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是岁月最温暖的馈赠

2020-09-01黎荣亮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母女图文大河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它可能是无声的牵挂,可能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也可能是世上最痴心的情话,正如龙应台在《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中所说的:“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这是一部关于亲情、教育与感恩的生命读本,是一部关于上一代和下一代、小我与大我的时光札记。自母亲美君失智之后,龙应台便怀着崇高的“温情与敬意”,决心放弃一切,全身心陪伴失智的母亲,开始写信,这一写就度过了三十年的光景,美君这个乐观、善良、挚爱生命的女子,在龙应台的信中绽开了一幅跨时代的时光画卷。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是一部思索亲情,致敬母亲、生命的优秀作品,汇集了女朋友、生死课、永远的女生、天长地久等十九封信,穿插了三十五篇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的“大河图文”,把那种缱绻的眷恋、血浓于水的情谊、生命中的不舍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书延续了《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等的叙事风格,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上一代人美君的心路历程,用岁月的变迁、时光的残酷映刻人性的光辉以及隐藏心底最深处的母女亲情,呼吁二十岁的年轻读者,别再叛逆,要像看美君一样,好好珍视愿意陪在自己身边的人,对他们这个年纪来说,所有的一切从现在开始还不迟。

书中龙应台以一个女儿,以一个下一代人的身份,用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从意识到美君“初老”到认识到“妈妈你老了吗”,从美君的青春韶华到美君的青春褪去,从最初的年少懵懂到渴望与亲爱的美君天长地久等时间片段,龙应台在回忆过往时字里行间充满了淡淡的伤感,她感慨生老病死乃人生常事,岁月经不起蹉跎,美君给了自己生命、信仰、亲情、友情,可自己此生唯一能给美君的,却只有陪伴。龙应台与美君的关系,其实早已超脱了传统的母女感情,她们之间是“朋友”“师生”。看着失智的美君慢慢老去,龙应台恨不得将美君永远捧在手心里,对她悉心照料,百般呵护。美君,她不但是指引身为“下一代”的龙应台成长的引领者、人生的忠实倾听者,在龙应台眼中,她还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是一个温暖的妈妈,是一个称职的女朋友,还是一个“永远的女生”。

龙应台在《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中,并没有局限在对亲情的解读,对生命的思量,而是结合大河图文,从一九一九年凡尔赛合约开始,记录整个大时代、民族的变迁,呈现了列强瓜分下的中国、日据时期的台湾、抗战胜利后的台湾几个不同阶段的历史,透过沉重的历史揭开一个特定年代的民族记忆、母女情怀。这些宝贵的大河图文对龙应台来说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影像与记忆片段,更像是一面能够穿越时空的镜子,它们会存储关于民族,关于美君,关于成长的故事,每次看到镜子中“上一代”的美君,都会既心酸又无奈。面对父亲的过世,美君的失智,龙应台深知,美君的时代早已过去,她不再年轻,不再快乐,不能再用温暖的手拉着自己义无反顾地前行,等待自己的,将会是“同辈人”和“下一代人”。龙应台也深信他们会用真情陪伴像美君一样的“上一代人”,这种深情的寄托赋予了本书刻骨铭心的情感。

在书中,龙应台始终怀着感恩的心,将亲情、生命、教育、成长、岁月主题寄予信中,翻开这些尘封的信件,仿佛看到了坚定、温和、敢爱敢恨的美君,她和她的爱人走过了繁华烟尘,走过了万里河山,无论对作者,抑或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堂生动的课”。

对同辈人而言,他们或许曾经历着作者龙应台类似的故事,遇到了像美君一样让人心疼的妈妈,时光来去匆匆,有什么理由不用尽一切给她们最好的陪伴呢?对年轻的下一代人而言,他们正处于最美好的年纪,他们人生中的“美君”也在慢慢老去,龙应台毫不避讳地谈到自己人生中的最大憾事在于,自己太晚学到“有关生老病死”的知識,于是她不惜在这本三十年才完成的书中提醒年轻读者,一定要善待自己身边的“美君”,再不开始就迟了啊!

作者简介:黎荣亮,河南南阳人,毕业于郑州大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母女图文大河
画与理
Searching for lost daughter 战乱分离母女终团聚
搞笑母女档
母女小剧场
母女同霸
大河中的摇篮(下)
大河中的摇篮(上)
图文配
图文配
我必须得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