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创”比赛的高职院校“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构建与应用

2020-08-31李佳卢覃晴卢鹏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双创高职院校

李佳 卢覃晴 卢鹏

【摘 要】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为例,论述基于“双创”比赛的“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构建,并介绍“产研助赛”“赛教融合”“以赛带训”三个模式的具体应用,提出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项目、学生竞赛、技能培训等服务融入高职院校“双创”比赛中,达到提升“双创”比赛成绩、营造青年创业氛围、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创”比赛  “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  产教融合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14-03

大学生创新创业(简称“双创”)比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和举措。高职院校通过搭建“双创”平台,可以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营造青年创业大环境。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在近年的“双创”比赛中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具有专业特色和职教优势的“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

一、“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构建

“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是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研项目、学生竞赛、技能培训等服务于高职院校“双创”比赛中,达到增强竞技水平、提高比赛成绩、营造创业氛围的目的。该体系的打造结合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核心产品群建设、创新创业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具有专业特色和职教优势,主要由“产研助赛”“赛教融合”“以赛带训”三大模式构成。

(一)“产研助赛”模式。“产研助赛”是一种利用校企合作项目或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参加“双创”比赛的备赛模式,该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双创”比赛竞技水平。产教融合校企创新合作平台紧密联系“双创”比赛,形成产研赛命运共同体,将“双创”比赛与专业合作、产品研发、技术应用、教材编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与输出等共同纳入产教融合项目中。利用“双创”比赛促进企业和学校、行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实现产品共同研发、创新技术共享、成果多样性转化,从而提高“双创”比赛参赛作品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双创”比赛参赛作品的核心竞争力。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的四大核心产品群融合打造“双创”比赛产业链,形成具有园林专业特色和产教融合优势的参赛作品。

(二)“赛教融合”模式。“赛教融合”是将近年“双创”比赛模式、主题、成果等融入教学当中,达到教学改革和竞赛培训的目的。从非赛季开始利用理论课、实训课和课程作业实现比赛基础技能训练全覆盖;通过比赛、备赛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行业的敏锐度,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更新和新技术的传达,同时也通过营造竞赛氛围,逐步培养学生的竞技状态和比赛意识,达到以赛促教、以教辅赛的目的。

首先,教学内容制定紧跟近年各大技能比赛和“双创”比赛的主题潮流趋势。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在掌握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实时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学生职业认知。例如课程案例讲解、优秀作品分析、作业内容布置均源于近年的各类比赛方案和成果,因此学生比较熟悉“双创”比赛(尤其是林业“双创”比赛)近年的主題趋势、评分要求、获奖情况、优秀作品,在正式进入赛季后能够适应备赛环境和氛围,快速进入竞技状态。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在参加“双创”比赛中,通过和其他高职院校交流学习,能够了解其他高职院校在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的研究趋势,及时掌握行业的新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思想,更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制定比赛目标和选择比赛作品,从而促进专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比赛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有利于其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对教师今后的工作重心、备赛重点和项目选择起到指引作用。

其次,课程任务编排结合各类比赛试题或参赛成果。商业计划书或项目计划书是比赛的重要材料,此外还有汇报PPT和展板。比赛材料的制作和准备涉及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其中可以结合课程展开的有模型制作、图表设计、平面构成和色彩搭配,这些基础知识可以贯穿到课程教学当中,包括软件操作、设计基础、园林美术和园林制图等,例如展板设计、图册设计、封面扉页设计、分析图和结构图设计融入课程任务当中,使课程教学增添竞赛特色,同时该部分技能也适用于设计类学生毕业后的岗位任务,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最后,参赛技能训练融入课程教学。学生课堂作业方面,将各类“双创”比赛的评分标准、出图要求、设计内容与课程作业考核体系相结合,使学生熟悉历年“双创”大赛试题和评分细则。学生课程成果汇报模拟竞赛答辩环节,团队或个人的课程设计作品或项目以PPT演示、视频动画或文案讲解等形式进行,课程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审团进行作品打分,并设置作品答辩环节,从基础课、专业课抓起学生的答辩礼仪,以此营造比赛氛围,让学生熟悉比赛环节。

(三)“以赛带训”模式。“以赛带训”是利用参加不同类型的比赛达到训练学生竞赛技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主要包含渗透式选苗和渐进式育苗两大模块。在多年经验积累和比赛传统的传承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形成了一套渗透式选苗模式,即通过层层选拔,分类递进,从中挑选出最优组合。从系部每年举办的比赛当中,挑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团队,建立参赛选手储备库,结合专业课和基础课不断补充沧海遗珠,完善后备力量,有利于各类比赛的人才选拔。在校级比赛中,开始加入教师指导团队,重点培养具有潜力的参赛候选人,经过校赛打磨塑形,提高选手竞技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系部每年都有一批梯度合理、技能成熟的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为每年举办的各大赛事输送新鲜血液。

渐进式育苗是指利用参加各类市厅级以上的比赛,累积参赛经验,进一步训练参赛候选人的竞技水平和提高心理素质,再从中挑选出最优人选参加比赛。参加各类比赛时应注意得失取舍,每年抓重点比赛1~2项,次要比赛作为参赛学生练手项目,用于累积经验,此类比赛培训主抓关键点,例如在学生讲稿编写和修改阶段,重点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团队优势、项目赢利分析、项目创新特色等部分内容的撰写;赛后总结经验阶段,重点点评学生不足之处,后期进行针对性培训。

二、“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实践应用

(一)“产研助赛”模式应用。实施“产研助赛”模式,需要校企深度合作,研赛高度融合,联手打造“双创”比赛参赛作品。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打造的四大核心产品是近年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标志性成果,由“融安标志产品香杉(含金橘)”“香水柠檬立体生态培育”“阴生水生湿地植物栽培”“林下经济与森林生态康养开发”等构成,企业借助高职院校科研优势和技术资源,联合研发和深度挖掘地理标志性产品,提升产品科研含量和技术价值;高职院校利用现有校企合作项目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和人才培育,并将成果转化为参赛作品,支撑“双创”比赛。2019年,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将与黎润农林公司共同开发的“香水柠檬立体生态培育”项目作为“双创”比赛的参赛作品,荣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铜奖和第二届广西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证明了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得到专家和行业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更加明确后期合作方向,提高了项目研究动力,为产品进一步接受市场的检验奠定了基础。

(二)“赛教融合”模式应用。实施“赛教融合”模式,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充分考虑“双创”比赛模式特点和主题内容,将竞赛和训练融入教学当中,促进教学改革、扩大训练范围。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和课程设置应考虑参赛时间。一般在春季学期伊始进入备赛流程,着手准备整年的比赛,其中关键在于选苗,挑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大二、大三的学生参加比赛,此时该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软件技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比较适合参加各类型的创业比赛。因此,科学的课程设置可以为参赛选手的选拔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将人才选拔的限制因素降到最低。

将近年比赛的试题和参赛作品作为课程作业布置。Photoshop课程将展板设计、图册设计、封面扉页设计、分析图和结构图设计融入作业任务中,使课堂具有一定的竞赛特色,营造比赛氛围。该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从事设计类岗位应具备的技能,例如方案图册排版、汇报材料制作,但在风景园林高职课程教材中较少涉及。SketchUp课程,将首届林草局比赛参赛作品作为案例对象,讲解场景模型制作思路和分析设计手法理念,并提供全套规划方案给学生进行场景制作,从而使学生了解设计流程,掌握大场景模型制作方法,训练学生参赛的基础技能。

(三)“以赛带训”模式应用。实施“以赛带训”模式,需要通过以赛带训不断地打磨作品和训练选手参赛技能。“黎润香水柠檬—— 无定界多维度链式绿色生态农产品开发项目”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四大核心产品群之一,该项目科研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大且部分产品已实现盈利,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该作品在2019年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中荣获区赛铜奖,但成绩不突出,究其原因在于项目定位和专业限制,单一的香水柠檬产品在与其他比赛项目竞争过程中存在着盈利薄弱、抗风险能力低、推广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爆点不够等问题。因此学校总结了经验,在2019年10月参加的第二届广西中华职业教育“双创”大赛中提出生态立体协同培育模式示范项目,该培育模式是主打香水柠檬高端品牌,其间套种时令果蔬、药食同源中药材、生态食材等,养殖生态土鸡和香猪,开发成复合农业模式的创新性项目。该项目具有更大的推广性,较单一的香水柠檬品种更具竞争优势,荣获了区赛银奖。

训练选手参赛技能方面,通过参加各类比赛,累积参赛经验,进一步训练参赛候选人的竞技水平和提高心理素质,但应注意取舍,每年抓重点比赛1~2项,次要比赛作为参赛学生练手项目,用于累积经验。2019年12月风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在第二届林业“双创”比赛全国半决赛中荣获二等奖,該学生团队是经过了艾景奖设计比赛、中华职业“双创”比赛、柳州大学生“双创”比赛等多个竞赛的历练,不断分析失败原因和总结经验教训后才能在第二届林业“双创”比赛中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三、对“双创”比赛备赛的几点认识

首先,指导教师团队的稳定性能够保证训练系统的精准实施和比赛的循序渐进。教师对“双创”比赛的专注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比赛的成绩和学生的竞技状态,核心班底固定能够确保备赛体系的精准实施和战略布局的合理安排,团队分工明确,任务落实,权责清晰,可以使备赛过程循序渐进。

其次,参赛选手不同年级梯度的科学分布能够提高创业比赛备赛质量和训练成效。参赛学生团队的组合采用“3+2+1”模式,即大三学生带大二学生参赛,大一学生参与培训。参赛团队汇报主讲和项目负责人主要是大三学生,是比赛的主要力量,团队中会包含1~2名大二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培养,大一学生主要是参加“双创”比赛的技能培训和资料搜集等基础工作。

在近年“双创”比赛中,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团队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项目成果不突出,亮点少,导致在“双创”比赛中无法取得突出成绩;二是跨学科、多专业合作力度有待加大,受专业所限,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对于跨专业部分,如融资、营销策划、风险评估等部分的内容撰写和理论解读较为吃力,从而影响比赛质量。

总结“双创”比赛经验教训,在备赛和竞赛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寻求行业的突破,科研课题和校企合作项目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创业比赛特点,实现最优成果的多样性转化;二是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团队应实现跨学科合作,互补优势。

综上所述,“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有效实施的核心在于“产研助赛”“赛教融合”“以赛带训”三大特色模式的相互配合,利用校企合作项目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双创”比赛参赛作品更具有核心竞争力。“产研教赛训”备赛体系的精准实施,有利于提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群“双创”比赛成绩,促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基于技能大赛引领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专业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20).

[2]谢欣.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训赛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

[3]莫玉鹤.“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技能大赛模式的构建——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2).

[4]王新刚,聂燕.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对外参加比赛经验总结及其传承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8(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产教融合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2019B107)

【作者简介】李 佳(1990—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园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卢覃晴(1989— ),女,广西贺州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职业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研究;卢 鹏(1993— ),男,广西来宾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就业办干事,主要从事高职就业创业研究。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双创高职院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