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IO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8-31蒙坚吴坤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CDIO理念创新人才机械工程

蒙坚 吴坤

【摘 要】本文论述CDIO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对本科学校和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科学化设计,提出构建科学长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和人才评价方式,注重能力考核,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创建实训基地,加强高职院校与高校联盟,促进校校合作等对策。

【关键词】CDIO理念  机械工程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145-02

一、以CDIO理念为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

(一)动态特征。CDIO理念(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倡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动态化的构建过程。以该模式为指导,本科院校和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对机械工程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相关行业的用人需求、岗位特征,在原有教学体系模式上将机械工程教学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创新,以CDIO理念切实推进教学建设的创新和优化,弥补当前教学体系的不足,探索出适合当前学生学习特点、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要集合用人单位、学术界和毕业学生的看法和建议,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不断调整、更新,确保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理论和实践融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该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长期以来,我国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处于理论和实践教育不协调的状况中。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教育性能突出,本科院校理论研究较强,但是实践教育模式相对不足。为推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满足相关行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应将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和本科院校的理论教育结合起来,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加强教学中CDIO理念的引导功能。一方面立足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点,增强基层工作岗位技能人才的理论知识深度,推动基层技能人才向高端技能人才进步。另一方面,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工程师。在两者兼具的基础上,要加强岗位素养、职业素养和思想品德建设,推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向现代化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行业实践技能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发展。

(三)模式化、标准化课程教学。将高职院校教学和本科教学结合起来,不仅要吸收两者的长处,更要找准两者在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的契合点,尤其是在教学中要做到标准化、模块化,基于CDIO理念对现代机械工程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的构思、设计、整合、执行。

标准化模式是要为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一个普遍适用的人才培养基准,并基于动态性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对该基准进行不断调试,促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具有创新、变革的生命力。标准化模式能对不规范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现状进行约束和规范,剔除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合理的部分,构建完善、统一和标准的人才培养机制。

模式化教学是要推动高职院校、本科理论课程的融合,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融合,专业多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使该课程体系呈现出课程和教学一体化、知识结构系统化的特征。以CDIO理念推进机械工程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要打破传统育人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进行监督和考核,结合现代教学条件等进行深入思考和精准定位,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应企业真实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四)个性化和针对性。在坚持模式化和标准化教学的同时,也要做到个性化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推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观念、创造意识、专业技能和完善的文化素养。CDIO理念的引入可为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构思,在培养过程中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增强个性化因素,综合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切实满足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并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基础,加强教学中的针对性。

二、CDIO理念下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CDIO理念和其它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导论性课程,从初始阶段就将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知识关联,让学生尽早领略机械工程专业的魅力,从初始阶段就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改变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程序。另外,要在教学实践中以项目式教学、标准化教学、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关联起来,推动多学科交叉教学,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增强理论教学,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综合素养及现代文化素养贯穿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享受到高级设计教学,在知識学习和实践应用中形成良性互动。

(一)构建科学长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基于CDIO理念,建立立体化、动态化的机械工程课程体系,要将创新精神融入课程体系的设计全过程,以全面教育和综合教育为宗旨来达到提升能力的目标,以推进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更要考量课程体系的可操作性和长效性。要坚持做到两部分:其一,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课程体系;其二,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两者相互结合,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具有长效特征,能切实地贯彻和执行下去,不仅应符合当下机械工程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特点,更要满足未来机械工程专业的深化改革。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和人才评价方式,注重能力考核。具体如下:

1.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基础,推进专业教育和市场的结合,架构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生能力为目标,就要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为前提,在课程教学中对师生身份进行综合考量,让学生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课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递、接受,而是需要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全方位地接触知识、感受知识,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知识。理论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热情、方式将成为衡量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理论知识不再是简单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内化于心、学以致用的过程。

其次,要加强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密切衔接,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在学校、实践训练在工厂的模式,而是要实现全面的教育、综合的教育,将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到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灵活多样,实践培训中应做到多类型有机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更要感悟、了解机械工程的创造魅力,将机械工程的设计、创造思维应用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实现多学科、理论和实践的交互渗透,通过弹性化的课程设置,有意识地将学生个人能力、集体合作能力、个人创新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等基本素质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得到整体提升。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CDIO理念下的机械工程教学对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因此机械工程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建设,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应明确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不再是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明确区分,而是要以理论结合实践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加强对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要求。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依托广西科技大学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内机电工程技术研究所、汽车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所等产学研合作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展开实践教学,学校可以给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教师参与到先进实验室研究项目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实践教师、双师型教师也要加强理论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借助和本科院校、产学研机构的合作,让教师参与到校外师资交流中,搭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助平台。教师本身也要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关于机械工程专业的理论研究深度。

(三)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创建实训基地。将开放式办学理念融入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中,学校可以借助和本科院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积极吸收更多企业参与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推动专业教学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应当明确校企合作的典型人才供应链合作关系,本着共建共享以及共同承担风险的原则,将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进行深度推进,根据企业的真实需求构建学校实训基地,设置实训课程的内容和评价体系。

(四)加强高职院校与高校联盟,促进校校合作。关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借助机械工程专业特点进行科学探索,并将CDIO理念应用到该合作模式中。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和广西科技大学联合创办的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专业,根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特点,将实训基地建设和本科院校中的理论研究特点结合起来,以培养一级工程师、高级应用技术人员为目标,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与本科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这种校校合作模式,不仅推动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更是实现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层次化教学,遵循不同学生群体的学情和认知特点教学,有效整合不同院校的教學资源,满足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安达,张建光,魏连秋,等.基于CDIO理念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5).

[2]赵应淇.“标准化+”背景下高职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9).

[3]汪娜,余国江.个性化教育背景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设计[J].池州学院学报,2019(4).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GXGZJG2015B132)

【作者简介】蒙 坚,男,仫佬族,广西罗城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专业教学。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CDIO理念创新人才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机械工程》第五届编委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简介
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CDIO理念下的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