们在感知、体验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初中音乐构建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