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02丁文婷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丁文婷

摘要: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已被推广到教育领域。微课集视频、音频、图像等多种元素于一体,将知识点有效串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探讨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的优势,旨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关键词:微课   高中历史

历史是高中文科的重要科目,受到师生的高度重视。然而,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率下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学提供了参考,所以广大师生应重视微课的运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涵盖的知识面较为广泛,跨越多个年代和时代,对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大有益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等待教师的灌输。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会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也低下。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合理运用微课,调动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如在教学人教版历史《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时,教师单纯地采用历史经济学的视角讲述内容,会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插入与古代经济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学习历史知识,由于微课不是为历史教学量身定做的,所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本章知识以外的内容。如教材中只描述了我国唐宋时期的经济总量超前,并没有提及我国古代经济在很久以前就连续保持世界第一,超过了当时欧洲的经济总和;又如教材中关于中国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描述,只用了“士农工商”的等级来表达,却没有提及古代商人和他们的后代是不允许穿丝质衣服的,也不允许入朝为官等。这些历史知识都是教材中没有提及的,但是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学习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收获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相较于其他科目,历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知识点较为琐碎,在记忆上有难度,学生容易记错人物、时间和历史事件,而且长时间的历史阅读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不利于学生消化和思考历史知识。长此以往,这将对学生的历史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并积极运用微课,结合视频、影像和图画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以丰富的形式展现历史知识,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如在教学人教版《社会主义建设》时,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可能在本节课程结束后便将历史书搁置一边,等到下次上课时,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已经遗忘了一大半。笔者认为,在教学结束前,教师应留出一部分时间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如教师可以播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影像,话灵活现地向学生展现课本之外的知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以便更好地学习这部分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

历史教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记忆历史知识上,还体现在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历史知识,确定自身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观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微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怀,在运用微课过程中,教师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为什么会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欧洲列国是如何从茹毛饮血发展到世界资本的集中营,这些历史事件的背后体现了哪些经济学或社会学的原理。只有這样,才能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丰富学生的历史积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突出历史学习的人文价值,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靳振玲.新课标下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9(21).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朝阳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教师应如“水”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