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来强往”非礼也

2020-09-01

参花·青春文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不适感礼品语气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凡事礼数先行。“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荀况)、“礼者,敬人也”(孔子)、“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从这些流传千古的关于“礼”的佳句可以看出中国的礼仪文化之深厚。

礼数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最难把握和拿捏的变相。恰到好处的礼数,让人舒服,给人好感,可以加深交流和感情。但如果过分地讲礼数,或施礼不当,就有可能给人增加负担,也会催生许多人际交往的问题,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甚至会破坏一段原本不错的关系。

前段时间,一位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打电话给我,很客气地询问了我的近况,并对我所说的情况给予评论,他满口都是赞誉和崇拜、羡慕,让我觉得很不自在。大约聊了十分钟,我还不知道他打电话给我是否有别的事,实在憋不住,就询问他,果然是有事。但他觉得因为很久没联系,一联系就是求办事很不好意思,所以才违心地顾左右而言他。从他回答的语气判断,我感觉他所求之事并非小事,也不是大事, 但绝对不是容易解决的事。我耐心地听他讲明事由和难处,也表示会尽力帮助他,如果能帮,我一定及时回复他。他立马喜从心来,语气也变得兴奋,他感激地说,平时不怎么来往我却还肯帮忙,他要给我送礼以表谢意。我当场婉言拒绝,并保证会帮他过问这事。

这位朋友所托之事果然比较棘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但刚好有朋友对解决这种事很擅长,所以我才答应帮忙。既然已承诺帮忙过问,我就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当晚就找到相关的朋友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这件事要解决不难,但需要一些时间,而且现在刚好是节假日,放假期间也处理不了,等假期结束再做具体行动。这事算是有眉目了,我考虑到当时正是过节放假期间,就按下不表,打算等上班时间再告知那位求助的朋友。

两天的小假期很快结束,收假上班的第一天早上,那位朋友就给我来电话了,我以为他很着急想知道这件事的进展,所以电话一接通,我就说起这事,但还没等我说完事情进展情况,他就抢着说:“事情办不办都不要紧的,我打电话给你是想给你送点礼物,说过要给你送礼就要送的,我亲自送过去给你。”说到送礼,他第一次说起时我就拒绝了,这一次我依旧拒绝,但他说无论如何都要送过来给我。我说实在不用那么客气,但他还是不肯让步,然后用有些怪异的语气说:“这年头找人办事总是要送些礼的,但我们朋友之间也不是非要这样,我也知道你不是那种人,所以我送礼给你不是为了办事,是真心想送给你。”话说到这里,我更加不敢收这份礼了,所以找了各种理由婉拒。他的话让我有些愧疚,我应该在过问了这事后立即回复他的,但我考虑得多了一些,以为放假期间告诉他也办不了事,所以才想着等到上班时间再说,没想到我一时大意,忘了告诉他,没能抢在他着急上火打电话来询问之前就通报他。也许,这位朋友是觉得我没有收礼,所以对他的事情不上心,他说的那些话是在有意提醒我吧。总之,当时的感觉是愧疚多一些,在他电话求助我时,我当时答应得那么爽快,确实给他很大的希望,从他满是欣喜的语气中可以判断,他得知我肯帮忙之后是多么喜悦。我本应在过问这事后第一时间把情况反馈给他的,这样他就能延续这种喜悦的心情了。他追问起来才告知和主动告知,他的感受大概不一样吧。但我总算是能帮上他一点忙了,只是没有像以往助人之后那样得到快乐,反而多了一分内疚。

这事在我这里就算过去了。

但没过几天,那位朋友堵到了我单位的门口。而且还是为送礼这件事而来的。虽然我们很久没联系, 但他知道我单位所在地。因为电话里我表示不收礼,所以他过来送礼也不告知我,就直接送上门了。见到他时,我起初很吃惊,随即是尴尬,最后整个人心情五味杂陈。也许他是真心要给我送礼,但送礼也要看人家乐不乐意收啊?如果强加给别人,也会让人产生不悦。当时正是下班时间,他到我单位门口送礼,确实让我很尴尬,虽然他送的都是些简单的蔬果和干杂,不是贵重礼品,但这样明目张胆地送礼上门,影响还是不好。但我只能被迫收下他的礼物,而且还要强颜欢笑地目送他离开。

礼物收下之后,我没有拿回家,我不想家人问起这礼物的来历,然后我又要重复讲述一下这样不愉快的经历;我也不敢放在办公室,因为莫名其妙多出一盒礼物,總是有些不妥。我只好放在汽车尾箱。这一盒礼品,成了我不敢开、不敢看、更不敢拿来消耗的鸡肋,它就像是一段不愉快的经历的见证者,也像是如鲠在喉的糟糕回忆,更是我无法释怀也无法摆脱的一块心病。也许朋友非要给我送礼是出于真心地感谢,但这样毫不尊重我的意愿强加给我的礼物,给我带来了许多不适感和后遗症。好在后来有个朋友看到我的车尾箱有一箱礼品心生喜悦,我就把这份尴尬的礼物给合理地消耗掉,还卖了一个人情。这事才算有个圆满了结。

这样类似的经历不止一次。有一次是朋友到我家里来吃饭,随身带了一袋柑果来,我随口说了一句,我还是喜欢你们家乡特产大青枣,我也只是那么随口一说,那个朋友当时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吃饭聊天时还是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我们整晚都相谈甚欢。但是第二天,他就给我来电话,说有份礼物要送给我,我还很不在意地说,怎么老是惦记着我呀。但当他把一箱大青枣送到我家门口时,我突然有种不适感,感觉气氛不太对劲了。是不是我当时随口说的那句话让朋友误解了,以为我嫌弃他带来的伴手礼,所以才紧张地做了补救?我接过大青枣时,第一感受是愧疚和懊恼,真后悔当时心直口快说的那句话。我们是经常交往的朋友,也是可以说真话的朋友,我当时就把话说开了,直接向他表达了我的不适感,他也很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他确实没能去买新鲜水果,那袋柑果是他随手在家拿的前一天买的,不怎么新鲜了。我说这都没关系,我当时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随便说说。我们就这样聊了一阵后,都释然了,还好这样的尴尬当场就处理了,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礼数,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讲礼数,首先就要懂礼数。礼数恰当到位,皆大欢喜;礼数不周或礼数不当,都会造成尴尬和误会,甚至给施者和受者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个懂礼数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比较受欢迎。懂礼数,不只是懂送礼;讲礼数,也不只是狂送礼那么简单粗暴。心意到,情谊真,小小礼物也能锦上添花;胡乱送,强行给,礼物越大给人的负担越重。人际交往的核心和首要是真诚,只有真诚地对待,出于真心地尊重和礼尚往来,才能让人如沐春风,让心惬意舒畅。情真意诚,哪怕小小的一份礼物,或是你来我往的几句祝福,都让人倍感喜悦和满足。

猜你喜欢

不适感礼品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多形式健康宣教及培训对乳腺癌术后肢体肿胀、不适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联合雾化吸入对缓解咽喉炎患者不适感的价值探析
消除“不适感”缩短“过渡期”
语气不对
车改在基层:“不适感”如何调适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