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2020-09-02龚循鹏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古诗词小学语文

龚循鹏

摘要: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的意境、韵律和人文之美,使学生在体会古诗词魅力的同时,掌握古诗词的知识。基于此,本文从通过想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通过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通过联系生活感受古诗词的人文美这三个角度切入,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以供广大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鉴赏教学

古诗词通过含蓄、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或凄美,或明快,或壮丽,或幽深的意境,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韵律美。因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然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时,学生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时,学生需要通过诵读。

一、通过想象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幅画,都是诗人将自己的所看所想提炼而成,并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所以古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意境,而对意境的体会又离不开想象。因此,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勾勒出古诗词描绘的一个个画面。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意象,并根据意象想象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而体会古诗词营造的意境。

如在教学《牧童》时,诗人通过绿草、田野、笛子、微风、蓑衣和明月,生动地描绘了牧童乡村生活的宁静,是一首赞美劳动的诗,虽然全篇没有提到“牧童”两字,但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可以让人通过想象感受牧童是怎样躺在草地上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即绿草、田野、笛声、蓑衣、明月,然后通过想象简单地画一幅画,表现出这些意象,让学生体会这首诗营造的恬淡闲适的意境。

二、通过诵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在古代,许多诗词最初都是有配乐的,而某些格律诗(词)更是具有固定的格律。韵律不但表现出古代诗歌和谐的音乐美,而且使诗歌易于记忆,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朗读要求。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方法,充分指导学生品味语言和感悟情感。

如在教学《牧童》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并播放相关的诗朗诵,或者配乐朗读。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明白这首诗朗读起来应该怎么断句,即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读起来非常押韵,朗朗上口。在学生通过初读了解诗词大意和意境后,教师可以指定一个学生进行朗读,并为他配乐,其他学生则闭起眼睛听读,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听后所感,并进行师生互动评议。最后,教师还应该鼓励和表扬朗读出色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动力。

三、通过联系生活背景感受古诗词的人文美

古往今来,古诗词的两大主题莫过于叙事和抒情,诗人(词人)通过叙事或者通过绘景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词所展现的人文美,带领学生了解古代文人骚客的生活,了解历史。此外,教师要为学生拓展一定的背景知识,深挖古诗词的人文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古诗词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诗人叶绍翁所写,仅仅二十几个字就表现了他客居他乡、孤寂无奈的情怀。在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了解叶绍翁的生活背景,即他在客居他乡时,看到别家灯火,不由自主地想借此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如此一来,学生便能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儿童兴致高昂地夜捉蟋蟀,这不是为了表达喜悦之情,而是为了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和无奈。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情感。

总而言之,古诗词充满了意境美、韵律美和人文美,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參考文献:

[1]张罗萨.吟之诵之 入境入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析[J].甘肃教育,2019(15).

[2]陈月梅,高修军.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意象的辨析及教学实施[J].中国教师,2019(4).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京东学校)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古诗词小学语文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