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课核心素养之理性精神培养策略探究

2020-08-25满国栋

考试周刊 2020年74期
关键词:理性精神高中政治培养策略

满国栋

摘 要: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引领学生实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因此,面对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优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借助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加强理性精神的培养。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理性精神;培养策略

面对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政治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真正落实“一核四层四翼”的育人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四大核心素养中,理性精神是四大素养的基础素养,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基本条件,是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另外,全面加强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理性精神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手段,全面加强理性精神的培养。

一、 理性精神与高中政治教学解析

(一)理性精神内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和理性精神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关于“理性”这一概念,最终源于古希腊哲学中,将理性这一内涵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人性层面、本体层面。

关于“理性精神”这一概念的研究中,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笔者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总结:理性精神就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思维品质(理智、自主和反思等)和行为特征。具体来说,理性精神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认识。并且理性精神学习中,更加强调人的思维能力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反思;最后,理性精神对学生科学求真的态度进行了强调。

高中政治理性精神就是要求学生在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通过对经济、政治、法治和哲学等内容的学习,有意识地提升自己,提醒自己在日常言行中,逐渐改变和克服自身的弱点,进而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对问题和是非进行必要的判断。

(二)理性精神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全面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体现高中政治的学科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这一科学教学承担着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理性精神的培养,可充分凸显出高中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这与高中政治“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其次,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并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理性精神的培养,可引导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政治学科所要求的品质等,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在理性精神培养下,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素养得到提升,促使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最后,有助于贯彻和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落实“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也为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通过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对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适应了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进行。

(一)立德树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培养高中政治理性精神的时候,必须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原则,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将理性精神与高中政治理论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促使学生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明辨是非黑白,自觉抵制不良的诱惑,逐渐形成有担任、有责任的好公民。

(二)针对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针对性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理性精神教学内容,并结合高中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习中,逐渐提升自身的理性素养。

(三)可操作性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落实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教师必须要借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等,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的个人能力因素等,精心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性培养计划,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理性精神。

三、 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之理性精神培养策略

(一)增强理性精神意识,确立具体化教学目标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理性精神意识,还要在此基础上确立理性精神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在组织和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做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要增强理性精神意识,不断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必须要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态度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转变传统的政治教学理念,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下,落实理性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确定理性精神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的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应立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核心素养目标”,确立理性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关于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就以此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设计:辩证看待收入差距,理性看待公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模拟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收入分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理性的思维态度。因此,教师在借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组织开展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紧紧围绕理性精神的教学目标,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等,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创设一个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这一生活情境中,通过分析和思考,最终完成理性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正确对待金钱”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就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求包养、嫁个有钱人”社会热点,并结合学生的世界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得金钱?如何正确使用金钱?在这一情境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金钱的认知,通过思考和分析等,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金钱观。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做一名理智的劳动者、消费者等,进而实现了理性精神的培养。

(三)创设问题,培养理性精神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发挥问题驱动的价值,借助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中完成理性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时候,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问题思考和探究中,获取知识、创造性应用知识,最终促使学生形成理性精神。例如,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就借助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的案例,并据此提出问题:西红柿食用之谜是如何解开的?我们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今天要指导西红柿是否能食用,还需要亲自尝试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毒菇而身亡的人,值得吗?学生在层层递进问题的思考中,不仅加深了对这一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辩证思维,实现了理性精神的培养。

(四)设计辩论主题,在交流中培养理性精神

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必须要对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批判性进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独立面对社会,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等进行正确的判断。据此,教师在组织政治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等,给学生设计辩论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深入思考和分析,最终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实现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时候,就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利与弊”辩论会,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观点支持,并结合知己的观点搜集材料。接着,教师提出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对生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在交流的氛围中,思维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活跃,最终促使了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高中政治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手段,全面加强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振潭.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理性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1.

[2]张剑霞.理性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培育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8.

[3]张青丽.《政治生活》教学中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4]万春香.培养理性精神是政治教学的智慧追求[J].教书育人,2018(4):27.

[5]张春梅.浅谈高中政治课堂理性精神的培养:以《经济生活》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

[6]闫晓燕.辩证课堂,理性人生:浅谈对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中理性精神的理解[J].教育现代化,2018,5(3):355-356.

[7]刘丙胜.试论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理性精神[J].中小学德育,2016(7):34-36.

猜你喜欢

理性精神高中政治培养策略
基于“韦伯命题”的视角理解“四个全面”战略的实践意义
以知怡情,让数学文化走进数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育人探微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