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OWT分析法的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2020-08-31叶梦萍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swot分析法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从SWOT分析法角度分析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提出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注重音乐技能提升;掌握科学的学科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的综合。

【关键词】SWOT分析法  音乐教育专业  全科教师  人才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47-03

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培育小学全科定向免费师范生(简称“小学全科生”),是国家和自治区为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求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2015年起,第一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在玉林师范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河池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贺州学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8所高校已顺利完成,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相关研究表明,广西现有的农村小学教师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格局,即主科教师(语文、数学)大量超员,而音乐等艺术类课程教师却严重缺乏,导致大部分农村小学难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齐所需课程。

2019年,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首次进行音乐教育专业的三年制专科层次定向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在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专业名称是音乐教育专业小学全科教育班方向)。与第一阶段归口在传统教育系(部)的“小学全科生”相比,归口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小学全科生方向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上仍处于探索阶段,针对大多数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现状,将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教学中,使其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及相关的音乐活动,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从SWOT分析法的角度,对音乐教育专业小学全科生方向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

(一)生源及招生的特殊性

作为有“音乐之长”的“小学全科生”在招生时与传统的全科生相比,它增加了必要的音乐能力考核与测试。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的招生为例:第一,所招的学生必须参加2018年全国艺术类高考广西统考考试并获得成绩,若未参加艺术高考或参加艺术高考未取得成绩则无法报读。第二,考生在经过艺术高考及文化课高考考试后,获得相应的分数且填报志愿后,还需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录取就读。艺术高考考查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与音乐技能,如乐理、视唱练耳、歌曲演唱(奏)等,体现了音准与节奏的把握能力,演唱(奏)能力、乐感等。在面试中,重点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考查,如普通话、语言表达、演唱(奏)时心理素质、肢体协调等,以排除一些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条件。这样经过了“层层筛选”,可以避免招到不适合进行音乐学习、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学生。

(二)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音乐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为一体,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音乐课与其他主科科目不同,它有着自身的学科规律,要求授课教师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要求教师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等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做到以美育人。在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根据课程内容可以分成四个领域(见表1),可以看出领域二与领域三更偏向对教师在业务上的要求。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除了具备传统全科生的职业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比传统全科生更具备专业化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包括声乐、键盘演奏、儿童歌曲编配与弹唱、音乐教学法等,在课程设置上偏向加重音乐核心课程的教学比例,并对其余非音乐类课程进行整合与设计。

二、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模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优势分析、劣势分析、威胁分析、机会分析四方面的内容,其中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偏向于内部影响因素,0pportunity(机会)、Threats(威胁)偏向于外部影响因素。在实际应用中通过 SWOT 分析模型,能够清晰地分析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从而帮其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

(一)优势

实习时间长,强调职业与岗位对接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能给学生更多教学技能提升的时间与空间。不少高职高专学校实行“2+1”或“2.5+0.5”模式,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3~4周的认知实习(教育见习),第五(六)学期起设有崗前技能训练、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对师范生进行二对一的实习指导,有利于学生了解一线的教学情况,提高教学技能。学生通过实习能尽快提升职业能力,为“学生—教师”身份的转换做好铺垫。

(二)劣势

本专业学生高考录取时文化分相对偏低,部分学生入学时文化知识底蕴不深,专业基础课程经过压缩后学时缩短,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影响了音乐技能提升。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普通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内总学时数控制在1600~1800学时以内,总学时一般为2400~2600节之间。经调研发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由于通识课程占了必修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课程门数、教学学时设置需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计划的“压缩”。专业基础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合唱指挥、汉语基础等只开设一个学期;专业技能课程如声乐、钢琴、舞蹈、即兴伴奏(弹唱)、美术基础应用等,主要开设在第一至第四(五)学期。众所周知,专业基础课对专业技能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一门技能训练则需要时间去积累。由于基础课在教学学时上被压缩,这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演唱、演奏等)提升来说是不够的。

(三)机会

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本专业的学生为定向招生,学生入学时与当地的教育局签好就业服务协议,解决了学生就业的问题;就读期间学生免学杂费、住宿费,且每个月可领取发放的补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暂时没有经济与就业上的压力。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各类信息化渠道,提升音乐技能与教学技能。现下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教师技能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赛事都可以在微信的APP、小程序进行直播,中国大学慕课等课程类学习软件也收录大量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与信息化渠道给了学生广泛的学习机会,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快速地提升学习成绩。

(四)威胁

公立小学注重教师的发展,要求持证上岗,学生在毕业前需考取教师资格证,而“没有就业压力”的环境,使得部分学生在校时学习松懈。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地点是乡镇农村小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容易出现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自满思想,出现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

三、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

职业认知态度是基于对职业性质、特点具备清晰认知后树立的一种积极的职业态度。在新生入校时,专任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我是谁”,即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定位。让学生知道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树立起积极的职业态度。高职“全科型”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一线的教学中不仅要能胜任音乐课程的教学,还要能胜任班主任管理、小学课外活动组织、少先队、广播站等工作,甚至在一些小学还要担任其他科目的教学工作等。小学音乐教师去农村小学任教还要面对较为艰苦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师范生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具有长远的规划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有终身学习的职业使命感并且能承受工作压力。明确了这些,学生在未来三年的校内外学习与实习中,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二)夯实专业理论知识,注重音乐技能提升

扎实的音乐专业知识功底、过硬的音乐教学能力、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目标。在音乐教学专业的教学中,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等课程是基础課程,为后续技能类课程的教学起到重要的基础与支撑作用。这类课程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如乐理中关于“和弦”的知识,需要学生掌握由“音高—音程—和弦”的知识理解与积累,如果“音程”的知识没学扎实,那对“和弦”的理解将不到位,之后与“和弦”相关的其他内容肯定也难以了解。音乐基础课程训练了师范生的音高、音准、节奏,培养了良好的乐感与节奏感,让学生在音乐乐谱识读、乐谱分析、音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此外,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等课程,扩充了师范生的音乐知识面和音乐理论积累。

专任教师在理论与技能课程的衔接上要组建教学团队,关注学生课程的先修后续,共同开发、打造优质课程,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走访调研,注意理论与技能课程的比例设计,在教学安排上要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难度上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程度,特别是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小学生的特点和小学教学规律,引导学生打好基础。

(三)掌握科学的学科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的综合

在“学生—教师”的角色转换中,比较困难的是“怎么教”这个环节,因此教学法的学习与掌握非常重要。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团队为了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应为学生提供实践、交流、反思的实践平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让学生通过实习充分积累教学经验,通过集中实习、顶岗实习两个阶段的校内、校外教师指导,掌握教学方式方法。

“全科教师”是近年来教育界的关注热点之一,作为首次招生的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小学全科生方向,与传统归口在教育系(部)的小学全科教育专业有较大的不同,它更突出的是学生音乐综合素质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应对表不同的就业地区,将该地区的民族艺术融入实际的教学中,打造特色课程、传承民族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Z].

[2]梁柰.免费定向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艺术素养的提升[J].高教论坛,2016(3).

[3]李织兰,蒋晓云,杨起群.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高教论坛,2019(4).

[4]高霞,杨起群,蒋晓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下师范生师艺的传承探究——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高教论坛,2019(5).

[5]高霞,蒋晓云.全科教师培养模式下广西全科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J].高教论坛,2018(8).

[6]王玉洁,芦雪晨.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的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2014(13-14).

【基金项目】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校级教学改革专项重点委托课题“面向‘小学全科生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GXYZJGZX2019A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叶梦萍(1988— ),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讲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专业swot分析法人才培养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创意”转型
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
寿险公司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新形势下宜宾港物流金融的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