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姓眼中的“左青天”

2020-08-19

文史博览 2020年6期
关键词:澧县常德食堂

“坚信马列志投身,枉陷囹圄不改真。血火重出余热尽,一生悲壮显精神。”这是湖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杨汇泉(南下干部)专门为共产党人左承统写的一首诗。左承统究竟何许人也?又有着怎样的事迹?

左承统,1917年11月出生于湖南澧县原澧东乡车溪村左家塌,自幼聪敏好学,不甘平庸。因家境贫寒,费尽周折考入战时迁至川北的国立东北大学工商管理系。大学期间,左承统开始秘密借阅马恩著作,广泛涉猎左派文艺作品,他了解到,社会是以五种形态不断进化的,开始有了阶级、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概念。在毕业论文中,左承统深刻剖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根源,大胆揭露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搞垄断的反动本质。他认为,救亡图存,既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要打倒“四大家族”。

1943年10月,左承统大学毕业。同年12月,他来到财政部设在三斗坪的宜昌直接税局工作。其间,他不仅耳闻目睹了直接税于节制资本、广辟财源而言形同虚设,甚至成为“四大家族”巧取豪夺的帮凶,他痛恨“四大家族”买卖军火、走私黄金都有武装护送,税务人员无权盘查。1946年,左承统果断辞去代理宜都查征所主任一职,年底与妻儿回到阔别多年的澧县老家,挂冠务农。

此时,左承统在津市农校工作的两位中学同学来到左家,其中同学谭徽岗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经过积极斡旋,左承统被聘到农校任教,并与该校教师、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魏泽颖对接。魏深为左的才情、抱负折服,频频向其推荐毛泽东的著作。1947年10月,左承统被秘密吸收为中共地下党员。他如获新生,当即赋诗一首:马列旌旗向我挥,心肝肺腑放光辉;闭门静坐细思省,二十九年何太非。

出生入死,组织起义迎接解放

1947年,津澧一带地下党组织尚属湖南省委领导的一个支部。当时全国处于解放战争前夜,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国民党军胡宗南控制津澧,津市警察局甘当马前卒,不惜拼死一搏。为了避敌锋芒,支部书记魏泽颖和左承统两人主动接受解聘,以更加隐秘的方式再行图谋。

1948年4月,左承统以妻舅名义在津市韩石巷开办福隆织布坊。织布坊雇请4名工人,左承统以卖布为名频繁进出,其妻蔡云召则以柜台为掩护,接待来访地下党员,兼以收发、保管信件,为支部开会望风。其间先后发展党员32名,支部升格为总支委员会,后又继续升格为包括临澧、安乡在内的区工委,左承统也由总支委负责人升任中共澧县工委书记。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已在长江下游抢渡长江。5月,按照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周礼的要求,成立湘西突击总队,下辖四、六、八、十、十二、十四等6个大队。后来,总队长方用来到左承统家里,明确左承统为第四突击大队政委。第四突击大队立即分头行动,以新党员、青年积极分子为基础,做好两手准备。一是策反县自卫总队、三贤乡、红庙乡等有进步倾向的武装力量;二是策反不成,立即发动农民武装暴动。

6月24日一大早,三贤乡几个农民佯装打架,闹到乡公所要求评理,围观群众越来越多,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事先潜伏的积极分子里应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乡武装全部枪支,兵不血刃,起义一举成功。左承统适时把乡公所干事聚集起来,义正词严大声说道:“你们不要怕,大家不都认识我吗?我是共产党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突击大队,是想借乡公所的枪,拿去干革命。”随后左承统对现场约200名群众宣布起义队伍番号,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军队纪律。同时,澧城分支书记赵楚湘也率队赶来加入“四突”起义,起义力量得到扩充。左承统、赵楚湘就地整肃队伍,然后挥兵北上,直指荆南乡,抓捕闻风丧胆的乡长……

经过20多天的艰苦战斗,终于迎来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挥师南下。驻扎梦溪奉命接迎的“四突”副政委谭徽岗,立马率队加入大军先头师行动,组织群众修复曾家河大桥,给解放军当向导,布设炮阵。7月23日澧县县城解放。左承统继续领兵向津市进军,同日津市和平解放。

实事求是,“整”垮公共食堂

1949年8月4日,澧县人民政府成立,左承统历任澧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1956年5月调任常德地委常委、秘书长。

1957年,左承统任常德地委常委、慈利县委书记。40岁的他,精力充沛,革命热情高涨,敢于迎难而上。刚到慈利县时,“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全国风靡,左承统利用闲暇继续钻研马恩列斯经典著作,开始对陈伯达、康生等理论权威的言论将信将疑。1958年,他多次到农村视察,看到公共食堂工作人员占到生产队有效劳力的25%~30%,劳力浪费极为严重。一天,左承统下乡独自来到一家公共食堂,亲耳听到了社员的种种抱怨:“跟当年过日军一样……”这让他十分忧心。

1959年5月10日,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来慈利县视察工作,提出看两个公共食堂,在左承统阐明公访与私访会得到不同或相反的结论时,周小舟当即决定进行私访。于是,省、地、县三位书记组成私访团,来到零溪公社一家公共食堂,佯装路人歇脚讨茶喝。左承统熟悉民情,群众也看不出他们是上级领导,毫无顾忌,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说,公共食堂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有的说,这是领导们用坏主意专门整人的,等等。周小舟又到食堂察看养猪,无不梳子背、皮包骨。这样看过两处食堂,周小舟说:“这种食堂非整顿不可!慈利县就作为试点吧。”

当天,左承统回到县城,连夜召集开会,由县农委负责人整理会议记录,以“公共食堂六不好”为题形成文字材料交给了周小舟。这年6月,左承统到省城长沙参加省、地、县委第一书记会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等人接见。会议间歇,左承统被在家服药的周小舟接到家中商谈工作。周小舟明示:“公共食堂不便民利民,‘双抢’过后就开始整顿。”

1959年8月1日,慈利县召开公社书记会议,贯彻省委周小舟“积极领导、自愿参加”指示精神,对公共食堂加以整顿。结果,社员听说可以自愿参加,谁也不想再进那梦魇般的食堂,全县有如刮起一阵飓风,公共食堂旦夕消失殆尽。当时,慈利县垮掉1366个公共食堂,成为湖南省典型事件。

然而不久,1959年8月庐山会议上,周小舟被打成“右倾反党集团”成员。安徽某副省长牵头整垮了300多个公共食堂,被批为典型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左承统领导“整”垮了1300多个食堂,“右倾”情节更严重。湖南省委参照对周小舟的处理模式,撤销左承统中共常德地委常委、慈利县委书记职务,保留地委委员,下放到桃源县陬溪公社任副主任。1961年秋,中央停止反右,摘掉了左承统“三反”帽子,安排就任地区农业局局长。令人欣慰的是,慈利县因为早两年撤销公共食堂,百姓少吃两年苦,早一年开展生产自救,大大减少了非正常死亡,当地百姓充满感激,称左承统为“左青天”。

力挺改革,举荐后备干部

1961年,左承统复出,地委领导转达了省委意见,叫左承统“安心工作”,左当即表态:“坚决听省委的话,我不再申诉。”1966年“文革”开始,造反派向左承统提出只要检举揭发周小舟即可官复原职,被他断然拒绝,他也因此被定为常德地区最大的“修正主义分子”,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神经性青光眼和耳聋伴随余生。1968年8月,左承统被投进省第四监狱常德看守所。身处这般逆境,左承统仍用诗表白心迹:曾痛世病题愤诗,打作黑帮遭斗欺。对党对民果有益,挖心割舌不呼屈。一轮红日出东方,党恩党德怎能忘。即或斗争台上死,丹心一颗万年芳。

“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3月,左承统进京拜谒中纪委领导黄克诚,但平反事宜迟迟没有结果。后来,左承统再度进京,申诉书几经辗转被送至胡耀邦办公桌上,不白之冤才得以洗净,党籍、干籍和原工资级别才得到恢复。1981年,左承统任地区行署顾问,1983年改任常德地委顾问。

1981年春,左承统在地区行署任顾问期间,与行署专员杨汇泉在同一间办公室。其间,左承统观察到,杨汇泉政治经济理论水平很高,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善于思考,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左承统对此十分欣赏。这段时间,左承统除了参加必要的会议,开始撰写回忆录。毕竟身体状况不佳,写起字来非常吃力。对此,杨汇泉安排办公室工作人员把左老回忆录打印好,初校后交左老审定,一部不可多得的革命史《左承统回忆录》得以保存。

1983年春,中共湖南省委进行机构改革,中央设立的湖南省机构改革工作组派人到常德征求老同志意见,酝酿和推荐省委领导班子。工作组单独找左承统谈话,听取意见,并请他推荐合适人选。就当时情形而言,常德地区领导干部中,没有真正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人选推荐到省级领导岗位。左承统说:没有大学文凭,自学成才、相当大学文化的程度行不行?工作组示意他明说。左承统继续说道:行署专员杨汇泉能力水平不亚于大学生。他在澧县任县委书记时业绩、反响都很不错……工作组听了左承统的情况介绍,并与其他老同志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杨汇泉在“文革”中没有过激言行,也没有帮派后台的传闻。杨汇泉得到联名推荐,后经中央批准,顺利就任湖南省副省长。

20世纪70年代左承统、蔡云召夫妇

不久,地区机构改革在即,省委成立以方用为组长的驻常德机构改革工作组。方用是地下活动时期原中共湘西工委负责人,是左承统的老上级,左老为了避嫌,主动要求不参加工作组任何会议。面临重大机构改革和人事调整,身为老同志,左承统意识到,避嫌归避嫌,但也不能“失声”,只要出于公心,个别细谈既有必要也合乎组织原则。于是,左承统在与方用个别交流时提议,抽调干部参加地委机构改革,观察其现实表现。这样,澧县县委书记陈彰嘉就被抽调过来了。

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以陈彰嘉任地委书记的常德新的领导班子获得通过。岂料班子名单一经公布,省里就有人借口自己不知情,向中央打小报告。为此,一些对改革心存怀疑,有抵触情绪的人借题发挥,左承统也受到不少非议,说机构改革就是“踢开党委闹革命”,还说左承统推荐了一个澧县县委书记到省委、一个到地委,本人也是“澧县佬”,标准“澧县帮”……

当此是非不明,众人无所适从之时,中央书记处书记乔石指示湖南省委:“中央工作组在湖南指导机构改革大方向正确,湖南8个地区新班子是经中央认可的,不能变动。” 1985年,省委批准左承统离休。1995年,左承统因病医治无效,在常德逝世。

附注:龚道育,湖南澧县政协原秘书长;龚道权,现为澧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澧县常德食堂
学珍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扶琴》
传承先辈精神 再造澧县辉煌
银色的常德
常德澧县举办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培训班
常德澧县召开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工作会
房子就是拿来住的
《清溪雅集》
食堂