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弹性设计理念的小户型住宅室内空间研究
——以32m2 Apartment为例

2020-08-30田飞

建材与装饰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户型居住者设计者

田飞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对于一些人口拥挤的高开发地区城市,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域出现了高密度、复合性的单元模式。小户型公寓住宅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并逐渐成为受欢迎的房型选择。小户型住宅应运而生,但存在部分住宅室内空间缺乏一定的灵活多变性,不具备可成长性,使用结构单一,设计无法满足居住者不断更迭变化的居住需求。

2 弹性设计相关研究

在弹性设计相关的领域,不断扩展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与旧建筑的相关改造、充分再利用相结合;②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结合;③弹性设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弹性设计思想不断发展,其设计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紧密相关并逐步发展,使弹性思想延伸到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如今仅是“生存型”住宅已经满足不了居住者的需求了,住宅功能更多转为“文明型”,仅仅最基本使用功能上的满足已经不符合居民的需求了,居民对住宅的要求逐步过渡到开始重视居住空间舒适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设计住宅需要考虑的是要满足不同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行为以及灵活可变性等。此外,设计师在小户型公寓设计中应秉持“高效弹性”的设计理念,以理论指导实践,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为起点,使小空间发挥出大作用,力求在设计中打造最优的生活舒适感。坚持小户型住宅设计原则及方法。

3 有关弹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以人为本”是最基本的准则。设计者不仅要创造合理的空间布局,更需要在设计中满足生活中的不同需求。综合住宅设计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根据居住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满足人性化需求,设计也需满足居住使用过程中舒适、安全、灵活。高效合理的弹性设计可以根据人类的生活行为模式进行更迭变化,但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不会更替。所以设计要人性化处理,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3.2 要坚持动态适应性原则

现如今,居住者对住宅空间的功能需求不断变化,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居住者的生活行为模式、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性等,基于这种变化设计者需要满足不同家庭的动态生活,在设计中要考虑空间的灵活适应性。而动态适应性原则包含了人的参与体验感,体现住宅空间设计中的灵活可变性的特质。设计住宅设计应涵盖居住者不同行为模式下的生活,满足生活多样性,所以设计者在保证住宅安全的结构性能下,更要打造灵活多变的居住空间,为空间自身增加变更的可能性。

3.3 要坚持精细整合的原则

伴随着居住需求的不断增加,粗放型设计逐渐被淘汰,如今的住宅设计不断转向为精细化设计。设计者需要在住宅空间设计中进行系统的精细优化。一方面,设计者要结合居住者的居住需求,在满足最基本的用户需求后,从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行为模式入手,给居住者打造最合理的空间尺度,尽可能提高住宅空间的灵活适用性,从而实现住宅空间设计的精细化。另一方面,设计者要从空间功能着手,满足不同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在设计中,尤其是小户型公寓设计,更要秉持精细整合这一核心原则,高效利用空间,合理进行平面布局,将不同功能区间的关系进一步精细优化,提高住宅空间利用率。

3.4 要坚持舒适性原则

社会不断进步,居住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居住空间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外,居住者更多的需求是空间的舒适程度。根据心理学上的统计,空间的舒适程度会影响到居住者的使用意愿,行为模式变化等等,住宅环境中要合理运用人性化,设计需让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得到满足,心理与生理上感觉到最大的舒适感。具体可表现为使居住者在行为、触觉和视觉等等体验到舒适。在视觉方面,主要有色彩、形态和陈设等内容,根据居住者需求设计中要合理运用。在室内环境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家具提升室内环境的触感舒适度,合理选取家具使居住者进一步获得舒适之感。而在行为舒适方面,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室内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家具及其他设施要摆放合理。综上所述,设计师要在设计过程中整体都要坚持舒适性的原则,打造舒适度高的居住空间。在合理运用弹性设计理念,增加居住者使用舒适度。

4 住宅室内空间弹性设计方法

在住宅设计中,需基本满足的功能包括吃、穿、坐、卧,在设计的功能分区中则分为客厅、厨房、餐厅、厕所等。在住宅空间设计中,功能与需求是相对应的,居住者的某方面需求被弱化的同时,则其对应的功能也就会发生弱化。这也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居住者生活需求。经过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弹性相关设计,归纳出住宅功能的弹性需求基本上表现为四条:①对于住宅内常用空间的可变灵活性;②居住者某方面功能需求的增加;③空间功能适应性发展的弹性需求;④部分空间功能不适应性的转换及更新。

国内小户型公寓近几年热度不断增加,尤其在房价比较高的地区,可谓是寸土寸金。在香港地区,房价更是居高不下,每平米售价超过很多普通人的可承受范围,普通人的平均每人房屋占有率不超过20m2。此时香港建筑师张智强一家拥有一套面积32m2的小型公寓,张智强合理运用弹性设计相关理念,理论结合实践,将这套小公寓合理的改造,命名为32m2Apartment。

在这套小公寓住宅设计中,设计者将所有隔墙打通,营造通透性,然后将卫浴室进行固定,剩下空间由可移动的功能家具构成,大大提高空间灵活性,将功能家具以550mm、900mm两种大小模块的形式出现,统一归置在两侧墙面,目的是缩小占用空间,中间留出长方形的活动空间,供多功能家具将空间分隔变化使用,提高整个空间的可变性。

在整个设计中采用了推拉式的滑道系统,这也是设计者增加空间灵活性的一个表现,将滑道系统设置在天花板上,可将电视墙、书架墙等墙体进行推拉平移,根据居住者的使用需求可随意变化。设计中保持空间的灵活性和完整性。设计师为了增加住宅使用过程中的私密性,在可移动空间中设置凹槽,在使用过程中可在凹槽中挂上帘布,用来分隔空间,也可使空间产生一定的视线阻隔。设计中还使用了推拉翻转式家具,这些家具可根据需求变换,可以组合为不同尺寸桌子、椅子等等,也可在长方形的活动空间中灵活组合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浴缸边的墙上,设计者利用一张单人床翻转而下,高效利用空间,配合可控的帘布,形成一间独立的客房,满足居住者的生活需求。

设计者高效合理利用空间,在整个住宅的中央空间预留出一个完整的长方形空间,用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变换,这个长方形空间没有特定的机能,却为居住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可以用来聚会游戏,也可以用来当做私人影院以及个人体育运动等等,如图1所示。

图1空间运用

5 总结

住宅室内弹性设计这一设计思想的引入,不仅可以改变住宅中僵化、静态的模式,还可以为以后住宅室内的发展变化提供有效保证,将弹性设计理论结合实践,在住宅使用中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变化具有调整、可变化及可发展的潜力。

弹性设计理念适用于住宅室内中,其可变性、发展性、灵活性等可以满足居住者的更多的使用需求,增加居住者的使用舒适度,从而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设计中,将弹性理念引入到住宅设计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满足健康舒适,科学高效的发展理念,促进住宅环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小户型居住者设计者
青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思考
生态屋V01(Niu Haus)原型
2020德国iF设计奖
住宅小户型精细化设计分析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环境心理学对我国住宅与社区居住满意度的影响
浅谈室内装修设计的功能与形式
小户型室内设计中低调奢华的空间氛围营造
小户型居室家具设计的策略研究
杨敬:深水区医改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