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在助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2020-09-02黄涛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名著可视化导图

黄涛

人们学习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就是阅读,人类正是因此才得以不断进步,而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大众对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逐渐重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并将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有效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也逐渐被学校和教师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为学生适当地推荐一些中外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名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可视化整理阅读教学,让思维可视化发挥积极的作用,锻炼学生的閱读思维,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一、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工具,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感悟表达方式,总结知识要点,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借鉴作品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自身修养,为学生奠定了人文素质的基础。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巡道工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巡道工:“在千里铁路线上,有许多巡道式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越是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越是繁忙,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列车的安全行驶。”接着,教师让学生思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互相交流的方式,开阔自身的思维,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自主思考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二、丰富学生素材积累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难以下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累积写作素材,通过提前预习和搜集课外资料,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有关语文阅读内容的思维导图,然后在课堂学习中把自己理解的内容与教师、同学进行分享,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写作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红楼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阅读自己比较喜欢的片段,然后将自己最喜欢的情节和对话摘抄出来,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后写一篇观后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个片段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加强课堂多样性

目前,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阅读名著只不过是应付考试的工具,再加上小学高年级教师没有重视名著阅读教学,导致学生对名著阅读越来越没有兴趣,在阅读中没有思考的过程,学生无法体会作者的感受,更没有充分记忆名著的内容,这与开展名著阅读的目的背道而驰。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母亲穿针的图片或者播放相关视频,并引导学生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名著阅读对于阅读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努力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不断夯实写作基本功,为今后的自主写作打下基础。目前,名著阅读教学正在不断完善,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也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希望教师针对名著阅读的不足之处进行持续探究,争取完善思维可视化名著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国庆,熊雅雯,王晓玲.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概念、要素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8(7).

[2]张倩文,刘怡,刘梦彧.思维可视化工具教学应用研究新进展[J].教育信息技术,2018(1).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镇马坊塬小学)

猜你喜欢

名著可视化导图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