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不停学”背景下,昭通学院线上教学调查研究

2020-08-20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对象教学效果

(昭通学院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各地教学无法正常开展,为确保“停课不停学”,我校积极组织线上教学。从2月24日开始试运行线上教学一周,3月2日正式实施上课,教师们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为了解不同专业教师对线上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教师对线上教学的适应度和满意度,怎样改进教学方法来使教学质量“不下降”、学生上课“不松懈”,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同质等效”。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教研室研究团队开展特殊时期我校教师线上教学的调查工作。

一、线上教学基本调查情况

图1 调查对象的专业情况

调查对象为我校2020春季学期开展线上教学的教师,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43份,全部为有效答卷,涉及13个教学单位和行政部门。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校教师的线上教学实际情况,本研究又从年龄、职称、性别、专业(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度随机访谈,补充和完善问卷调查数据。

二、线上教学相关情况

1.调查对象在本学期前线上教学的相关经历

这个特殊时期前,对线上教学一般了解或不了解的占比84.33%,非常了解的仅占2.99%,不使用线上教学的教师占比47.76%,经常使用的教师仅占17.16%。说明我们绝大部分是被形势所迫,初次接触并了解线上教学。

图2 对线上教学情况的了解程度调查

图3 对线上教学的使用情况调查

2.教师线上教学采用的平台和教学方式

教师线上教学采用教学平台最多的是雨课堂,占比60.45%,班级QQ群次之,占比51.46,%,使用智慧树占13.43%,使用钉钉或其他教学平台的相对较少。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直播方式,直播+资源包的占比高达49.25%,没有教师仅采用录播的方式上课。

图4 教师采用教学平台线上教学情况调查

图5 教师线上教学方式调查

3.教师线上教学情况

调查对象在要开展线上教学前,所有教师均提前联系所授课班级学生,建立QQ群、微信群或其他授课群,学校层面也提前组织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线上教学演练,让教师和学生熟悉并测试要使用的教学平台。课前预习推送的占68.66%,课后作业推送的占63.43%,课中教师通过开展课堂小测验、提问、讨论、答疑等多种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61.19%的教师在课后通过教学平台查看学生答题情况,64.94%的教师通过学生班级微信群或QQ群进行监督。

图6 教师线上教学情况调查

二、线上教学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调查发现,我们学校对线上教学一般了解或不了解的教师占比84.33%,不使用线上教学的教师占比47.76%,经常使用的教师仅占17.16%。这次线上对我们学校教师产生影响如下:

1.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调查发现,实际上刚开始很多教师一听说要开展线上教学,头脑是懵的,调查对象中发现35.08%的教师产出焦虑、紧张和畏难情绪,不知道如何入手,不知道如何进行线上教学,尤其是平时网络技术运用不熟的教师或者是根本不采用PPT进行教学的教师感觉尤为困难。经过校级层面组织雨课堂和智慧树等相关教师的培训,部分教师的视频指导及言语鼓励等,很多教师迅速转变教学观念,适应线上教学,顺利当上主播。访谈对象1(教授、文科)认为,这次线上教学使我们教学观念发生改变,对我们学校来说是一件好事,平时教师都在讲线上线下教学,但部分教师嫌麻烦不想动也不想学,而这次疫情逼迫我们不得不关注什么是线上教学,采用什么平台教学进行线上教学,怎样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不打折等。在他们学院上完课后,领导牵头,鼓励教师交流线上教学感悟和经验等,使年轻教师或年纪稍微大一些的教师迅速适应线上教学。访谈对象2(教授、理科)认为,线上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尤其是课堂测试,学生迅速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对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具有积极作用。

2.对教师学习态度的改变

调查发现我们教师恪尽职守,多管齐下组织教学资源,优化线上教学提升教学质量[1],尽可能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同质等效”。访谈对象3(副教授、理科)认为,线上教学不难,关键是教师的学习态度,教学方式要不断变革创新。这次线上教学体现我们教师对线上教学的热情度相当高,对特殊时期开设线上教学有40.5%的教师非常期待。访谈对象4-7(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些访谈对象涉及不同专业和不同年龄层次,他们认为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真正践行教学相长。在开课之前尝试了多种网络平台的使用,雨课堂、智慧树、钉钉、腾讯会议、QQ群分享屏幕及群课堂等,发现不同的网络平台都有优缺点,适合自己的、自己操作最熟悉的其实就是最好的教学平台。面对面课堂教学中采用PPT教学的教师相对容易,没有采用PPT的教师线上教学要制作教学PPT,要课前推送预习并查看预习情况,课后还有推送作业检测学习效果,课中要设计讨论、课堂小测验等,备课量比传统课堂教学大很多,但他们认为,这种线上教学是值得推广的,教师当堂答疑,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尤其作为理科教学或者是艺术类的教学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思考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更多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次线上教学让我们的教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重新思考。访谈对象8-9(教授,文科、理科)认为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线上教学最基本的能力培养,没有自我约束力所有的线上教学完全是空谈。在传统面授课堂教学中,也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但没有提高到这个高度。线上教学,任课教师看到学生已进入课堂,但听与不听,怎么听,在什么地点听,网络质量如何,听的效果如何等等,线上教学教师无法监控学生的整个听课行为,手机开着干其他事情的学生大有人在。因此,在我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然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可能存在很大的问题。

4.对教与学方式的重新思考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黑板+口头讲授”或“ppt+口头讲授”,教师上课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教师讲学生被动听。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都不尽相同,怎样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提高线上教学效率,怎样才能使学生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引发我们教师对教与学的重新思考。访谈对象10-12(讲师,理科、文科、体育)认为,以前教学上完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而这种网络上课,学生随时随地都会抛出不同的问题,教师不厌其烦解答学生的问题,线下师生互动,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动机。访谈对象13(教授、文科)认为,这种线上教学比较适合不同性格的学生,因为有的学生善于语言表达,有的学生善于文字表达。这种看不到教师的线上教学,避免了学生面对教师的紧张,反而较容易表露内心真正的东西,对于文学写作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

调查对象中84.33%认为线上教学基本符合自己的预期效果,在“停课不停学”这样的情形下,线上教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但非常满意的人数较少,88.06%的调查对象认为课堂教学+线上学习,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率最大。

图7 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认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1.认为教学不受时空条件限制

访谈对象14-15(副教授、理科,助教,文科)认为在当前“停课不停学”情况下,教学不受时空条件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课前推送学习资料包,学习任务及预习内容,学生的学习在课前就可以进行。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直播或视频直播与学生交流互动。如果采用学堂在线雨课堂平台,授课时开启“弹幕”或“投屏”,一方面增加师生的实时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听课的疑惑并及时解决。同时,学生点击PPT中不懂页面,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对不易理解的内容重点讲解,提高授课效率。课后学生可以随时查看PPT资料和看语音回放,对知识进行不断巩固和复习。雨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环节全程连接师生,实现教学全周期的数据采集,把学生的学习行为全部记录下来,教师全过程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便于教师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2.师生交流不受时空约束

教师突变“主播”,这与传统课堂相比,在课堂上不怎么爱说话的学生也变得积极起来,他们通过教师授课群或授课平台与教师交流,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通过网络部分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交流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深入。访谈对象16-19涉及职称的各个层次,她们认为私聊的同学更多,涵盖的内容包括作业、学生心得、网络情况、相关考试等方面,比传统课堂教师上完课就走效果好。

3.网络课程资源更丰富

访谈对象20(教授,理科)认为线上教学可以有很多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网络课程资源开放性、共享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特点[2],教育部针对疫情,免费向高校开放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401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在内的2.4万余门在线课程,涵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门类,免费提供包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等22个网络平台[3],为我们线上教学提供了平台和软件支持,增加教师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4.线上教学反馈及时,提高教学效率

线上教学反馈及时,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树、QQ群及群课堂等平台布置作业,课堂上收缴作业并完成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未完成名单系统也显示得清清楚楚,无须统计,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批阅试卷或者作业往往要延迟较长时间。线上教学中,学生提交的作业形式也多样化,电子版作业、手写照相或发小视频交作业,学生可以轻松学习,不会有太大的学习压力。

四、影响教学满意度因素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线上教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有优势,但教学效果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1.学生线上学习监控弱化影响教学效果

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较为困难,调查发现28.36%的人通过签到监控,64.93%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监控,58.21%的教师通过教学平台记录数据监控,61.94%的教师通过微信或QQ 班级群教学监控。

图8 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监控情况调查

从调查中发现,虽然教师采用多种发生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但对单纯线上教学效果满意度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2.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影响教学效果

“停课不停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网上平台授课,而是更广泛意义的线上学习。线上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学生上课没有教材,虽有电子版教材又没有打印地方,学生只能看着教师推送的PPT或慕课资源上课,不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部分学生认为上完课后感觉印象不深,很容易忘记。加上没有课堂氛围,注意力难以集中,线上教学效果没有面对面教学效果好,但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借助在线教学,其实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师生互动交流不畅影响教学效果

网络一线牵,师生得“相见”,很多教师认为,线上教学与面对面的教学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师生的空间距离,降低了教与学的效率[4]。教学还是需要师生间进行的直面交流。如采用雨课堂或智慧树平台,学生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现状无法了解,交流只能通过弹幕或投屏进行。部分教师尽量让学生多发弹幕,多在课堂上做题,检测学习效果。如果采用QQ分享屏幕或QQ 电话,可以直接对话,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4.网络平台及网络质量影响教学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网络平台的选择及熟练运用影响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初次使用线上教学属于赶鸭子上架,遇到电脑系统不支持相关软件、对网络平台功能运用不熟、网络卡顿等,加上备课量较传统课堂大很多,常产生畏难或焦虑情绪。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学校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停电断网是常有的事,加上云南山高谷深,地理环境复杂,部分地方网络信号不好,常出现听课内容和教师声音不对接,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课后学生只能看直播回放,或者在QQ群和微信群直接提问来掌握学习内容。

虽然线上教学效果不如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但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背景下是最佳的教学形式。线上教学变化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本科教育的灵魂。“思则变、变则通、通则达”,通过一个多月的线上教学实践,我们学校教师克服重重困难,顺利适应线上教学,为本科教学变革按下“加速键”。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可以实现多元实时互动,让师生均体验到了网络化时代新型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好处。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对象教学效果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