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实效性探讨

2020-08-31杨乐燕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实效性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中与新媒体融合不够、缺乏理论深度、全员互动性条件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等问题,提出提高思政课互动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高效的互动模式;强化教学设计,展拓互动教学的深度;转换教学思维,组织学生实行“大班教学、团队合作”;改变单一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多层面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思政课  互动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63-02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提高思政课的质量水平。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实践证明,思政课采用师生互动教学的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思政课学习的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思政理论入脑入心,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互动教学的内涵和具体形式

所谓互动教学,是把教育活动看作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把教学活动看作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与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互动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主题讨论式。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寻找答案、总结归纳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整个互动过程主题明确、场面热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二,案例分析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选热点案例,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精选案例,主要包括理论讲授、案例阐述、设置悬念、深度剖析、提供方案等环节,整个互动过程环环相扣、形象生动、目的明确,很好地实现教学的针对性,是当前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一种互动教学方式。

第三,角色扮演式。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和相关角色,组织要求学生扮演指定行为角色或进行角色互换,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角色扮演式以更为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第四,新媒体互动式。教师运用新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如开展学情调查、知识检测、布置任务(作业)、发表评论、网络答疑等。新媒体互动式为师生交流拓展更为广阔的平台,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更为便捷和迅速。

第五,社会实践式。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参观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二、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由于新媒体冲击、教学条件限制、教师自身素质等原因,思政课互动教学实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动教学与新媒体融合不够,部分教师只是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管理。针对大学生上思政课“逃课率高”“抬头率低”等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采取“堵”的管理方式,如运用“云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互动软件对学生进行点名;对上课玩手机的学生进行批评或扣分处理,个别教师甚至没收学生手机,或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定时开启信号等。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管住了学生,但容易让学生对思政课产生逆反情绪,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教学。思政课教师应考虑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互动教学,而不只是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管理。

(二)缺乏理论深度,部分课堂互动停留在浅层面,难以实现教学目标。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以完成知识目标为最终任务,忽略对学生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培养。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对新课标精神领会不到位,在开展课堂互动前欠缺充足的材料和观点准备,设计的互动问题过于简单、挑战性不够,缺乏理论深度,难以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面对教师的提问,部分学生只是消极的听众。

(三)授课班级规模大、人数多,师生互动涉及面小。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师资队伍数量限制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高校都使用大班教学。大班教学不利于开展互动教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性极易被忽视,部分学生课堂存在感低,互动情绪不高;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有限,加上学生规模庞大难以开展互动,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选择以讲授为主,互动教学成为老师和少数活跃学生的互动。

(四)缺乏多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够科学。当前思政课的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包括期末考核、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实践作业等方面,课内外实践成绩虽然占一定的比例,但这种简单的考评方式,很难考查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更侧重于考核学生掌握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忽略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人生(或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只注重课程成绩,而对教师发起的互动教学环节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三、提高高校思政課互动教学实施性的策略

(一)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高效的互动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课堂管理,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为互动教学服务。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云课堂”“雨课堂”“学习通”等教学互动软件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课中互动、课后作业等,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在课外,可制作微课、慕课、短视频、加图网文等资料供学生学习,还可以通过增设自由交流平台(微博、微信、QQ等),通过学生的发帖、留言、评价记录等检验教学效果及掌握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构建平等、高效的互动模式。

(二)强化教学设计,展拓互动教学的深度。深度的互动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反复打磨、精心设计,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精确解读上级文件,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精雕细琢教学内容,敏锐捕捉热点问题,理解透彻教学重难点,以及有效评估课堂互动效果,这些都是实现深度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吃透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目标,坚持“以教学设计为王”,在设计互动环节过程中讲究教学艺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精心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的问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鼓励学生勇敢探究、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而不是仅靠教师的理解去指导学生。

(三)转换教学思维,组织学生实行“大班教学、团队合作”。受学生数量和课堂时间的影响,“大班授课”不利于开展全员互动教学,很大程度影响了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而“团队合作”可弥补这一缺点。

将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6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来“挣”得平时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内容为例,教师提前将案例以抽签方式发给学生,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案例内容拍摄成法律小视频在课堂上现场展示,没抽到案例的小组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对案例进行分析或点评,由教师根据作品质量及现场反馈情况给学生加平时分。小组合作内容包括主题讨论、新闻播报、情景模拟、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团队合作凝聚了集体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改变单一考核模式,建立多元化、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合理的思政课考核评价体系既要能检验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也要能考核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建立多元化、多层面的评价体系,应把学生的成绩评定与课堂表现、课内外实践情况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缩小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重点考核学生的遵纪守法、社会公益、好人好事、学习态度、所属团队表现等,将学生对期末成绩的关注转向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注重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有机地结,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总之,思政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改革者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实现思政课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沈震.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

[2]庄三红.互动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热运用与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

[3]谢仕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4).

[4]张蕾.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28).

[5]林素琴.从“嵌入”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9.

【基金項目】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研究——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9SZ03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乐燕(1985— ),女,汉族,广西北海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