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国家外语人才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2020-08-31卢慧慧易春燕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需求东盟国家

卢慧慧 易春燕

【摘 要】本文论述东盟国家外语人才的需求状况,以泰国为例,分析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中泰双方产业合作现状,对泰国外语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据此提出重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等外语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东盟国家  外语人才  需求  泰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29-03

2017年中国和泰国共同签署了《未来五年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为两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泰国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输出国,据泰国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泰旅游人数突破1054万人次,中国游客在外来游客中排名第一。泰国政府重视汉语教育,2001年泰国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大纲》,汉语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在泰国,各幼儿园、中小学均开设有汉语课程,除此之外诸多教育培训机构也开设汉语课程,泰国对通晓汉语的外语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多。

一、中泰产业合作现状

中泰两国合作由来已久,2012年中泰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建立全面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宣布了中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4年两国签署《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及《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泰双方经贸合作往来更上一层楼。近几年,中国在泰投资贸易额度有所上升,特别是在教育、旅游、农产品进出口等方面。

(一)教育合作方面。中泰两国的教育合作主要体现在:学历学位攻读合作办学,以及中国对泰国中小学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对外汉语教师输出合作两个方面。中泰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泰王国教育部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协定》推动了中泰两国教育合作,并掀起了两国的留学浪潮。据官方数据统计,2016年,泰国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3 044人,成为东盟国家来华留学数量最多的国家。同年7月,泰国外国留学生人数约为4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占了总量的四分之三,中国已成为泰国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泰国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大纲》,将汉语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汉语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条例的颁布使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增多,泰方通过与孔子学院等中国机构进行合作,招收对外汉语教师到泰方所需要的各大中小学任教,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汉语教师的缺口,近几年来泰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中文教育专业,采取内培的方式填补泰国对汉语教师需求的缺口。但是许多较偏远学校和培训机构仍面临着找不到汉语教师的局面,所以采取了聘请中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方式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二)旅游合作方面。据泰国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赴泰旅游人数超过1054万人次。据统计,泰国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了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中国赴泰旅游方式主要为:跟团游、定制游、自由行三种方式。跟团游是比较传统的旅游方式,其操作方式为中泰两国旅行社之间相互合作,为中国赴泰旅游者提供服务;定制游是针对较高端的客户需求,定制出行路线以及各项旅游服务;自由行人员多为家庭和一些年轻的“80后”“90后”,出行方式灵活,对旅游路线、出行方式、旅游项目选择更具有自主性,这种灵活的旅游出行方式,让更多线上旅游网站成为旅游消费者订购旅游产品的主要方式。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到达对象国后,会选择会中文的导游或中国留学生负责接机和一些旅游翻译活动,给许多中文导游或中国留学生提供了兼职就业机会。

(三)农产品进出口方面。泰国是个热带国家,其热带水果、大米、橡胶制品、农产品很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2015年中国从泰国进口的水果总额达478.8万美元,比2014年增长了22.1%,进口大米480.1万美元,较2014年增长了25%,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部分农产品实现零关税,促进了中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与泰国政府签订了30亿元的榴蓮订单,标志中泰农产品进出口合作进入了电商时代。跨境电商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会需要更多通晓对象国语言的外语电子商务人才。

二、泰国外语人才需求分析

(一)泰国中资企业外语人才需求。随着中泰产业合作的发展,泰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中国越来越多中小企业选择进驻泰国。泰罗勇工业园是中资企业进驻泰国较集中的工业园区,截至2015年12月,工业园共吸引了72家企业投资建厂,投资总额超过15亿美元。经对泰罗勇工业园的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其用工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内直接外派员工,这些人员为企业在中国总部外派驻泰人员,为少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泰籍员工,即企业在泰国招聘的泰国员工;在泰中国籍员工,一般为各大高校泰语专业毕业生,担任各项业务的沟通、协调翻译工作;非中非泰国国籍员工,一般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从事搬运、保洁、仓储等工作。

泰国中资企业需求的外语人才多数为泰语专业人才,在泰从事协调各个部门的沟通翻译工作。这类人员虽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沟通能力,但从用人单位用工反馈信息来看,其缺乏专业技术和企业知识背景,在生产和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薄弱,工作较吃力。不仅如此,该专业毕业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弱,与非泰籍员工的沟通没办法正常进行,工作面临较多困难。从调研结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驻泰中资企业需求泰语专业等外语人才从事翻译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应具备企业管理和第二外语英语的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综合能力。

(二)泰国旅游业及电商行业人才需求分析。旅游业是泰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是泰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每年都向泰国输出大批量的游客。仅2018年,中国赴泰旅游突破了上千万人次,创造了中国赴泰旅游的新高峰。赴泰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相关行业出现了人才缺口,如旅行社、酒店、餐饮等行业需要泰语专业外语人才从事地陪领队、计调、客房、前台、餐饮等岗位工作,为泰语专业人才创造了许多的就业岗位。随着调查的深入,以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发现在旅行社、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事工作的泰语专业外语人才虽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缺乏从事地陪领队、计调、客房、前台、餐饮等岗位的专业背景知识,这些专业知识的相关课程一般是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泰语专业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外语翻译能力,而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虽培养有旅游、酒店、餐饮的专业知识背景并能够从事地陪领队、计调、客房、前台、餐饮等岗位的专业人才,但这些专业人才不通晓或不熟悉泰语,所以无法在泰国从事工作。

2016年,阿里巴巴收购了泰国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预示着中国向泰国电商行业进军。2018年2月,阿里巴巴在泰国等地通过整合用户端、支付端与物流端,构建了庞大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跨境电商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Lazada还在东南亚地区建设了30个配送站,15个仓配中心与分拣中心,完成了中国与东南亚电商网络的无缝对接。跨境电商的兴起也带动了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而这些领域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泰语专业人才。

据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8届应用泰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其中有4人在泰国从事中文教师工作,1人从事餐饮行业工作,2人从事物流仓储工作,5人选择在泰国进行学历深造,另10人在南宁、广州、深圳等地从事跨境电商工作。从数据上看,电商行业对泰语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

(三)对外汉语教师人才需求分析。自从汉语教育被纳入泰国基础教育以来,各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都需要大量的对外汉语教师。随着我国与泰国各项经贸往来日益扩大,学习汉语的对象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包括从事经贸活动的泰国商人、从事旅游活动的导游、从事酒店和餐饮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都需要学习汉语。中泰经贸活动往来成为汉语教育最大的推动力,也为各大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助推力。

目前市场上从事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的教师参差不齐,从事汉语教育工作的有:泰国汉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中国泰语专业毕业生、泰国校方与中国各大中小学校签订教师互派合作协议的交流教师以及一些华侨华人等。汉语教师需求仍是一个大的缺口,对汉语教师从业能力以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培养外语人才的建议

从泰国外语人才市场需求来看,单一的熟悉对象国语言,掌握基本语言技能的外语人才已经不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导向,已成为各大高校须考虑的问题。应从学生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建立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以及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面向东盟的外语人才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必须要学好英语。高校需多从语音、词汇、篇章、对话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用知识,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实行“非通用语言+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非通用语种教学为主,英语教学为辅,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开设英语课程,课程设置不能只单一完成教学任务,需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必修课可开设一些实用英语会话等课程,选修课可开设多一些技能课程,如英语口语综合技能实训等实践技能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英语交流沟通能力。

(二)突出专业培养目标,建立科学课程体系。根据对外语人才需求调查,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从事导游、地陪、客房、前台、餐饮、跨境电商、对外汉语等岗位。设置课程体系需以泰国外语人才需求作为背景,体现出“外语+专业技能”的课程模块并与其他专业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和指导思想应该与国家“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相结合,与东盟国家人才需求为导向,为即将“走出去”的人才和企业服务。充分利用崇左与东盟国家的地理区位优势,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外语教学模式,将外语和专业技能以及行业知识作为培养目标,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得到同步发展。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17级泰语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其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泰语语言基础,能够熟练运用泰语,在外企、外事、商贸、旅游等行业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泰语专业除了设置语法、词汇、翻译、听说读写等专业课程外,还设置了经贸、旅游、会计等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技能選修课程模块,以实现“外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采取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才能保障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一些专业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高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培养合作协议,或是邀请企业走进高校,对相关专业学生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开设旅游泰语、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与旅游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能力,并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同时优化专业设置,哪些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适合再继续开设,可以删减,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确保开设的课程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确保开设课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保证学生在课程中可以学习到实用的技能和知识,把实践技能课程以及实训相关的课程交给企业,在企业中开课,采取“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专业教师申请到企业中进行挂职,以保证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经贸活动的发展,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专多能”的人才才能在就业市场上拥有竞争力。因此,为东盟国家提供外语服务产业的单位和部门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和调整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同时要与企业合作,共同探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避免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东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研究——基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视角[J].东南亚纵横,2017(6).

[2]白东蕊.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发展的趋势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物,2018(7).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2019KY0790)

【作者简介】卢慧慧(1985— ),女,广西崇左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壮泰民俗文化研究;易春燕(1983—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服务。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需求东盟国家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个性化外语人才培养浅析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