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对汽车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2020-08-24

世界汽车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赛事汽车

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各项工作也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要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各项工作。”面对席卷全国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举国上下众志成城。

汽车赛事全面受影响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精准施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担当汽车工业护航者的汽车文化产业也不例外。

具体到汽车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既包含各大机构及民间组织的运动赛事,也囊括了众多车企举办的以互动体验、汽车销售为目的的各项线下活动。不难看出,无论是上述哪种活动,“人员聚集”都是其中一大特点。因此,为规避传染风险,减少人员聚集,在汽车文化领域内,已有众多赛事机构先后宣布将旗下活动取消或延期举行。

国际赛事方面,国际汽联于1月30日发布声明称,正在监测在中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并将围绕其管辖赛事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的可能性。国际汽联所述的“任何必要的行动”就包括原定于3月21日举办的Formula E三亚站被延期举行。同时,原定于4月17—19日在上海举行的F1中国大奖赛最近也在考虑是否需要修改原定赛程。有消息称,国内举办方正在考虑与9月底的俄罗斯大奖赛对调,但目前尚无官方定论。车队方面,近期接受采访的红牛车队老板霍纳也表示尊重赛会和FIA的最终决定,但出于安全考虑,他目前不会允许车队人员到中国踩点。

国内赛事方面,2020年泛珠三角超级赛车节赛事举办时间已确定调整,原定3月、6月、9月举办的泛珠春季赛、夏季赛、秋季赛,调整为6月、9月、12月举办;同时,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发布了《关于暂停举办2020年中国长白山冰雪汽车拉力赛的通知》,但眼下通知正文已无显示,有分析认为这或将意味着该项赛事也将面临暂时停摆。

事实上,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此前在其官网发布的公告中透露,“国家体育总局已指示暂停四月份之前的所有体育赛事活动”,无论该指示最终是否落地执行,大量赛事安排调整已不可避免。

汽车文化产业夹缝中生存

除专业赛事外,每年春节过后,也是各大车企和行业机构着手筹备全年节假日汽车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时段,通过展会、零售、特色旅游以及一系列周边活动普及汽车文化,吸引大批游客游览。但随着此次疫情爆发,珠海国际赛车场、浙江卡丁车场等数家专业汽车活动场所暂停营业,各地群众也响应减少外出的号召,基本停止一切外出休闲娱乐活动,休闲消费人群及消费规模明显减少。活动方在疫情压力之下将面临“无地办展”、“无人观展”的双重困境。因此,近期全国各地的汽车文化体验活动、展销活动已全面搁置。

此外,每年上半年汽车圈最关心的三件大事——兩会、“3·15”、北京车展中,本次疫情对原定于4月23—30日举办的北京车展的影响引发关注。果不其然,主办方于2月17日下发通知宣布展会延期举行,延期调整后的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可以预见的是,在疫情尚未出现明显拐点的时段内,“推迟”和“取消”依旧各项文化活动的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的核心区域湖北省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聚集了东风乘用车、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汽车、上汽通用、吉利、威马等整车企业。此次原本7天的新年假期被大幅延长,湖北大量汽车上下游企业全面停工,不仅对整车生产形势造成严重影响,其汽车文化产业也将面临巨大阻力。其中,便包括在去年9月19日“2019武汉文旅融合光谷高峰论坛”上签约的武汉汽车文化产业园等一系列汽车文化相关项目的实施。

对于汽车文化产业而言,武汉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全国各地无一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疫情对汽车文化产业的影响:

1. 汽车赛事及各项汽车文化体验活动相继宣布推迟或取消,市场消费受阻。大量赛事安排将遭调整已不可避免,此举将直接影响赛事及其周边市场消费,阻碍汽车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形势。

2. 汽车文化产业供应链遭遇冲击。疫情期间,各地汽车文化活动被长期叫停,直接造成活动承包商、供应商长期停工。不同于车企雄厚的资金力量,国内会展承包商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长期停工将迫使承压能力低下的小微企业退出市场,对汽车文化产业供应链造成冲击,会展行业将进入调整期。

3. 疫情引发汽车文化产业经营模式深思。受制于会展赛停办,众多依托于传统线下活动的经营机构主营业务停摆,以往发展模式遭遇挑战,从业者亟需寻找创新业务突破口。

不可否认,疫情的爆发对全国汽车文化产业造成了实质性影响,但不会动摇中国汽车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心。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经济发展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国内汽车文化产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以文化为核心,完成汽车消费与使用观念的提升,为整个汽车行业注入文化灵魂。

汽车文化产业应对疫情的建议举措:

1. 传统淡季与疫情的叠加效应使车市销售降入冰点,在特殊时期车企应以线上体验中心、VR看车、全程线上下订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线上选车、购车体验;针对习惯线下购车的消费者,车企、经销商可思考自营或联合第三方机构,打造汽车无人超市、以租代售上门交车等创新运营模式;政府机构则主张鼓励行业内普及无接触汽车服务平台,搭建自助化行政服务体系,通过车企、经销商、第三方机构以及政府的协同并举,共同构建全新购车文化。

2. 疫情使消费者购车需求积压,一旦疫情趋势减弱,市场或将迎来久违的需求高潮。车企及第三方机构应以销售带动文化,以本次疫情中的实际用车需求为重要宣传点,使公众形成以人为本、安全健康的选车用车文化观念,从而反向助推日后全新车型的使用体验。

3. 车企及公关公司应重新规划全年汽车文化活动安排,减少相似活动“撞车”。在眾多会展赛活动宣布推迟至举办的背景下,势必造成下半年文化活动扎堆。因此,各运营单位应精简活动数量,做实活动内容,突出自身特色以求事半功倍。

4. 汽车文化相关机构应加强线上内容服务,满足民众在疫情压力下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汽车养护宣传与答疑、精彩赛事集锦等形式均可拥有广泛受众。

来势汹汹的疫情虽然对我国汽车文化产业短期内造成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春节假期及过后是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多数周边文化活动也正处于正常冬歇期,后续活动只要针对疫情近况进行合理的时间和形式调整,并不会对产业造成实质性冲击。另一方面,在疫情“大考”面前,已有不少车企和机构尝试了全新的参与方式,引发全行业深思。在依旧强烈的市场需求下,在5G、VR、自动驾驶等科技落地商用的技术支持下,未来极有可能催生更多意想不到的新业态、新模式,

就像17年前战胜“非典”疫情那样,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抗“疫”之战必将迎来曙光,汽车文化产业前景依旧蓬勃。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赛事汽车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3D 打印汽车等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