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020-09-02郭珊珊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节奏感小学音乐培养

郭珊珊

摘要:音乐是一种有节奏感的艺术,也是小学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基于此,本文探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   节奏感   培养

节奏感是音乐的核心,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才能真正了解音乐、欣赏音乐,领悟音乐的美。小学生正处于音乐学习的初始阶段,节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课堂是学生初步认识和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对于刚刚开始系统学习音乐课程的小学生而言,培养节奏感是他们音乐学习的基础,因为良好的节奏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知音乐,夯实音乐基础,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审美观。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对事物没有深入的见解,在他们接触音乐之初培养节奏感,不仅对他们学习音乐课程起到铺垫和辅助的作用,还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如优美的韵律感和变化有致的节奏感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具体措施

1.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节奏

首先,教师要用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节奏感”这一抽象的名词,让学生感受到节奏感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带有节奏感的元素植入课堂,如各类乐器的声响或者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声音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时下流行的歌曲、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逐渐激发学生学习节奏感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反复听取原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流行的原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原唱唱歌的节奏感。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试唱一些节奏感较强的歌曲,从而领悟歌曲的情感和节奏。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感受不同节拍、不同旋律的歌曲,并配合着打拍子,或者配和着节奏踏步,从歌曲中学习音乐的节奏。

3.通过四肢训练节拍感,培养节奏感

在培养节奏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用耳朵倾听,还需要配合四肢动作。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四肢动作训练节拍感,或者在课堂上播放一首歌曲,要求学生起立,跟随音乐做打拍子、拍手、点头、踏步等动作。渐渐地,学生听到音乐声便会随之做出相应的韵律动作,切实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4.培养学生内心节奏感,用心感受音乐

用耳朵能听音乐有形之所在,用心能感受音乐无形之所在,而音乐的节奏感不仅是听出来、做出来的,还需要用心感受。一首歌曲的节奏感往往会带给人心灵上的共鸣,所以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音乐,用心聆听音乐,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歌曲体现不同的节奏感,分析原创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渐渐地,学生会逐步领悟到音乐的精髓,真正发自内心地欣赏音乐。

5.开展有节奏感的音乐游戏活动,培养节奏感

与其他科目教学相比,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虽然热闹有趣,但是如果教师只是单一地向学生讲解音乐的节奏感和理论知识,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结合与音乐相关的游戏活動开展教学,一边玩游戏的同时,一边讲解音乐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小学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应不断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之余,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真正领悟音乐美,从而提升音乐教学质量,落实美育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霜燕.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节奏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2]沈桃蓉.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的节奏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5(14).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春晖小学)

猜你喜欢

节奏感小学音乐培养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