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实用数学之花开遍田野

2020-09-02方墨玉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角形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方墨玉

数学文化,狭义上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数学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是一门青少年应该喜爱的学科,然而现实中有些学生一提起数学就头疼。数学是一门不得不学的课程,并且它有着很强的连贯性,低年级数学学不好,高年级数学学习就会出现问题,口算学不好,笔算就有漏洞。在这样的互相制约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

一、了解知识的起源,回到知识的原点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但所有数学知识的起源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很多公式都有演变过程,有些学生总是死记公式,但是一遇到变式题目,就不会做了,这是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很好理解,但怎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这个结论的演变过程呢?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活动,笔者先让学生设想任意两边之和跟第三边会有什么样的关系,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具体来说,笔者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一号信封中都有一个三角形和一张实验表,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红色的a边6厘米、黄色的b边7厘米、白色的c边10厘米。为了交流和探究方便,笔者先让c边保持不变,来剪a边和b边,剪的方式由小组决定,每次只剪1厘米,并及时记录剪完的数据,剪到不能再围成三角形为止。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当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可以围成三角形;当任意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二、精心设计教学,体现数学思维缜密之美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而学生总是觉得难学,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做题大意。这样一來,学生难免出错,久而久之,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即学生烦,教师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精确地解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每个环节都有目标可循。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学生想出了很多比较大小的方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案很平常,甚至稚嫩,但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想,这些方案就很有创意。于是,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很小的角到底是多少?”虽然学生想的方法奇特,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已经自然流畅地接近教材展示的方法。

三、建立数学模型,打开学生拘囿的思维

数学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各种解题思路千差万别,但如果教师对同一类知识进行模型建立,那么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模型式的解题过程就会从学生的脑海中蹦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如对于植树问题、鸽巢原理、集合问题等,教师都可以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在模型的带动下解决相关问题。

四、运用所学,解决实际的问题

数学知识的学习都不是空中楼阁,数学文化的历史再辉煌,也不是数学王冠上的那颗宝石,只管熠熠生辉,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发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把数学文化落到实处,渗透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只有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数学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如在教学《解决问题——归一问题》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全班学生一分钟可以跳绳8000下,那么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看到这道题目时,学生一下子心中就有了一种心欲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需求。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面前,学生觉星仅有这些条件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需要抽样调查单个学生的跳绳次数才能解决问题。于是,教师水到渠成地出示了另一条信息:“8名学生跳了1280下。照这样计算,全班学生一分钟跳绳8000下,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这个问题情境不但让学生跳出了归一应用题类型化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的数学文化应该让学生喜欢、愿意去挑战、探究,每一位数学工作者都有义务传承发扬数学文化。伴随着先进数学文化的发展,数学教学定会变得生气勃勃。

(作者单位:济南市博文小学)

猜你喜欢

三角形解决问题数学知识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三角形,不扭腰
两只想打架的熊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智珠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