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企业平稳过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考

2020-09-02董立李彦江

社会与公益 2020年3期
关键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

董立 李彦江

摘要:现阶段,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正稳步推进。本文将基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意义,分析推进过程中退休人员和国有企业面对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积累,提出应对措施和方法,以期能够帮助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平稳过渡。

关键词:退休人员;国有企业;社会化管理

为了更好让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同时为国有企业能够公平地、有活力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国家自2003年相继出台了各类有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经过地方试点后开始广泛推广。目前,全国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将要开展信息采集、承诺告知、档案整理等工作。随后,经地方政府审核通过后开展移交工作。

一、社会化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国有企业职工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后,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专业银行机构发放个人退休养老金,退休人员人事档案、党员组织关系转地方管理,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分离,由所在地的区县、城镇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养老待遇社会化发放,人员管理和服务由地方政府机构负责。

(一)退休人员社会化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国家所有制到多种所有制,职工已不再是企业人,而是社会人;职工就业方式也变得多样,具有流动性。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既要保证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又要承担大量社会事务性工作,特别是大量的退休人员的管理。国有企业一方面要受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承担较大数额的统筹外费用,消耗自身财力;另一方面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发展。退休人员社会化能够使国有企业从烦琐的社会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减轻负担,释放压力,最大程度激发活力和竞争力,保持改革的韧劲。

(二)退休人员社会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的逐步开展,政府职能也将进一步转变,从原来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管理一切事务,到一切按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办事。政府在依法按章行使职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心弱势群体。退休人员作为弱势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重点关心和服务的对象。

(三)退休人员社会化是保障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职工退休后,其养老金由专门机构按月及时足额发放,不再受原企业经营状况影响,经济上收入稳定、生活上得到保障。就近的社区可以为其提供日常管理与服务,且服务贴心周到,机制灵活个性化。只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才能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使晚年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二、退休人员面对的问题

(一)统外项目不再新增且费用不再增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分类处理统筹外费用。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统筹兼顾、逐步消化的原则,妥善解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问题。地方国资监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考虑企业年金实施等情况……严禁借机巧立名目违规提高福利待遇,严格规范资产管理,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实施企业年金的企业,不再发放统筹外费用。”统筹外费用属于离退休人员安置费用之一,同时属于职工薪酬,离退休人员不再提供劳务,其应当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在离退休人员统筹外项目不再新增且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及医疗等生活待遇有所下降,福利补助降低。

(二)补充医疗等相关待遇需进一步明确

根据《指导意见》精神,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原享受的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互助帮困等相关待遇仍按原渠道解决,确保待遇水平不降低,但其中未明确过渡期后再办理退休人员是否可以享受相关待遇的问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在岗时为国家建设、企业发展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对国家与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实行社会化管理后,退休人员管理移交至地方街道或社区,他们将会面临情感上的缺失与不安,这可能会影响一部分退休人员的生活方式。以往无论大小事情都要找单位,今后将由街道或社区工作人员为他们服务,面对一些陌生人,他们能否及时有效说出自己的难处,街道或社区工作人员又能否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不能确定的。同时,对于2024年1月起办理退休的职工来说,不仅是日常管理的改变,还有相关待遇、职工福利等方面的重大变化。例如:企业为全体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报销,报销比例、范围涵盖了基本医疗和大病医疗,旨在防止退休职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使职工退休后看病就医得到了保障。但从2024年1月起新办理退休的人员不再享受企業该项福利政策。针对退休人员年龄逐年增加、身体健康状况逐年下降、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现状,看病就医的高额费用将成为未来退休人员的重要支出。

三、国有企业面对的问题

一是宣传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是国有企业领导认识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国有企业领导根深蒂固地认为职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忍心把退休人员移交社会管理。另一方面是退休人员的认识问题。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企业,情感上对企业信赖,思想上对企业依附。退休之后,企业把他们交到了社会中去管理,他们担心的事情多、畏难的情绪多,怕企业不管不问、怕没人给办事等,这些都是导致社会化推行缓慢的原因。

二是原国有企业中负责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人员安置。按照《指导意见》,国有企业现有专用于退休人员的服务场所、活动场所、设备设施等,能够分割移交的,经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审核批准后无偿还转给街道和社区。目前从事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职工,面临着内部转岗、交流任职、内部退养、解除劳动合同等多种形式,职工的情绪、工作的积极性将受到很大打击,企业要在尊重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根据每位职工的特点与诉求进行妥善处理,这一部分职工的安置问题也是企业内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是部分国有企业当“甩手掌柜”。退休人员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的发展、改革的方向离不开退休人员的支持与建议。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主要目的是减轻企业负担,减少统筹外费用,仅仅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并不影响退休人员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分子的身份。某些国有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当“甩手掌柜”,极有出现“既然已实施社会化,转归地方管理,也就与自己没有关系”的思想,不重视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使离退休人员的福利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出现离退休人员为退休安置工作反复奔走却不见成效的情况。

四、应对措施和方法

(一)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制订工作方案

各级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确保学习精神从上到下的高度统一,为后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退休人员社会化工作方案和补充医疗等福利费用实施细则,加强政策的宣传工作,引导已退休的国有企业职工转变思想、消除顾虑,排除后顾之忧。可以让一部分人先走,后续逐步推进,指导国有企业按照工作方案的流程办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协调所属企业开展工作,收集汇总所属企业反映问题并与地方政府沟通协商。

(二)政企相互配合,逐步完成社会化

根据《指导意见》中,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承担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组织领导责任,街道和社区承担接收服务职责,国有企业承担具体工作责任。为更好更快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各环节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既维护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合法权益,又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各有关部委不仅要提供政策依据,还要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与检查。

(三)统筹兼顾,实现队伍专业化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群体具有文化素质较高、经济独立、需求多样等特征,因此,目前大部分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人员需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以满足退休人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当前社区管理和服务方法较为传统、项目单一,水平和质量也没有改变和提高,这将影响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也是退休人员对社區管理与服务认同度不高的原因之一。为适应新时代发展与管理服务的需要,政府要着手培养和招募各类养老管理与技术专业人才,将院校作为培训基地,培养各类养老管理类技术人才。

五、结语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成果,是市场经济发展、国企改革、人口老龄化的必然发展方向。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尽早建立起政企分开、权责明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利于国有企业脱离“办社会”职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

猜你喜欢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如何做好路桥企业退休人员在转型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做好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上海某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调研分析报告
浅谈做好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返聘退休人员用工风险及方法措施分析
浅论如何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铁路治安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