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归纳类比”思维情境,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2020-08-20徐园园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实景椭圆金鱼

徐园园

鸡蛋是椭圆的,鸭蛋是椭圆的,好像没见过除椭圆外其他形状的鸟蛋,所以鸟蛋是椭圆的。既然蛋是椭圆的,那么新发现的那个什么史前大恐龙的蛋肯定也是椭圆的。蛋分为蛋皮、蛋清和蛋黄,地球是否也分为几层?果不其然,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由熟悉的事物做类比,可以探索并总结出事物中所蕴含的深层结构。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外表看似迥异的例子之间找到共通的规律,就是归纳类比学习法则。

当理解抽象概念遇到困难时,当不知道何时运用所学内容时,当概念错误或混淆时,当抓不住大局迷失学习方向时,都需要运用“归纳类比”这一黄金学习法则。

下面,以小学语文的三篇课文教学为例,介绍“当理解抽象概念遇到困难”时,如何创设“归纳类比”情境,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案例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记事类文章《鱼游到了纸上》,在引导学生学习“联想”这一写法时,让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文章,调动已知经验,自己探究新知识。教学流程如下。

过渡语:青年画鱼到底有多细致、有多快呢?这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1: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预设:前半部分是作者看到的,后半部分是想到的。

引导语:还记得《鸟的天堂》《全神贯注》中的句子吗?一起读。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这种写法就是联想。

课件出示2: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全神贯注》)

像这样既写看到的,也写想到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吗?赶快找找。

课件出示3: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引导语:说说这样写的好处。鱼就是我,我就是鱼,人鱼合一,这就是融为一体。这就是——忘我的状态。

小结语:联系前面看到的内容,所以作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三段文字,思考:怎样才能把联想写好呢?

预设1:看到的、想到的,二者之间要有联系,是在看到的基础上想到的。

预设2:写想到的,中间要有比喻词,如仿佛、好像、似乎等。

组织语:大家也来试试。仿写训练——夜晚,小明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语:正是由于对书籍的热爱,才有了这种忘我的状态。

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旧知识的回顾中习得的。关于“联想”这一写法的学习,结合三年级下册学过的《鸟的天堂》和本单元第30课《全神贯注》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顾。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摸索出了一点“联想”的味道,紧接着,引导学生继续从文中寻找运用联想写法的句子,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学习积极性被点燃。运用联想的句子一一呈现在眼前,在横向比较中,学生自己把握规律,总结出联想的特点。这种学习,是一种主动化学习;这种学习,是在头脑中进行加工后积累下来的过程。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寻找、类比、归纳、总结后,内化为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输出——仿写。

【案例二】

統编版六年级上册《草原》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双线组元”是统编版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一单元的人文要素是触摸自然,语文要素是读写并重。本课的训练重点是“想象融入景色,读出感受;联系生活谈体会”,集中体现在课后题的第二题:“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这一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训练点的达成。如何引导学生真切地感知“实景+感受”的写法特点呢?

可以联系前面学过的《观潮》和《鸟的天堂》中类似的句子,让学生从熟悉的文字内容中,观察句子特点,梳理语言的规律。然后再回到课文中找出所有类似的句子,也就是先写实景再抒发感受的句子,最后进行仿写训练。

课件出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了。(《观潮》)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鸟的天堂》)

两个例子要比一个例子的学习效果更好,因为归纳类比学习法则是通过类比推理帮助学生透过语言现象深入语言内部,更易于理解语言组合的奥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脱离整体,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之中去,才能正确认识它。就像“联想”与“实景+感受”的写法学习,只有放在这一知识点的大系统中去类比、分析、梳理,才能在认识问题、掌握规律的同时,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猜你喜欢

实景椭圆金鱼
b=c的椭圆与圆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小金鱼
小金鱼
第四届20强+1实景家装节开幕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随便走
极限思想在椭圆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