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转变

2020-09-02周进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转变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

周进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积极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只有深刻认识教学的新要求,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改革   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教学中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教学的转变。

一、由单一核心课程转变为多元核心课程

课程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师素质和学生素养的提升都可以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来实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语文教师已经逐渐从原本的只重视知识讲述和学习成绩,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以课程结构为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教师越来越重视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加快了开展多核心化教学的步伐。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只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而是将教学重点扩展到通过语文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课程建设中,教师开设了实践性和扩展性课程,以适应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如在教学古诗词《观沧海》时,教师不再只注重学生背诵诗词,而是注重从作者的生平导入,让学生分析诗人的性格,再总结诗歌的总体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曹操作诗的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深入了解诗人的内心。学生通过逐字逐句地分析诗句,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二、由学生倾听教师转变为教师倾听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是自己一味讲述,这一教学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教学方式,认清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可以概括为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其最根本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学会合作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多说、多问、多讨论和多交流。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尝试“当老师”,引导学生阅读和收集互联网上的素材,然后尝试自主创建课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个负责组织,一个负责收集资料,一个负责整理,一个代表小组上台演讲。在这个过程既有分工,又有协同工作,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由教师单评课堂转变为综合众评课堂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以考试为标准,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教学评价对教学的引导作用,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多元化的评价,学会创新评价方式,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如今,教学评价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评价转为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评价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从原本的书面考试评价转变为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作业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如在教学“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时,由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不同,所以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积极地肯定和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对于写作基础好的学生,教师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发展。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实感受,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自我,并为了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宋影.简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

[2]张晓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與创新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3).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转变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